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详解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详解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三)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②渔业用水要求 适用鱼虾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 水产增养殖区等海、淡水的渔业水域。渔业水质的采样和 分析方法根据GBll607的6.1规定执行。 绿色食品产地渔业用水中各项污染物含量应符合下表 指标的要求。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第三节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三)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⑶土壤评价因子 要求产地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金 属或非金属矿山,并且没有农药残留污染,评价采用《土 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95)。同时要求有较高的土 壤肥力。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二)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特点
1.根据农业生态的特点和绿色食品生产对生态
环境的要求,充分依据现有国家环保标准,对控制 项目进行优选; 2.促进生产者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3.配套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导
则》,规定了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5 度, 并不得呈现其他 异色
项 目 总砷 总汞 总镉 六价铬 总铅 细菌总数 总大肠菌群
标 准 值 0.05 0.001 0.01 0.05 0.05 100(个/mL) 3(个/L)
3 度 不得有异臭、异色 不得含有 6.5~8.5 1.0 0.05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4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序号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5
第三节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三)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⑶土壤评价因子 标准将土壤按耕作方式的不同分为旱田和水田两大 类,每类又根据土壤pH值的高低分为三种情况,即pH<6.5, pH=6.5~7.5,pH>7~5。绿色食品产地各种不同土壤中 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表所列的限值。
2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①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农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mg/L
项 目 浓度限值 5.5~8.5 0.001 0.005 0.05 0.10 0.10 2.00 10000(个/L) pH 值 总汞 总镉 总砷 总铅 六价铬 氟化物 粪大肠菌群
注:灌溉菜园用的地表水需测粪大肠菌群,其他情况下不 测粪大肠菌群。
20(μg/m3)
g/(dm2.d)](挂片法)
注:①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②l 小时平均指任何一小时 的平均浓度;③连续采样三天,一日三次,晨、中和夕各一次;④氟化 物采样可用动力采样滤膜法或用百灰滤纸挂片废,分别按各自规定的浓 度限值执行,石灰滤纸挂片法挂置七天;⑤总悬浮颗粒物(TSP) :指能 悬浮在空气中,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 的颗粒物; ⑥标准状态: 指 温度为 273K ,压力为 101.325KPa 时的状态。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三)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1.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要求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 规定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基本要求: ⑴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 良好的地区;
绿色食品初级产品或加工产品的主要原料产地,其生长区 域内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和上风口没有污染源 对该区域构成污染威胁,使产地区域内的大气、土壤质量及水 体(灌溉用水、养殖用水质量)等生态因子符合绿色食品产地 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三)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具体为: ⑴大气评价因子
要求产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没有污
染源;不得有有害气体排放,生产生活用的燃煤锅炉需要
除尘除硫装臵。大气质量要求稳定,符合绿色食品大气环 境质量标准。空气环境质量的采样和分析方法根据GB 3095
⑵水评价因子
①要求生产用水质量要有保证;
②产地应选择在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清洁无污染的地 区;
③水域、水域上游没有对该产地构成威胁的污染源;
④生产用水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水质环境质量标准。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8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三)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的6.1、6.2.7和GB9137的5.1和5.2规定执行。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三)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具体为:
⑴大气评价因子
主要评价因子包括总悬浮微粒(TSP)、二氧化硫(SO2)、 氮氧化物(NOX)、氟化物。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2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表 渔业用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mg/L
项目 色、臭、味 漂浮物质 悬浮物 pH 值 溶解氧 生化需氧量 总大肠菌群 石油类
浓度限值 不得使水产品异色、异臭和异味 水面不得出现油膜或浮沫 人为增加的量不得超过 10 淡水 6.5~8.5,海水 7.0~8.5 >5 5 5000 个/L(贝类 500 个/L) 0.0005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内容提要】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一)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念
(二)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和原则
(三)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况 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一)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念 为了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合理选择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 求的环境条件,防止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对绿色食 品产地的影响,并促进生产者通过综合措施增施改进土壤肥力, 特制定《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 质、渔业水质、畜禽养殖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及浓 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是指绿色食品植物生长地和动物养
⑵水评价因子 其中:农田灌溉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 渔业用水评价采用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畜禽饮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GB3833-88所 列三类标准; 加工用水评采用生活用水标准GB5749-2006。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9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三)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⑵水评价因子 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常规化学性质(pH值、溶解氧)、重 金属及类重金属(汞Hg、镉Cd、铅Pb、砷As、铬Cr、氟化 物F、氰化物CN)、有机污染物(BOD5、有机氯等)和细菌学 指标(大肠杆菌、细菌)。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为有效地贯彻和实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1—2000),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依据《绿色食品标志
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的要求,配套编写了《绿色食品产地环
境质量现状评价导则》,规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监测、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科学、正确地评价绿色食品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6
空气质量指标
项目 二氧化硫(ug/m3)≤ 氮氧化物(mg/m3) ≤ 指标 日平均 0.15 0.10 小时平均 0.50 0.15
氟化物(ug/dm3〃d) ≤ 5.0
西北民族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三)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3.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9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现状评 价体系
种植环 境评价
养植环 境描述
生态环 境描述
空气 环境
水环境
土壤 环境
圈舍 环境
边缘 效应
土壤肥 力评价
产地生 态环境
图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体系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10
现状评价参数
环境要素 空气 评价参数 S02,NOx,TSP,氟化物等 无机污染物(pH值,DO,F,CN,Hg,Cd,Pb,As, 水质 Cr等);有机污染物(BOD5、有机氯等);细菌学 指标(大肠杆菌、细菌等) 无机污染物(Hg,Cd,Pb,AS,Cr等);有机污染物 土壤 (六六六,DDT)土壤肥力指标(pH值、有机质、速 效磷、速效钾、孔隙度、质地、土壤自然生产力、 碱解氮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项目 总汞 总镉 总铅 总铜 总砷 六价铬 挥发酚
浓度限值 0.05 0.005 0.05 0.01 0.05 0.1 0.005
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3
第三节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③畜禽养殖用水要求
表 畜禽养殖用水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mg/L
项 目 色度 混浊度 臭和味 肉眼可见物 pH 值 氟化物 氰化物 标 准 值
④绿色食品加工用水质量要求
表
加工用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指标要求单位:mg/L
项目 pH 值 汞 镉 铅 砷 铬 氰化物 氟化物 氯化物 细菌总数(个/ml) 总大肠菌群(个/L) 指标 6.5~8.5 ≤0.001 ≤0.01 ≤0.05 ≤0.05 ≤0.05 ≤0.05 ≤1.00 ≤250 ≤100 ≤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