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反应热与焓变1习题

第一节反应热与焓变1习题

第一节课时1反应热与焓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D.原子组成分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变是指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ΔH>0,吸热时ΔH<0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A.固体NaCl B.生石灰
C.无水乙醇D.固体NH4NO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B.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D.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其化学能将全部转化为热能
5.由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
量不等
B.A―→B+C是放热反应
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
D.A―→B+C是吸热反应,B+C―→A是放热反应
6.(2011·临沂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干冰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反应
B.酒精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
C.木炭常温下不燃烧,加热才燃烧,说明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
D.人们用氢氧焰焊接或切割金属,主要是利用了氢气和氧气化合时所吸收的能量7.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
B.56 g CO和32 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12 g C和32 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
8.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A.H2O(g)===H2O(l)ΔH=-44.0 kJ/mol
B.2HI(g)===H2(g)+I2(g)ΔH=+14.9 kJ/mol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反应产物的总焓一定相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反应产物的总焓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
D.放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
二、填空题
11.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总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比较反应热大小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 mol 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436 kJ的能量,1 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243 kJ的能量,2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释放862 kJ的能量,则H2(g)+Cl2(g)===2HCl(g)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13.(1)放热反应:ΔH 0(填“<”或“>”),即ΔH为 (填“+”或“-”)。

(2)吸热反应:ΔH 0(填“<”或“>”),即ΔH为 (填“+”或“-”)。

14.焓(H)是与内能有关的。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即焓变(ΔH)决定。

常用单位:。

15.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
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5)如将本题中“25℃澄清石灰水饱和溶液”换成“20℃碳酸饮料”进行探究实验,实验(1)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6.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
(1)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2)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1)吗?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解析: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原子结合成分子放出能量,化合、分解反应有可能是放热反应,也有可能是吸热反应。

2、D解析:焓变是指恒压条件下的热效应;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是否加热没有直接关系,ΔH<0,放热反应,ΔH>0,吸热反应。

3、B解析:生石灰加入水中发生反应:CaO+H2O===Ca(OH)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NH4NO3固体溶于水会吸热,氯化钠、乙醇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显著变化。

4、C解析: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的蒸发,NaOH(s)溶于水,两过程都属于物理变化,但前者吸热,后者放热,A不正确;吸热反应不一定加热才能进行,放热反应也不一定不需要加热才能进行,B不正确,C正确;天然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与热能,D不正确。

5、D解析:由图可以看出,B+C的能量高于A的能量,则反应B+C―→A一定是放热反应,反之A―→B+C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一定相等。

6、B解析:干冰升华要吸热,这是物理变化,A不正确。

酒精之所以能作燃料,就是因为
它燃烧放热,B 正确。

木炭燃烧需加热引发反应,但反应一旦开始,反应放出的热可使木炭继续燃烧,说明反应是放热的,C 错。

7、A 解析: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和CO 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因此B 、C 两项的说法正确。

12 g C 并不是全部的反应物,所以A
项说法不正确。

由于C ――→O 2 CO 放热,CO ――→O 2 CO 2放热,所以C ――→O 2 CO 2比C ――→O 2 CO
放出的热量多,即D 项说法也正确。

故选A 。

8、D 解析:A 项,只是水的状态变化,属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B 项,ΔH >0,为吸热反应;C 项,若断裂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大于862 kJ 时,反应吸热;D 项,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热。

9、A 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如原子弹的爆炸)也都伴有能量变化。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设为x )与反应产物的总焓(设为y )之间的关系为①x >y ,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②x <y ,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③x ≠y 。

10、C
11、能量的变化 吸收 放出 ΔH kJ/mol ΔH 的正负号
12、184.6 kJ • mol -1
13、(1) <;-。

(2) >;+。

14、物理量;焓值差;kJ • mol -1
15、解析:Mg 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溶液受热发生一系列变化,证明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1)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溶液变浑浊
(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晶体
(3)Mg +2H +===Mg 2+
+H 2↑
(4)小于
(5)烧杯中液体放出气泡的速率加快 碳酸饮料中CO 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烧杯中的液体放出气泡的速率逐渐加快
16、解析:(1)可以根据X 2+H 2===2HX 进行计算判断。

(2)生成物越稳定,即生成物键能越大时,放出热量越多。

(1)Cl2(2)能生成物越稳定,放出的热量越多,在HX中HCl最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