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生物学生命的进化 ppt
医学生物学生命的进化 ppt
-
生命的3进化
一、动物界进化的主要阶段
生物的进化
-
4
进化是生命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下,从无 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 级运动的全部历史。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 阐明生物界进化的详细过程,但是依据生命进 化的基本规律和总的趋势,科学家已勾画出生 命有机世界进化的大致轮廓。
-
生命的5进化
多细胞生物。
-
生命的6进化
细胞生命出现之前的进化谓之化学进化, 细胞生命出现之后的进化是生物学进化。
动物界的进化,经历了单细胞动物的起源 与发展、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分化、多细胞动物 的器官系统形成和脊索和(或)脊椎的出现等 历程。
-
生命的7进化
1.单细胞动物的起源与发展
动物界的进化始自远古时代,最早出现的 单细胞生物是厌氧细胞(anaerobic cell),为异 养生物(heterotrophs)。
-
生命的9进化
1.单细胞动物的起源与发展
真细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演化关系
紫细菌
蓝细菌 黄细菌
热袍菌
黏菌类
内变形虫类
革兰氏
极嗜盐菌
阳性菌 绿色非 产甲烷菌
极嗜热菌
硫细菌
动物类 真菌类 植物类
锥虫类 鞭毛虫类
毛滴虫类
双滴虫类
微孢子虫类
共同祖先
真细菌
古细菌
-
真核生物
仿Woese,1-
生命的12进化
2.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分化
群体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使一些细胞发生 特化,逐渐失去作为独立个体存在时的生活能 力,出现了细胞分化和执行不同功能的分化细 胞之间的生理上的相互依赖,更加适应环境的 整体结构,从而使群体演变成为多细胞的有机 体。
-
生命的13进化
2.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分化
海绵动物代表着多细胞动物中最原始、最 低级的类群,是一类处于细胞水平的多细胞动 物,是辐射对称 (radial symmetry)体制。从现 存的腔肠动物可以推测:多细胞动物的原型已 开始出现了组织和体层的分化,表现为结构上 的互相区别、功能上彼此分工的各种细胞,并 形成了内外两个胚层。
鳃裂
肛后尾
-
生命的22进化
4.动物界的进化系统树
-
生命的23进化
4.动物界的进化系统树
现存的所有动物有着共同的起源,它们在 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中,分化、发展形成了不 同类群,动物界的所有动物可以根据生物进化 的理论用“系统树”的形式描述,通过对动物 的发育、形态结构、生化以及机能等的研究, 确定动物彼此之间具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医学生物学
-
1
第八章 生物的进化
生命的多样性 与生物的分类系统
-
2
研究生命进化(evolution)的历史过程、探 讨生命进化的机制、认识生命有机世界发生发 展的规律,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以生命起源和生物界发生、发展过程及其 机制为核心内容的进化理论的确立与发展,是 宏观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奠 定了科学生命观的基本理论基础。
原始单细胞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向着两个 不同的方向发展,分化为两个不同的分支:一 支是细胞自身的分化,最终发展成为现存的原 生动物类型;另一支则向多细胞动物的方向发 展。
-
生命的11进化
2.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分化
多细胞动物起源的最基本形式是由单细胞 群体发展而来。
所谓单细胞群体,是指一群同型的单细胞 有机体,虽然通过构造上的联系或分泌物质而 聚集在一起,但是群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又能独 立生活。
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祖先是原始绿色鞭毛生 物,因为它们有许多种类表现出向多细胞状态 发展的倾向,如团藻、空球藻等。
-
生命的8进化
1.单细胞动物的起源与发展
动植物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大分化。 随着营养方式的分化,其中一部分由于受 当时外界环境影响,体内合成了叶绿素,进行 自养型的同化作用,分化发展成为单细胞植物; 而另一部分没有叶绿素,则营异养型同化作用, 成为单细胞动物。
-
生命的14进化
2.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分化
腔肠动物模式图
芽体
柄 基盘
垂唇 口
皮层 胃层 中胶层 消化循环腔
-
触手 刺细胞
生命的15进化
3.多细胞动物的器官系统形成
器官系统的分化形成是组织分化阶段的继 续。这一阶段,动物具有外胚层、内胚层和中 胚层3个胚层。 中胚层的形成和分化
中胚层的形成和分化对动物进化具有决定 性的意义,中胚层为身体内部器官系统的分化 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脊索动物区别于所有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 征可以概括为三点,即具有脊索、咽鳃裂和中 空的背神经管,又称为“Big three”。
除此之外,脊索动物门的其他共同特征还 有尾在肛门之后、循环系统为闭管式、心脏位 于身体腹面等次要特征。
-
生命的21进化
3.脊索和(或)脊椎的出现
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
神经管 脊索 消化道
3.多细胞动物的器官系统形成
器官系统的分化形成是组织分化阶段的继 续。这一阶段,动物具有外胚层、内胚层和中 胚层3个胚层。 中胚层的形成和分化
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体制
体腔、体节的产生
器官系统的进一步复杂化与完善化
-
生命的18进化
3.脊索或脊椎的出现
从单细胞动物发展具有器官分化的多细胞 动物的过程中,各种动物有机体的进化主要表 现为形态结构上的逐步复杂化与完善化,而在 体制水平上却未发生变革性的重大进展。
当动物进化到更高阶段时,动物体支架结 构的演变——外骨骼的消失和内骨骼的出现, 是形态结构方面最明显的变化。
-
生命的19进化
3.脊索和(或)脊椎的出现
头索动物(文昌鱼)模式图
喙状突起
背神经索 脊索
背鳍
肌节 尾鳍
触须 咽腮裂 咽腮隔 生殖腺 肝 腹孔 肠 腹鳍 肛门
-
生命的20进化
3.脊索和(或)脊椎的出现
构成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一个共同的
祖先细胞进化来的。最初的细胞经过了漫长的
进化过程,由无机小分子生成简单的有机分子,
简单的有机小分子聚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
子,之后进一步演变成具有外膜的原始细胞,
然后细胞质分化形成具有原始染色质体的原核
细胞,再由原核细胞进化成具有细胞核和丰富
细胞器的真核细胞。最后由单细胞生物演化成
-
生命的16进化
3.多细胞动物的器官系统形成
器官系统的分化形成是组织分化阶段的继 续。这一阶段,动物具有外胚层、内胚层和中 胚层3个胚层。 中胚层的形成和分化
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体制
身体有了明显的背腹、前后和左右之分, 运动从不定向趋于定向,出现主动生活方式。
-
生命的17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