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管基础理论(上岗培训)知识及相关术语

品管基础理论(上岗培训)知识及相关术语

品管部基础理论(上岗培训)知识一、QC的定义1.1QC:即Quality Control之英文缩写,译为:品质控制/品质管制。

1.2QC(广义):设计进去、制造出来、加工经营而成的。

三、QC四大精神快------ 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准------ 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稳------ 立场稳、情绪稳狠------ 解决问题、追踪问题四、旧QC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图(因果分析图、鱼骨图、鱼刺图、石川图):从现象中找原因。

◇直方图(柱状图):就全般观察。

◇查核图(检查表):易于找到资料。

◇柏拉图(排列图重点管理法):选择重要问题。

◇统计图(统计表、层别法、分层法):就一问题钻研。

◇管制图(管理图):从图解中深入探险讨。

◇散布图:找出因果关系。

五、新QC七大手法因新QC七大手法主要用于对产品开发、设计方面的应用,故在品质管理方面用之较少。

◇亲和图法(KJ法)◇关联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解析法◇箭头图法◇系统图法◇PDPC法六、QC应有的敏感性1、有乱点就可能有坏点------损坏的来源2、有接点就可能有缺点------缺点的所在3、有导点就可能有电点------漏电的可能4、有热点就可能有电点------起电的原因5、有液点就可能有漏点------漏水的可能6、有新点就可能有凝点------凝点的可能七、品管解决问题的九大步骤流程图A、发掘问题B、选定问题C、追查原因D、分析资料E、提出办法F、选择对策G、草拟行动H、实施I、检讨、反省、再行动……八、名词解释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等级:对功能用途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4、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5、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6、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7、产品:过程的结果。

8、程序:为进行杂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9、合格(符合):满足要求。

10、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11、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12、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3、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4、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15、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16、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17、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18、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19、偏离许可:产品实现前,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

20、放行:对进入一个过程的下一阶段的许可。

21、记录:阐明所取得之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22、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的符合性评价。

23、试验: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

24、验证:按照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25、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26、把关:就是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鉴别和筛选。

做到不合格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

27、反馈:测量对检验记录进行整理、分析,使检验结果成为质量信息。

并将它提供给企业的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以便改进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九、品质检验之四大步骤A、度量:包括测试与测量,可目视、可触摸或借助仪器。

列入度量的项目有:外观、尺寸、结构、功能、性能、包装、标识etc.B、比较:把度量结果与品质标准进行对比,确认品质是否符合要求。

C、判断:根据比较结果,判断被检产品是否合格,或一批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品质标准。

D、处理:对被检产品决定是否可以转入下一道工序,或产品是否可出厂。

十、品管最基本的五项职能A、把关职能把关是品管最基本的职能,也可以称为品质保证职能。

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人、机、料、法、环境4M1E”etc.要素,随时都可以使生产状况发生改变,而影响产品品质。

因此,必须通过检验进行品质把关。

B、预防职能现代品质检验区别于传统品质检验重要之处,在于现代品质检验不单纯是起把关的作用,同时还起预防的作用。

如产品品质的统计分析、预防措施和报告etc.。

C、反馈职能信息反馈职能使品管发现的品质问题,予以纠正、预防,并使公司管理层及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品质状态,评价和分析品质体系的有效性,以便作出正确的调整决策。

D、改进职能品质改进工作,是充分发挥质量检验搞好品质把关和预防作用的关键。

也是品管部参与提高产品品质的具体体现。

要求品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能够针对某些品质问题提出发出改进意见。

E、追踪职能所有的品质问题,均应有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其措施是否按时实施且有效,这就离不开追踪。

追踪结果是有效的,则将纠正/预防措施形成标准化文件;反之,则重新拟定纠正/预防措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持续改进。

十一、品质检验的“三性”建设A、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所谓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是指品管部门和人员在进行产品品质检验时,既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能,又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B、检验工作的科学性a、对品管部门进行科学的定员定编;b、对检验和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资格认证;c、建全和完善品质管理和检验方面的规章制度;d、要有明确无误的检验标准;e、不断提高检验技巧,提高检验水平;C、检验工作的权威性权威性是正确检验的基础,是对检验人员和检验结果的信任感和尊重程度。

a、检验人员在检验工作中要扮好三个角色,品质监督员、品质宣传员、品质服务员,做好一线工人品质保证的参谋;b、从制度上明确检验人员的责任和权利,例如:首件未确认合格,生产线不得投入生产;c、在组织上确定品管部的地位,其负责人要直属公司高层领导,与生产部互不隶属。

十二、对不合格品的处理1、“三不放过”的原则a、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过;b、不查清责任者不放过;c、不落实改进措施不放过。

2、两种“判别”职能a、符合性判别:符合性判别,是指判别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检验标准,即是否合格;b、适用性判别适用性和符合性有密切关系,但不能等同。

符合性是相对于品质技术,检验标准而言的。

适用性判别,是指适合消费者要求而言的。

3、处理方法a、返工b、返修c、选别d、降级e、让步接收f、报废十三、检验误差常识1、检验误差的分类a、技术性误差b、情绪性误差c、程序性误差2、检验误差的主要指标a、漏检:有的不合格品,没有被检查出来,成了合格品;b、错检:合格品当成了不合格品,在检验员检查出来的不合格品中有合格品。

3、测定和评价检验错误的方法a、重复检查由检查人员对自己检查过的产品,再检查一至二次;b、复核检查由技术高的检验人员,复核检验已检查过的产品;c、改变检验条件用精度高的检测手段进行重检,可以发现检测工具造成的误差大小。

