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8届中考甘肃兰州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齐侯陈①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②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③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注】①陈:列阵,布阵。

②绥:安抚。

③方城:山名。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14.面对齐侯的陈师示威,以势压人,屈完是如何回应的?请简要说明。

15.仿照示例,再列举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外交人物,概括其主要事迹。

示例,屈完妙语退齐军,楚与诸侯言和结盟。

【答案】13.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14.①他沉着冷静、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②以有礼有节柔中有刚的外交辞令给齐王讲道理;③ 不卑不亢以楚国的实力为后盾的。

15.唐雎强势怼嬴政秦王道歉让步屈服【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15题详解】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

多读古书,多了解古代文化,多记忆历史上著名外交人物的事迹,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如“唐雎”“晏子”“蔺相如”等。

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参考译文】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

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从您呢?您如果要用武力的话,楚国将以方城山作为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订立了盟约。

二、【2018年中考广东卷】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王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

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

及出,导犹在门。

又呼顗。

顗不与言。

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

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昼三司,无所疑也”。

导不答。

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

导又无言。

导后科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

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

(节选《晋书》有删改》)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敦之举.兵也/傅乐举.于版筑之间B.直.入不顾/直.截了当C.顗不与.言/客从外来,与.坐谈D.南北之望./望.尘莫及10.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11.结合选文,说说王导为什么“悲不自胜”【答案】9.C10.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11.王导因为当年误以为周顗见死不救,在王敦要诛杀周顗时没有开口相救。

后来才得知周顗尽力相救的真相,强烈的负罪感使他悲不自胜。

【解析】9.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项中“举”分别为“发动”和“被选拔”;B项中的“直”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

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

1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叙写的事件来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当初,晋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乱,此时刘隗向晋元帝建议杀光王氏家族成员。

(王敦的弟弟王导及家族受到牵连),为了请罪,王导带着王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

这时周顗进宫,王导希望周顗能替他说些好话,便小声对他说:"伯仁(周顗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

"结果周顗当没听见,昂首走进宫去。

周见到皇帝,说王导是个忠诚的臣子,说尽了好话,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等到出来的时候。

王导仍然在宫门口等着,又叫周,周没搭理他。

出去后到了家,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

后来王敦总揽朝政,询问王导:"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两大才子,应该做三司(司空、司马、司寇)这样的大官,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

"王导不回答。

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

(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吧。

"王导还是沉默。

)后来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才发现周顗极力为他辩白的奏章。

周顗一直在维护他,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来而已。

想到自己不负责的沉默,一股强烈的负罪感涌上心头,王导拿着奏章,禁不住流下悲伤的流泪。

三、【2018届中考广西北部湾卷】文言文阅读田猎之获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

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田猎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不苟论》)【注释】①州里:乡里。

②惟:思,考虑。

③疾;奋力,用力。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齐人有好.猎者(______)(2)狗良则.数得善矣(______)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9.齐人“田猎之获,常过人矣”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7.(1)(1)喜欢,爱好(2)(2)就18.不只是打猎,各种事情都是如此。

19.原因:“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奋力耕作富裕起来,然后买到好的猎狗。

)启示:做事如想获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努力具备必要的条件;否则,美好的愿望就难以变为现实。

【解析】选自《吕氏春秋》作者:吕不韦年代:春秋参考译文: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

在家愧对自己的家人,在外愧对自己相识的朋友。

(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

他想得到一条好狗。

想要得到好狗,可是家里没钱。

于是别人对他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

”猎人说:“为什么?”别人不说。

猎人自己思考,岂不是我努力耕作获得的钱就可以买好狗了吗?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之后他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

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也都是这样。

17.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四、【2018年中考广西贵港卷】古诗文阅读【甲】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唐雎不辱使命(选段)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丙】醉翁亭记(选段)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下列对《次北固山下》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四联之间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B.“日生残夜”“春入旧年”写日夜交替,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C.尾联运用设问,借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思乡愁绪。

D.“客路”“行舟”与“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B.徒以.有先生也策之不以.其道(《马说》)C.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D.聂政之.刺韩傀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次.北固山下次(2)请广.于君广(3)而君逆.寡人者逆(4)翼然.临于泉上翼然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13.乙文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14.丙文中,作者在乎山水之间,体现在哪些事上?【答案】9.B10.D11.(1)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扩大(地盘)(3)违背(4)……的样子12.(1)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2)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13.言外之意:唐雎表达以死相拼的决心和勇气,将以布衣侠士为榜样,杀掉秦王。

作用:在对比中突出唐雎大义凛然的鲜明形象;强化冲突,精心营造戏剧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14.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解析】9.本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各项能力,包括体裁、内容、手法等,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是写时序的交14.本题考查文章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根据前后文的内容的关联即可找到关键点。

五、【2018届中考湖北油田、潜江、天门、仙桃卷】文言文阅读勤学王守仁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①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②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③,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④,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