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一)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低降速带
2、视速度
3、正常时差
4、垂向分辨率
二、选择题
1、以下那一选项不属于海洋地震勘探的震源__________
A.空气枪
B.无气泡蒸汽枪
C.电火花
D.锤击震源
2、当岩石的孔隙压力(即地层压力)增大,地震波速度____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3、以下那一选项不属于影响地震分辨率的因素__________
A.地震波频率
B.地震记录性噪比
C.振幅
D.炮检距
4、按照传播路径分类,地震波可分为__________(多选)
A.直达波
B.横波
C.反射波
D.折射波
5、在地震勘探中,“反射”的英文__________
A. reflection
B. refraction
C. diffraction
D. transmission
三、填空题
1、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_________、磁法勘探、__________、反射性勘探、__________
等。
2、面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衰减慢、有频散。
3、地震构造图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4、水平界面共激发点(共炮点)反射波时间距离曲线方程是_________。
5、野外静校正主要消除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对地震波传播时间的影响。
6、偏移使得倾斜界面的反射波_________,断点、尖灭点的绕射波_________。
7、反射波对比标志是_________、波形相似性、_________时差变化规律。
四、简答题
1、简述影响地震波速度主要因素。
2、简述层位标定的概念和方法。
3、简述地震测线的概念以及测线布置的基本要求。
4、简述断层在地震偏移剖面上的特征。
五、计算题
1、一水平层状介质模型,界面R上部介质速度为2500m/s,密度为2000kg/m3,界面下部介质
速度为4000m/s,密度为2500kg/m3,入射波从上部介质垂直入射到该界面,试求反射系数。
2、一水平层状介质模型,界面R上部介质速度为2000m/s,界面下部介质速度为4000m/s,
入射波从上部介质入射到该界面,试求该界面临界角。
3、在某一速度谱上拾得一叠加速度曲线,经过倾角校正后,得到均方根速度曲线。
如果
t0=200ms 时对的均方根速度为2000m/s,t0=400ms 时对的均方根速度为50026m/s,试求该地层的层速度。
六、作图题
下图为一地震偏移剖面,该剖面过川1井,川1井已经过层位标定。
分层T1为目的层的顶界面。
尝试在地震剖面上对比追踪T1反射波,并解释错断T1反射波的主要断层。
(请确保画出的T1层位以及断层能够看到,不可以用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