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管部培训计划(五篇)

品管部培训计划(五篇)

品管部培训计划(五篇)第一篇:品管部培训计划品管部培训计划一.企业大纲培训1.企业文化:2009-4-222.规章制度:2009-4-233.程序文件:2009-4-24二.质量管控理论培训1.质量意识和概念2.岗位职责三.行业标准培训1.安全标准2.作业标准抽样标准3.图纸四.理论与实际培训1.零部件检验2.生产线巡线3.出货检验与成品4.计量仪器五.轮岗培训1.零部件检验2.现场工位检验3.成品测试4.出货检验5.实验室六.考试2009-5-15进行2009-4-252009-4-272009-4-282009-4-292009-4-292009-4-302009-5-42009-5-52009-5-62009-5-72009-5-82009-5-92009-5-10第二篇:品管部培训总结品管部培训总结顾部长带我参观了品管部的三个部分,分别是检验室、包装间和计量室,向我较为详尽的介绍了各种检测仪器工具的情况,包括年限,产地,优劣性和简单的操作方法,另外顾部长还向我介绍了新近员工的培训事宜,短短的两天半的培训时间里,可能对于品管部的了解上没有做到细致完全,但是对于他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范畴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我向顾部长请教了多个问题,想要对品管部了解更多,但是两天半的时间想要真正深入了解了解一部门是不太现实的事情,这需要长期的参与到运作之中,或者在长时间的交流合作之中才能够做到。

思考培训的作用,积极地方面肯定是有的,但是能够了解的东西实在有限,并非说培训一无是处,而是简单的培训能够我自身的问题很有限,更多的应该是在未来的工作中发现,并且加以改正。

在品管有种直观的感受,品管的工作非常繁忙,但是每个人的工作都有条不紊,并不会因为工作任务的繁重而变得手忙脚乱,不过也正是如此,我在品管相当长一些时间都是在自己寻找一些能够促进我进步的事情,在请教问题和参观之余,我很多时候都是在查阅品管部的资料,包括重大生产事故记录,客户不良投诉书,金型不合格处理单等种种资料。

在培训的两天半时间里,易万春科长就填写了多达数十份金型不合格处理单及客诉单,足以看出来品管部检验室的工作任务的繁重。

但是也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出来,我们公司的制造部还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到位,短短两天时间便有那么多的不合格需要修理的零件,这里面有多少劳动的损失在其中,根本不方便统计。

除此之外,我还遇见两起不良事件,可能还没有上升到重大生产事故的程度,但是品管部的处理过程也让我见识了他们的工作内容。

易万春科长的职责是品控,顾部长的职责是品管,品管部培训的两天半时间,我主要是向这两位学习,通过对他们工作的观察和询问,了解很多他们的工作性质。

各种检验资料和客诉书的查阅和总结,发现了从10年到12年,重大生产事故的发生率的确降低很多,但是客诉的次数却没有明显的减少,不合格率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并不明显,每月的生产损失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降低不是很明显。

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对于公司现状的了解并不是太深刻,不过在这里我想说出来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现代的管理方式认为,品质是可以控制的,可是如何控制产品的品质而不仅仅是检验,我想这才是品管部的最重要的责任。

OA(办公自动化)的使用使得品管部的工作效率和方式都提高很多,可以让品管的工作人员根据保存的数据进行各种专业化的分析,哪个班组月度出现的问题最多,是何种原因导致,用什么样的可行性方法可以改善?在品管部的某文件中我看到一个词语“持续改善”;品管的工作并非是分隔开来的,而是持续不间断的。

因为公司的运营是不间断的,这需要品管能够建立一个负反馈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反馈给问题部门——改善和解决问题——优化生产,这应该是品管部的工作方式。

我想到以前在大学里学习的一门课程,名叫“过程控制”,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量进行监测,对这些变量进行建模,形成一个与生产过程相对应的数值系统。

通过对系统的分析能够得到生产变量的实时数据,如果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可以通过系统分析生产变量的哪部分出现问题对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处理。

事实上,处理的过程是一个负反馈系统,可能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生产过程恢复,但是这个负反馈系统却可以促使生产过程正常化,并且不断的修正系统向理想化偏移。

生产系统的建立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而且生产变量的建模想要完成也并非易事,这些生产变量包括:①物料的品质,也就是生产材料的优良;②生产装备、生产工具的品质和使用情况;③生产环境,温度、湿度和空间扬尘等;④生产时间;⑤生产人员的属性,包括个人能力,生产水平,对生产装备工具的了解程度,甚至短时间内的精神状态都可能会影响生产过程。

品管部的工作基本实现OA化,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有时传统办公方式更加适合操作,虽然OA化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是明显的,传统办公方式的好处在于开放式的环境,有助于同事之间的互相交流,事实上,更多的交流可以让同事之间的关系更好,也会让各自的工作经验更加丰富和提高。

所以传统和现代的办公方式结合才更加适宜。

品管部并没有完善管理体系,或者说对于现场品质的控制并没有更有效的方法,监测体系也没有完成。

也许这些事情应该生产管理去做,但是如果两者之间能够更加紧密的互动,是不是最后的效果会更加好?这些我只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却无法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10月15日张海波第三篇:2006年XX公司品管部计划二00六年品管部计划一、2006年的工作核心今年是公司的细节服务和信息管理年。

