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济法学第十章消费者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教案
经济法学第十章消费者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教案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993年6月9日,石某从某商品批发店购买了40箱啤酒,并且用卡车将啤酒拉回家中。当石某卸货至第36箱时,其中一瓶啤酒突然爆炸,致使石某右眼球受伤,后因医治无效,石某右眼失明。由于石某在运输和搬动啤酒的过程中没有任何过错,于是他向某商品批发店要求赔偿,但商店称啤酒瓶的爆炸可能是由于厂家生产时因质量不合格而致,自己并没有过错,因此要石某向厂家索赔,石某遂诉至法院。问:本案中石某的损失如何解决?
9、不得进行不公平、不合理交易的义务。
问“过期概不负责”的声明是否有效?某些商家的“当面看好,过期概不负责”的声明。
10、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
比较:消费者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的对应性
三、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这是指消费者权益争议发生后,消费者和经营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摆明事实、分清责任,互相谅解,达成解决争议的一致意见。
3、自主选择权。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消费要求、意向和兴趣,自主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决定是否购买或接受的权利。演示漫画。
4、公平交易权。公平交易权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以一定数量的货币换回品质合格、等量价值的商品或服务的权利。演示漫画。
讨论:禁带酒水进入酒楼、饭店消费的规定是否违法?
该行业惯例违反了《商业银行法》第49条“商业银行的营业时间应当方便客户,并予以公告”的规定。根据《合同法》16条、21条和22条规定,银行营业时间公示牌属于要约,是
不可撤销的要约,因此,商业银行在规定的营业时பைடு நூலகம்内不得拒绝为消费者服务。
8、履行“三包”或者其他责任的义务
问:打折服装到底应该不应该实行“三包”呢?
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有:(1)消费者的基本权利;(2)经营者的义务;(3)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通过在线答疑室中的问题讨论,演示市电大网上课堂资源来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消费者的权利
(一)消费者权利的概念
消费者的权利,是指消费者依法在生活消费领域中作出一定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的权能。消费者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在生活消费领域中的具体化。
(二)消费者权利的内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章规定消费者享有九项权利,前五项权利是基础,与消费者的关系最为密切,后四项权利则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1、安全权。安全权是指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财产不受损害的权利。看图说法律故事。
2、知情权。知情权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对商品和服务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解的权利。看图说法律故事。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者协会可以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对当事人的争议进行调解,引导双方自愿协商、解决争议。消费者协会的调解,属于民间调解,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一旦当事人对达成的协议反悔,则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争议。
3、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主要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诉,依靠行政手段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
经济法学第十章《消费者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教案
授课章节
第十三章消费者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
任课教师
熊明华
教学方法
分析比较法;案例教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使用教材和
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由赵万一主编,上海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法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消费者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使同学们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及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法律现象及相关案例。
讨论:冲洗遇意外只赔同类同量胶卷是否有法律依据?
消费者在冲洗照片时,照相馆或洗印社声明:如遇意外损坏或遗失,只赔偿同类、同量的胶卷,不负担其他责任。
照相馆的声明违反了《合同法》损害赔偿“损一赔一”的基本原则。在这种消费服务合同关系中,经营者具有法定的保管义务,一旦胶卷损坏或遗失,经营者应当承担完全赔偿责任,赔偿数额应与因其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数额相当。
综合案例〖1〗:小王到一家自称销售名牌运动鞋的店里买鞋,售货员说:“我这家店专卖名牌运动鞋,无论穿多久都不会坏。”于是,小王穿了一下,觉得不合脚想走,可是售货员说,既然你穿过就一定要买走,小王不同意,售货员就气势汹汹抓住他,不让他走,小王只得高价买下。没想到刚穿一天就坏了,还扭伤了脚。于是小王又到店里换,但是售货员根本不认帐,还大骂了他一顿。售货员侵犯了小王哪些权利?
8、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包括两项内容:(1)人格尊严受尊重权。有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等。(2)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的权利。民族风俗习惯大量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葬、节庆、娱乐、礼节、禁忌等方面,与消费密切相关。
9、监督权。监督权是指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计量、侵权行为等问题以及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工作有进行检举、控告或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
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析
本章主要学习了消费者权益含义,消费者依法享有的9大权利,经营者承担的10项义务,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途径。同学们基本上也能够运用所学的消费者权益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和案例,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教学内容:
5、求偿权。求偿权是由于消费者因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本身的原因致使其受到人身、财产损害,而要求经营者承担责任,依法赔偿损失的权利。演示漫画
6、结社权。结社权是消费者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依法成立消费者组织的权利。
7、获得有关知识权。获得有关知识权是消费者有获得与有关商品或服务密切相关的知识的权利。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发生消费争议的当事人根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关依法裁决。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必须自学履行。否则,权利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5、向人民法院起诉。即通过司法审判程序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这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最具权威的一种保护方法。凡是符合起诉条件的消费争议,人民法院均应及时受理,依法制裁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经营者的义务
经营者是指以赢利为目的,向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是与消费者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借鉴国外立法经验,以消费者的权利为主线,以其他法律、法规为基础,并根据消费领域中的特殊需要,在第三章规定了经营者的义务,具体有以下十项: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消费者的约定履行义务。
2、接受消费者监督的义务。
案例〖2〗“韩成刚以消费者个人名义行使监督批评权”案,问:韩成刚能否以消费者个人名义行使监督批评权?
3、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
4、提供商品和服务真实信息的义务。
5、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
6、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质量的义务。
7、保证商品或者服务质量的义务。
问:银行提前30分钟不办业务是否保证了服务的质量?距离银行公布的下班时间还有30分钟,银行工作人员却告知客户,已经内部结账,不再办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