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测试题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测试题浙教版

第四章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 烟雾缭绕B. 花香怡人C. 雪花飘飘D. 尘土飞扬2. 下列几组物态变化中全部要放热的是()A. 凝固、升华、凝华B. 凝华、液化、凝固C. 熔化、汽化、升华D. 熔化、汽化、液化3.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山消融B. 汽油挥发C. 酿米成酒D. 灯泡发光4. 在铁水浇铸成零件的物态变化中,时间(横坐标)与温度(纵坐标)的曲线图应是()5. 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冰继续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B. 冰不再熔化,因为冰不能从周围吸热C. 因为冰熔化时,温度高于0℃,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D. 因为冰熔化时,温度低于0℃,所以冰将继续熔化6. 以下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 开冰箱门看到“白气”B. 气温持续在0℃以下,北方城市里的冰雕作品一天天变小C. 地上的水迹变干了D. 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侧结了冰花7.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 往右盘增加砝码D. 往右盘减少砝码8. 要使一个萝卜变咸,用“炒”的方法比用“腌”的方法快得多,这是因为()A. 在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较慢B. 在温度低时,分子运动得较快C. 在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较快D. 在不同温度时,分子运动得一样快9. 夏天,站在开动的电风扇前的人比不用电风扇的人感觉更凉快是因为()A. 风把空气的温度吹走了B. 风把人的温度吹走了C. 风吹走了空气中的热D. 空气流动加快,加速汗液的蒸发,吸收了人体的热量10. 在表演文艺节目的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白色的雾气,它是利用干冰在常温下()A. 迅速液化而形成的白色雾气B. 迅速升华后再蒸发而变成白色雾气C. 迅速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即白色雾气D. 迅速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液化为小水滴形成白色雾气11. 通情况下,气体的体积可以很容易压缩,这种现象说明了()A. 气体分子不断的运动B. 气体分子是有体积的C.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D. 气体分子间隔比较小12. 夏天为了降低密闭房间内的温度,下列方法中你认为可行的是()A. 室内安装电风扇进行降温B. 在室内放置大冰块C. 将放在室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的门打开D. 将放在室内正在工作的空调关闭13. 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A. 质量减小,密度也减小B. 体积减小,密度变大C. 其质量改变,密度不变。

D. 质量、体积均改变,故密度肯定改变。

14. 某同学要称量17.5克食盐,1克以下用游码。

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分别取10克、5克、2克砝码放右盘;②把太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③移动游码到0.5克处;④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其合理顺序是()A. ①②④③B. ②④③①C. ②①③④D. ②③④①15. 下列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 水能结成冰B. 金属的导电性C.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D. 铁会生锈16. 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和进入空调房感觉到凉爽分别是因为()A. 扇来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空调房没有热气B. 扇来的风是凉的,空调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C. 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空调房里本身温度低D. 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空调房内没有热气17. 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是3:1,体积之比是1:3,则甲乙两个物体密度之比是()A. l:1B. l:3C. 9:1D. l:918. 小明发现,妈妈在烧面条时,当加入面条后的水沸腾了,妈妈还会将“大火”改用“小火”继续烧一会儿。

针对改用“小火”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更快的让面条变熟B. 可以降低水的沸点C. 是为了防止温度升高太快D. 水达到沸点,“小火”既可以保持水温不变,又能达到节约能源目的19. 铝的熔点是660℃,那么温度为660℃的铝是()A. 液态B.固态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0.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A. a的比热大,是水B. a的比热大,是酒精C. b的比热大,是水D. b的比热大,是酒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21. 水的密度为千克/米3,它表示的意义是。

22.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整个熔化时间用了分钟,在第8分钟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填“吸热”或“放热”)。

时间/min 温度/℃a b23. 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热水变凉,这是因为加速了热水的,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24.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

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为气体,并从周围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为小水滴或为小冰晶。

25. 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二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选填“多”或“少”);三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四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

26.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率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写出一条);化学性质:(写出一条)。

27. 在测量一块不规则小矿石密度的实验中:(1)若某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则他应该;用一架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一小石块的质量,此时发现指针也是如图所示,该同学应该。

(2)若天平平衡时,砝码如图所示,则这颗小石块的质量为克。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小矿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矿石的密度为克/厘米3。

28. 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在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科学现象是现象;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20分)39. 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2)水从0℃上升到4℃时密度将;(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较深河底处的水温(填写“高于”、“低于”或“等于”)与冰接触处的水温。

30. 小明同学尝试用纸做的盒子烧开水:本来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而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大约是400—500℃,他用纸盒盛些水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过了一会儿水被烧开了,而纸盒却完好无损。

(1)为什么火焰的温度超过了纸的着火点,纸却不会燃烧?。

(2)右面a、b两幅图中,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水被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该同学用温度计每隔一分钟测试一次温度,记录表格如下:由表格可知:在当地,水的沸点是℃,当地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4)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沸腾”试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3中:表3 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0 温度/℃98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根据表中的试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左右。

根据水温随时间变化情况,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四、分析计算题(16分)31. (5分)一辆油罐车装了40立方米的石油,小明同学想测量石油的密度,从车上取出了50毫升石油,测得质量是40克。

(1)石油的密度是多少?(2)这辆油罐车所装的石油的质量是多少?32. (5分)铁的密度为7.9×103千克/米3,一个铁球质量是60千克,体积为10分米3,试判断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处的体积是多少?33.(6分)一铁球的质量为158克,体积为30厘米³,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求此球的总质量?(ρ铁=7.9×10³kg/m³,ρ水银=13.6×10³kg/m³)第四章综合1—5 BBCDB 6—10 BCCDD 11—15 CBCCD 16—20 CCDDC21.1×103、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103千克 22.A、80、5、固液共存、吸热23.蒸发、液化24.升华、吸收、液化、凝华 25.少、比热26.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燃烧27.(1)平衡螺母向左调、减少砝码质量或向左移动游码 (2) 33.4、10厘米3、3.34 28.扩散、温度29.(1)增大(2)增大(3) 0 、高于30.(1) 纸盒盛有水,温度不会超过100℃,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

(2) a (3) 98、低(4) 22 、温度较高时,温度随时间下降较快,当温度接近室温时,温度下降越来越慢。

31.(1) 0.8×103 kg/m3(2) 32吨 32.空心 2.4分米3 33.294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