十四、品管检验之参考依据A、样品B、SIPC、SOPD、BOME、ECNF、AQLG、联络单/E-mailH、工单I、图纸、箱唛J、承认书、客户提供相关资料etc.品质相关术语MSA: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量测系统分析LCL: Lower Control limit 管制下限还有一些。

看看你是否用的着Control plan 管制计划Correction 纠正Cost down 降低成本CS: customer Sevice 客户中心Data 数据Data Collection 数据收集Description 描述Device 装置Digital 数字Do 执行DOE: Design of Experiments 实验设计Environmental 环境Equipment 设备FMEA: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FA: Failure Analysis 坏品分析FQA: Final Quality Assurance 最终品质保证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品质控制Gauge system 量测系统Grade 等级Inductance 电感Improvement 改善Inspection 检验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品质控制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品质控制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组织LQC: Line Quality Control 生产线品质控制LSL: Lower Size Limit 规格下限Materials 物料Measurement 量测Occurrence 发生率Operation Instruction 作业指导书Organization 组织Parameter 参数Parts 零件Pulse 脉冲Policy 方针Procedure 流程Process 过程Product 产品Production 生产Program 方案Projects 项目QA: 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QC: Quality Control 品质控制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QFD: Quality Function Design 品质机能展开Quality 质量Quality manual 品质手册Quality policy 品质政策Range 全距Record 记录Reflow 回流Reject 拒收Repair 返修Repeatability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再生性Requirement 要求Residual 误差Response 响应Responsibilities 职责Review 评审Rework 返工Rolled yield 直通率sample 抽样,样本Scrap 报废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标准作业书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统计制程管制Specification 规格SQA: Source(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 供应商品质保证Taguchi-method 田口方法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 全面品质控制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品质管理Traceability 追溯UCL: Upper Control Limit 管制上限USL: Upper Size Limit 规格上限Validation 确认Variable 计量值Verification 验证Version 版本QCC Quality Control Circle 品质圈/QC小组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 计划执行检查总结Consumer electronics 消费性电子产品Communication 通讯类产品Core value (核心价值)Love 爱心Confidence 信心Decision 决心Corporate culture (公司文化)Integration 融合Responsibility 责任Progress 进步QC quality control 品质管理人员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终点品质管制人员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中的品质管制人员OQC output quality control 最终出货品质管制人员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进料品质管制人员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 全面质量管理POC passage quality control 段检人员QA quality assurance 质量保证人员OQA output quality assurance 出货质量保证人员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人员FAI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新品首件检查FAA first article assurance 首件确认CP capability index 能力指数SSQA standardized supplier quality audit 合格供应商品质评估FMEA failure model effectiveness analysis 失效模式分析AQL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运作类允收品质水准S/S Sample size 抽样检验样本大小ACC Accept 允收REE Reject 拒收CR Critical 极严重的MAJ Major 主要的MIN Minor 轻微的Q/R/S Quality/Reliability/Service 品质/可靠度/服务P/N Part Number 料号L/N Lot Number 批号AOD Accept On Deviation 特采UAI Use As It 特采FPIR First Piece Inspection Report 首件检查报告PPM Percent Per Million 百万分之一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统计制程管制SQC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统计品质管制GRR Gauge Reproducibility & Repeatability 量具之再制性及重测性判断量可靠与否DIM Dimension 尺寸DIA Diameter 直径QIT Quality Improvement Team 品质改善小组ZD Zero Defect 零缺点QI Quality Improvement 品质改善QP Quality Policy 目标方针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品质管理RMA Return Material Audit 退料认可7QCTools 7 Quality Control Tools 品管七大手法通用之件类ECN 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 工程变更通知(供应商)ECO Engineering Change Order 工程改动要求(客户)PCN Process Change Notice 工序改动通知PMP Product Management Plan 生产管制计划SIP Standard Inspection Procedure 制程检验标准程序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制造作业规范IS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 成品检验规范BOM Bill Of Material 物料清单PS Package Specification 包装规范SPEC Specification 规格DWG Drawing 图面系统文件类ES Engineering Standard 工程标准IWS International Workman Standard 工艺标准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GS General Specification 一般规格部类PMC Production & Material Control 生产和物料控制PCC Product control center 生产管制中心PPC Production Plan Control 生产计划控制MC Material Control 物料控制DCC Document Control Center 资料控制中心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部)QA 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处QC Quality Control 品质管制(课)PD Product Department 生产部LAB Laboratory 实验室I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工业工程R&D Research & Design 设计开发部品质管理术语:SQC 供应商品质控制IQC 来料品质控制LQC 生产线品质控制IPQC 制程品质控制FQC 最终品质控制SQA 供应商品质保证DCC 文控中心PQA 制程品质保证FQA 最终品质保证DAS 缺陷分析系统FA 坏品质分析CPI 连续工序改善CS 客户服务ERP 企业资源规划CRM 客户资源管理MRP 物料需求计划BPR 业务流程重组DOE 实验设计SCM 供应链管理APQP 产品质量先期计划FMEA 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PPAP 生产件批准EV 设备变异FPY 合格率LCL 管理下限LSL 规格下限QE 品质工程QFD 品质技能展开RPN 风险系数SOP 作业标准书TQC 全面品质控制TQM 全面品质管理UCL 管制上限USL 规格上限VOC 客户需求VOE 工程需求QA 品质保证QC 品质管理MBO 目标管理PC 生管MC 物料JIT 准时生产技术LP 精益生产CWQC全面质量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