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平移》,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在做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
师:同学们说得对,老师刚才关窗、拉黑板这些都是平移现象。
那么你还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平移的现象?
师:同学们真棒,有升旗,缆车,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开等。
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平移现象。
二、自主探究,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中的例题1图,你们能说出图中虚线部分和实线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
虚线部分表示的是平移前图形的所在位置,实线部分表示的是平移后图形的所在位置。
师: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看老师演示的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大家仔细观察,它们是朝哪个方向进行平移的呢?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师: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师:数一数我们会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那么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师: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师: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怎样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师:生1的方法是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生2的方法是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师:那么大家再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和小伙伴们讨论一下。
师:大家说得很棒,金鱼图向右平移了7格。
那么通过研究小船图和金鱼图的平移情况,大家能不能说出确定平移距离的方法呢?
师:是的,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三、巩固强化
师:请大家完成教材中“试一试”。
师:同学们完成得不错,根据大家的汇报我们可以总结出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结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四、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呢?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认识立体图形》,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目标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开始,学生虽然没有经历系统学习图形知识,但是学生从小就玩积木,在玩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
因此本课就从玩积木开始切入,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感知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够正确识别这几种图形。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四、教学准备
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积木和实物。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导语:今天开始学习图形。
(出示课件)我们和小熊一起来认识图形吧。
这些图形很有趣,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有的很乖,有的很淘气。
【设计意图】通过采用富有童趣的提问方式,给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意识到些物体是有区别的,为了解图形的特征做准备。
(二)初步认识图形的本质特征
1.认识球。
(1)找一找:哪种图形最淘气?为什么认为它最淘气?
(2)摸一摸:找出学具中的球摸一摸,发现球的特征:圆乎乎的,可以任意滚动。
(3)贴图:把球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
2.认识圆柱。
(1)找一找:哪种图形比较淘气,会顺着一个方形滚动,但不会随意滚动。
(2)摸一摸,试一试:在做操作中感受发现圆柱的特征:除了有两个平平的面,侧面是弯的,上下一样粗,可以来回滚动,但不能随意滚动。
(3)贴图:像这样有两个平平的面,一个弯弯的面,并且上、下一样粗的图形叫圆柱。
(4)出示短粗形圆柱:这个图形是圆柱吗?说一说理由吧。
在学生回答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抽象出圆柱的外部特征。
平平的面是圆形;上下一样粗;侧面是弯的。
3.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找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
让学生摸一摸、试一试,感受并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8个顶点、6个平平的面。
(2)找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点。
引导学生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正方体6个面都一样大。
而长方体6个面不是一样大的。
(3)辨别扁的长方体。
教师拿出扁长方体,把正方形的一面对准学生,让学生辨别这是什么图形,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引导学生辩论出它为什么是长方体。
小结: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的方法,认识了球、圆柱、长方体、正
方体这四种图形。
【设计意图】在具体事物的辨析中,初步建立图形的特征,为后续进一步认识图形奠定基础。
(三)再次分类认识图形特征
1.为图形分类
让学生将桌上的所有图形分类。
此时,学生很容易运用刚刚掌握的知识将这些图形分成4类。
2.找朋友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师:看到我手中举起的物体,请大家根据它的形状判断它是那种图形,然后快速找到这种图形,它们就互为好朋友。
我说嗨、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们要说嗨、嗨你的朋友在这里。
然后大声叫出他的名字。
想玩吗?
3.请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形状是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
小结:其实生活中许多物品的形状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如果你发现了,请告诉你的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活动,学生对物体的特征会更加清晰;小游戏将图形与生活中的实物建立联系。
(四)课堂练习
1.摸一摸图形。
教师准备一个大口袋,请你按要求摸出相应的图形。
(1)老师与一位学生演示莫图形的过程。
(2)每两个学生之间摸图形。
2.连一连。
完成材第37页第1题。
引导学生说理由。
3.数一数。
完成教材第37页第2题。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使具体的实物与图形表象和名称建立起联系。
(五)总结
今天你认识了哪些图形?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导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编个小故事,熊大熊二植树,熊大在平行四边形土
地上植树,熊二在长方形土地上植树,他们各自争论都认为自己植树面积大,到底谁大呢?或者编个国王的故事,国王将自己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土地分给大儿子,小儿子,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父亲偏心,到底有没有呢?
例如,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大家想去什么地方玩?(播放公园、淘气猫乐园、香陈湾游乐园的美丽景色。
)生:答……。
师:刚才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呢?为了让去的地方使大多数同学满意,我们必须对大家的想法进行调查。
(板书课题:统计)。
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了解大家都愿去什么地方游玩?谁帮老师出出主意?(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意见和想法)师:大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真了不起!通过这样子的贴近生活的场景进行导入。
活动1【导入】淘气的作息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一起来学习认识了时、分、秒,你们现在认识时间了吗?
生:认识。
师:那你们又没有注意一下自己每天早晨的作息时间呢?
生:注意了。
师:那我找两位同学来说说他们每天早晨的作息时间好不好?
指名回答。
师:好,我们同学都是勤快的好孩子,那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淘气同学的每天早晨的作息时间。
(揭示课题)
活动2【讲授】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