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奥赛-节肢动物门特征(甲壳纲)

生物奥赛-节肢动物门特征(甲壳纲)


胸部为运动 和支持中心
腹部是代谢 及生殖中心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2. 具几丁质的外骨骼 exoskeleton 节肢动物的体壁角质膜具有一定硬度,
起着相对于脊椎动物骨骼的支撑作用,故称 其为外骨骼。 2.1 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分为三层:
上表皮(上角质膜)、外表皮(外角 质膜)、内表皮(内角质膜)。
呼吸系统简单(鳃呼吸,呼吸器官局限于身 体的某一部分),血管发达,循环系统复杂, 如虾、蟹等;
呼吸系统复杂(气管呼吸,气管分散在全身 各部分),循环系统简单,仅具管状心脏,血 管基本消失,如昆虫;
用体表呼吸的小型节肢动物循环系统消失或 仅具心脏无血管,如水蚤与剑水蚤。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2. 甲壳纲(Crustacea) 虾、蟹、水蚤等
特征: 多海生,少数淡水生活,极少数潮湿陆地生活; 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 触角2对,足至少5对; 大多具头胸甲; 用鳃呼吸。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2.1 体躯的划分 身体的节数固定(20~21节),分为头胸
节肢动物-混合体腔的形成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节肢动物的循环系统都是开放式的,包括: ① 心脏:同源于环节动物的背血管,基本上
成管状或块状,具搏动能力,具心孔。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② 血管:循环系统的复杂程度和血管的发 达程度与呼吸系统有密切关系:
适应陆地生活的排泄器 官,是消化道中、后肠交界处 的肠壁向外突起形成的管状结 构。直接游离在血腔中,可将 大量的尿酸等含氮废物送入后 肠,经肛门排出体外。少的2 条,多的可达数百条。
昆虫的马氏管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三、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7. 多样的呼吸器官
适用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呼吸器官呈现 多样性。呼吸器官都是体壁的衍生物: 水生种类的呼吸器官都是体壁的向外突起; 陆生种类的呼吸器官都是体壁的向内凹陷。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7.1 体壁:简单种类无专门呼吸器官,靠体 表直接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如剑 水蚤、蚜虫等。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3. 具发达的横纹肌 节肢动物的肌肉与体壁之间不形成连续的
肌肉层,形成分离的肌肉束;从节肢动物开始 形成横纹肌,获得高度发达的运动机能。
肌肉束往往成对地互相起拮抗作用。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4. 具成对、分节的附肢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一、 节肢动物门主要特征
1. 身体分部 2. 具外骨骼 3. 横纹肌发达并组成肌肉束 4. 具成对、分节的附肢 5. 神经系统更趋集中,感觉器官发达 6. 混合体腔,开管式循环系统 7. 多样的呼吸器官 8. 多样的排泄器官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节肢动物的后肾型排泄器官肾口二次 性封闭,由腺体部、膀胱部等组成。
例如甲壳类的 绿腺、颚腺,肢口 纲与蛛形纲的基节 腺。
残留的体腔囊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8.2 马氏管(Malpighian tubules)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呼吸机制有两类: 气管系统:直接将氧气输送到呼吸 组织,与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其它类型是呼吸系统都通过毛细血 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由循环系统完成输 送氧气的任务。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8. 具两种类型的排泄器官 8.1 与后肾同源的腺体
根椐身体的分部、附肢和呼吸器官的类型, 现存节肢动物可分为2亚门、6纲:
原节肢动物亚门(Protarthropoda) 有爪纲(原气管纲)(Onychophora)
真节肢动物亚门(Euarthropoda) 肢口纲(Merostamata) 甲壳纲(Crustacea) 蛛形纲(Arachnoida) 多足纲(Myriapoda)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①头部附肢: 五对;具两对 触角是甲壳纲 区别与其它节 肢动物各纲的 识别特征。 ②胸部附肢:
八对 ③腹部附肢:
六对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①头部附肢: 五对;具两对 触角是甲壳纲 区别与其它节 肢动物各纲的 识别特征。 ②胸部附肢:
八对 ③腹部附肢:
六对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2.3 鳃 gill
鳃按形状可分为叶鳃和丝鳃; 按位置可分为:
肢鳃:由附肢演变而来,片状; 足鳃:附着在附肢基节上; 关节鳃:固着在附肢底节与体壁相连的关节膜上 侧鳃:附着在体侧壁上 鳃的数目、结构、着生位置是分类的依据之一。
胸腺
分泌蜕皮 素
咽侧体
分泌保幼 激素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2.4 两个概念
龄数: 从卵孵化出的幼虫称为一龄幼虫,以后每 蜕皮一次增加一龄:龄数=蜕皮次数+1。 龄期(instar) 两次蜕皮之间的生长期称为龄期。 龄期的长短和龄数随种类而异。低等的种类 终生都可蜕皮;高等的种类都有固定的蜕皮次 数,性成熟后不再蜕皮。
体壁内陷而成的一囊状结构。P259图10-38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7.5 气管tracheae
是体壁内陷而成的分支的弹性管状构造, 壁上具几丁质螺旋丝,可支撑气管以利于气体 流通。气管呼吸是一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它以 气管直接输送气体,代替了血液携带气体。
多数蛛形纲动物有书肺和气管两种呼吸器 官,少数蛛形纲动物和多数昆虫都以气管为呼 吸器官。
节肢动物的附肢也按节排列,但附肢本身分
节(节间以关节膜相连),并以关节与身体相连, 与环节动物的疣足相比有了重大进步: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疣年足12月9日
疣足与节肢的比较
疣足 1) 按节分布,数量多 2) 形态统一 3) 与身体之间无关节
附肢不分节 4) 无肌肉附着
节肢 按部分布,数量少 形态多样 身体之间有关节 附肢分节 有大量肌肉附着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6. 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 (掌握混合体腔形成过程、特点)
节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时,真体腔退化 为生殖管腔、排泄管腔和围心腔。
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围心腔壁消失, 使囊胚腔与围心腔相混合,形成混合体腔。
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称其为血腔。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部和腹部。外被坚硬的头胸甲。头胸甲的前端 中部有一长而尖的突出部分,称为额剑,额剑 两侧有一对能活动 的眼柄,顶端着生 复眼。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2.2 具双肢型附肢
除了触角和尾节外,每一体节都有一对 分节的双肢型附肢。
低等的种类附肢特化不明显,高度的种 类附肢因着生部位不同、执行功能不同而发 生特化:着生在口附近的原肢节发达,适于 抱持或研磨食物;胸部用于捕食及爬行的附 肢,外肢节消失,内肢节发达,且多分节; 腹部用于游泳的附肢,则内外肢节均发达。
适应 附肢易断,适应方法?
血液在血腔或血窦中运行,压力较低,可 避免由于附肢易折断而引起的大量失血。
多数节肢动物的血液中含有易凝固血清蛋 白,也可避免大量失血。
甲壳动物的血浆里还有一种变形细胞,当 肢体断裂时能促使血液里的纤维原转化为 纤维,封闭伤口以防止血液外流。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2.3 蜕皮现象moulting
节肢动物每隔一段时间必须脱去旧壳,再分泌一 件较大的新的外骨骼,这个过程称为蜕皮(molting)。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蜕皮受激素调控
器官名称 生理作用 器官名称 生理作用
甲壳类
Y器
分泌甲壳 类蜕皮素
X器
分泌蜕皮 抑制激素
昆虫类
1. 身体分部--头部、胸部和腹部
同律分节高度发展,相邻的体节愈合,形成 了不同的体区: ① 头胸部、腹部,如甲壳纲(虾)、蛛形纲; ② 头部、躯干部,如多足纲; ③ 头部、胸部、腹部,如昆虫纲。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形态的这种分化伴随着机能的分工
头部为感觉 和取食中心
山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动物学教研室 赵东芹 2019年12月9日
双肢型(biramous)
单肢型(uniramous)
5. 发达的神经系统和灵敏 的感觉器官
索状神经系统,神经节多 愈合。多数种类脑分成前脑、 中脑及后脑。
节肢动物的感觉器官分布 于整个体表,多集中在触角、 附肢及关节处,比如单眼、复 眼、各种感觉器、化感器等, 用以感受各种刺激。
2.5 排泄系统与渗透调节
甲壳类的排泄器官是一对触角腺 (antennal gland),或一对小颚腺 (maxillary gland)。幼虫期二种腺体常同 时存在,成虫期往往只有其中的一种,比如 沼虾只有触角腺,也有两种同时存在的种类, 如某些介形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