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类选择题】一、地图如何读地图,就是要先看图例,通过图例来了解和寻找地图内容,这是我们看地图的角度。
许多考试用地图选用局部,这第一要高度重视城市地名等标注,第二要高度重视箭头领域范围等线条,这是引导我们发现特点的关键之处。
1、(2010年安徽卷)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2、(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二、漫画历史漫画往往凸出重大历史事件中各方力量之间关系的焦点冲突。
处理漫画要注意充分挖掘所有信息,以利于更准确表达,从而形成全局认识。
要避免只见局部不看全局的错误。
7、(2010年全国Ⅱ卷)图3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
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11、(2010年安徽卷)图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三、图片含大量照片在内的图片是考试常用材料,用以考察对历史特征的判断。
处理该类材料要注意:①通过上面的文字信息判断相关的历史事件;②通过图形风格推敲历史时间;③通过其中人物事物判断历史归属;④通过画面场景理解相关历史;等等。
12、(2010年安徽卷)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
依据图5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2008年江苏卷)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此()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17、(2010年江苏卷)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
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四、表格常用于数据比较,通过数字分析看历史的发展和变化:①如果是单一的一组数据,则看发展;②如果是几组数据,则要横看+ 纵看+ 比较看,既看发展,又要看变化。
其中数据表格标题要注意。
24、(2009年全国Ⅱ卷)表1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 77.6 22.41997 25.5 38.1 17.9 18.5 表1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地(2013年重庆)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 704 317 387 5371958 1083 580 503 5661959 1483 867 616 497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五、曲线图(趋势变化)曲线图反映的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变化:①坐标横轴线表达时间;②坐标纵轴线表达发展水平;③曲线中的转折点与重大事件密切,通过对应坐标时间判定;④曲线中的趋势段表达一个历史阶段;⑤如果有多个曲线形成交叉点,则这个交叉点是变化的临界点关键处。
此类试题常借助坐标时间进行分析。
26、(2010年天津卷)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A.实行“二五”计划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建立人民公社D.开展大跃进运动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28.(2009高考江苏单科)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2013年安徽)图6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图6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六、柱状图常用于直观表达历史发展中的趋势与比较变化。
①单一的几个柱状反映的是发展趋势;②复杂的几组柱状反映的则是发展中的比较与变化;③注意标题;④注意数值计算。
31、(2010年江苏卷)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33(2011年全国文综Ⅰ)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政策的变化B.工业结构的调整C.农业经济的波动D.中苏关系的变化34 2011·安徽文综·20)图7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2013年江苏高考12题)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七、饼状图常用于反映组成物的份额比重。
①看饼状图要从12点钟沿顺时针方向看起。
②单一饼状图反映的是比重份额。
多个饼状图反映的是比重的变化。
33读图7,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B.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C.民族工业发展得到政府支持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下图1至图3按时间顺序反映某一时段中国工业经济成份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判断其反映的时段是A.1927~1949年B.1950~1956年C.1956~1978年D.1979~1999年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它反映出在()图5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B .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C .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D .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八、关系图(趋势变化)1.下幅关系图体现了下列哪一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征?15.(2009年浙江文综,14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4.(2009高考山东文综)右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 .重义轻利思想 B .维新图强思想 C .实业救国思想 D .中庸自保思想 5.(2009高考天津文综)右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
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A .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B .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C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D .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创建于1932年的天津某企业商标)24.下图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对木材的总量需求急剧减少B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煤炭能源消费的比重大大提高C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后,石油的需求量就在不断的下降D .今天,核能和太阳能消费已经成为比重最大的能源消费20.关于下图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A .一战爆发后,列强都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 .德国对华输出量降为零是因为战败受到《凡尔赛和约》惩罚C . 一战期间,日本对华商品输出的增长率要远高于美国D .一战期间,英国对华输出虽有所减少,但仍保持相当数量A .隋朝B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