品管部的工作分为两大块:一是梳理各流程细节,进行各流程细节服务研讨会,细化流程;二是改变业主满意度情况调查方式,由各客服中心负责调整为公司内部第三方负责。

二、2006年的工作重心针对05工作中存在的工作缺陷与不足,06年品管部的工作重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2006品管部工作重点由品质督导转为品质支持。

设立品管部金点子信箱,更好的履行品质支持的功能;2.2006年公司将更加关注细节服务内容,品管部根据部门特点提供品质培训支持,详见《2006年培训计划》;3.杭州地区有重点地进行平均每月一次的例行督导,不少于十次;浙江省内项目一年三次,浙江省外的项目一年一次;4.针对信息年的特点,改变业主满意度情况调查方式,由各客服中心负责调整为公司内部第三方负责。

收集业主信息、整合业主需求,为各客服中心制定下阶段细节服务方向提供客观依据;5.根据以上材料,每四个月召开一次品质管理分析会议,更好的体现品质支持的内容。

三、2006年质量目标:序号质量目标目标值主要保证措施1.例行督导10次3次1次杭州市内一年十次浙江省内一年三次浙江省外一年一次2.主题督导活动2次配合各专业部门开展主题活动,结合例行督导不定期进行3.品质检查工作覆盖率100%依据ISO9001文件规定,定期开展各项检查工作;4.业主满意度95%督促各客服中心严格遵守ISO9001标准开展日常工作。

5.业主/住户调查60%以上上门问卷调查,杭州地区各小区实际入住情况,抽样调查。

6.向员工灌输品质理念6次以上配合人事行政部培训计划,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分级培训计划四、每月工作重点:一月份:2005“业主满意度回访”二月:对目前使用ISO9001:2000版表单进行调整三月份:复审换证前的准备及组织内审四月份:万泰认证外审,总结外审中出现的问题,在各小区内清查整改五月份:对各岗位进行各流程细节服务研讨六月份:确定新版“业主满意度调查”表单七月份--八月份:在各小区进行业主满意度调查九月份:进行满意度调查总结、分析、纠正十月份:金秋比武品管负责的内容十一月份:将各个流程内容重新整合,浙江省内各小区年终督导。

十二月份:杭州市区内各客服中心年终督导。

第四篇:品管部工作总结品管部工作总结各位领导及在坐的各位:大家好!本人入职已历时一个多月,在公司正确领导下,本人将这一个多月来的工作作一个简要的总结。

一、本月工作情况:1、公司对本部门的工作经过调整和改革后,在原来品管部的基础上新增了监察组、客服组,现已基本开始运作2、经过一段时间对公司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解、观察和分析,掌握了目前的一些操作流程和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处理。

3、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本部门一些新的制度,(本部门相关工作流程的制定,品管部管理制度,日常检查扣款表和处罚、奖惩通知,关于货损、货差的控制草案等)4、加大对违纪、违规的处理,和现场监督检查的处罚,对促进公司规范化管理起到了一个开头的作用。

5、经过规范管理,客服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货物的查找与过去相比有所好转,货损方面也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货物差错还仍然存在,目前主要问题还是出在点数装车,把关不严,点数员点数方法不当,还有待改善,特别是个别点数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由此造成货物的差错。

6、品管对营运部的现场监督检查,虽然处罚了一些造成货损、货差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但在处理的力度上还达不到公司的工作要求,在这方面还有待继续加强。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虽然在短时间里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与公司规范化管理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2、由于本部门新岗位的设置,人员的更新,加上历史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

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监督、检查、整顿、整改3、这一个月来,由于一些临时性的工作所耽误,因此,本部门预先制定的工作计划没有得到正常有效的落实。

没有达到部门工作计划的预期目的。

4、是惩处的力度不够,监督、检查不全面,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月的工作计划1、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围绕规范管理求发展这一理念,坚持贴近领导思路、把握工作规律、突出工作重点,全面强化调查研究、监督、检查、综合协调和严格治理等各项工作。

2、立足本职,推进制度抓好管理。

努力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着眼大局,谋划长远。

3、坚持“律人先律己,严兵先严将”的理念,坚持以勤为本,尽职尽责。

4、着力抓好货损、货差的控制工作,分析原因,改善对策5、继续加大力度对各部的监督、检查、处理工作。

6、根据计划落实点数整改、整顿工作,全力做好货损、货差的控制。

第五篇:品管部工作总结[推荐]06品管部总结报告06年总的来说是改革的一年、是开拓的一年,同时也是在和做温控器的厂家赛跑的一年。

结果可观,我们赢了!由于我们公司的高层领导的精明决策!回首2006年我们公司的种种改革,各种制度的完善,PMC的成立,ERP系统的酝酿、运作,各部门的重组及新工资方案的推出。

无一不造就了我司的整体竞争实力,以至肯定宣布了2007年将是我们剑虹公司飞跃的一年……改革的步伐和代价是沉重的,也就预示了改革的前景一片大好,有待于我们剑虹公司全体同仁一如既往、全情投入。

06年过去,但在那一场场硝烟改革中我们出留下很多创伤,或许说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记得有人说过“改正缺点就是最大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