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于每一个炮点,都要布置许多接收点,一个接收点就叫做一道,所有的接收点就构成一个排列,一个排列常用120道,道与道之间的距离叫做 ,接收点与炮点之间的距离叫做 ,炮点与最近一个接收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 炮点与最远一个接收点之间的距离则称为。
3、描述地震波速度与岩石孔隙度经验公式是时间平均方程,公式为1/V=(1-Ф)/Vm+Ф/Vl,式中V是地震波速度;Vm 是,Vl是__________,Ф是岩石_________。
4、地震资料数据采集得到的是记录,在地震资料处理时,根据定义的观测系统抽取道集,再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动校正处理,然后进行水平叠加,就得到了。
5、反射界面埋藏越深,记录点与反射点偏移越______,界面倾角越大,偏移越_____。
6、在同一反射界面条件下,多次反射波比一次反射波传播时间_____________。
7、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多次波能量得到(加强、不变、压制),绕射波能量(加强、不变、压制)。
8、地震剖面的显示主要有以下几种显示方式:显示方式、显示方式、和显示方式、波形+变密度显示方式。
9、地震子波w(t),地层界面上反射系数与垂直旅行时t的关系为R(t),噪音为n(t),则地震记录表达式为。
三、问答题 (每题5分,共 20 分)
1、简述反射定律、透射定律主要内容;当地震波入射到一水平界面时,
会产生哪些类型的波(可借助图说明)。
2
3
2、写出水平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简要分析该方程与相同情况下共炮点时距曲线的异同。
(可借助图说明)
3、检波器组合主要压制哪类干扰波?为什么检波器组合能压制干扰波? (借图说明)
4、简述利用速度谱确定叠加速度基本步骤;利用下图某道速度谱大致识别出t 0为1秒和2秒的叠加速度值,并用迪克斯公式计算其间的层速度。
Δt/T Φ
4
四、计算题。
(第1题5分,第2题15分,共20分)
1、若有效波的视周期为25ms ,波速为3100m/s ,那么此有效波的视频率与视波长是多少?
2、已知一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如图):(单位:厚度:m ,密度:g/cm 3,速度:m/s 。
)
计算:(1)、R 1、R 2界面的反射系数;
(2)、R 3界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
(3)、R 3界面以上介质的叠加速度。
V 3=2300
ρ=2.2
5
五、综合题。
(第1题5分,第2题共15分,共20分) 1、指出下图中存在的各类地震波,并指出他们各自时距曲线及其方程的特点。
2、下图是一张地震偏移叠加时间剖面,基本表现为地下地质形态,要求(1)、请在剖面中识别、画出、标明有哪些地质现象,并加以说明。
(2)偏移剖面中的地质构造,如果在水平叠加剖面中可能存在哪些异常波,请用图示说明其基本原理及其反射特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