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全管理理念PPT
成损失的概率。
(2)风险的构成(要素)
风险因素
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发生的机会或扩大其 损失程度的原因或条件,它是导致风险 (事件) 发生的潜在因素。
2)存在条件
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 条件状态。
3)触发因素 是指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
(3)危险源分类
1)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分: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①第一类危险源
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 放的能量(能源和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如油库、车辆、危险(易燃易爆,如汽油) 物品等。
该定义中蕴含有三层意思:①人对系统的 认识;②建立在当时社会经验与经济基础 之上的安全判别标准;③认识与标准的比 较过程。
(3)告诉我们,安全是通过对系统的危险 性和允许接受的限度相比较而确定,安全 是主观认识对客观存在的反应,安全是时 空的函数。
安全是在具有一定危险性条件下的状态, 安全并非绝无事故。
不良的环境会引起物的故障或人失误。例 如,潮湿的环境会加速金属腐蚀而降低结 构或容器的强度;工作场所强烈的噪声影 响人的情绪,分散人的注意力而发生失误。 企业的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或社会环境影 响人的心理,可能引起人失误。
③两类危险源与事故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 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 质的意外释放,也就不所谓事故;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 普遍接受的状态。
2.安全性 (1)是指系统所具有的一种性能(品质),
是指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 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2)是指系统不发生事故的能力 (3)是衡量系统安全的指标。
(二)危险及危险性 1.危险
是指系统中的一个过程、一种行为、一种 状态或一种环境,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 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
2.危险源
(1)危险源定义
是可能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财物损 坏或环境污染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也称 为危害。防止事故就是要消除、控制系统 中的危险源。
(2)危险源的构成要素 1)潜在危险性
是指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 或者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 能量强度或者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可能导致安全生产 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 为
和管理上的缺陷。 隐患是人、机、管、环方面的“危险存在的要素,是事故发生的必 要条件;
隐患被认识时,就要消除,或降低其危险 性,或延缓其危险性的增长速度。
2.事故隐患分类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 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 可能性的大小。
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 题。
2)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分
①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 缺陷、车辆故障;噪声、振动、不良的气 象条件等等。 ②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包括粉尘、易燃易爆品等等。
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破坏对第一类危险 源的控制,也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 意外释放。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 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 互依存、相辅相成:
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 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决定 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②第二类危险源
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条件 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机、环。 人的失误 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
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如误操作、违章操作、违 章指挥等。 物的故障 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 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例如,电源线损坏发 生漏电;管路破裂使其中的有毒有害介质泄露等。 环境因素 是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 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 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
2.事故分类(按原因) (1)自然事故 是指人力不可控制的事故。 (2)人为事故
是指人力可控制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能 量作用的结果事故。
3.事故过程状态或致因链 危险源事故隐患 事故触发事故
(一)风险基本概念 1.风险及其构成 (1)风险定义 在一定环境下,由危险事件引起,可能造
③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包括致病微生 物,致病动植物等等
④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包括健 康异常,心理异常等等。
⑤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包括指挥失误, 操作失误、违章操作等等。
⑥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三)安全与危险之间的关系 安全性=1-危险性
二.事故隐患与事故 (一)事故隐患及其分类 1.事故隐患定义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 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 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 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 除的隐患 。
(二) 事故概念 1.事故定义 计划外发生的事情,使行动中断。 受到机械或设备的移动部件的撞击。 化学品泄漏。 叠放的物品(箱子)倒下来……。
由于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概率,从而不能 忽视概率论中的“没有零概率现象”的理 论和偶然独立法则—从本质上讲,将极难 发生的现象作为实际问题,就等于现实上 不会发生。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应 使用绝对安全的提法。
(3)据《英汉安全专业技术辞典》,安全 意味着可以容许的风险程度,比较地无受 害之忧和损害概率降低的通用术语。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
鲍文良
一.安全和危险的基本概念
(一)安全及安全性 1 .对安全认识 (1)无危则安,无损则全。 (2)据《简明牛津辞典》,安全是指“不
存在危险和风险”。劳伦斯认为,安全是 “免于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条件”。
(1)和(2)告诉我们,安全是没有危险, 不出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 伤害,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人员伤亡或 财产损失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