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猴年说“猴”杨志忠代表申年的生肖是人们喜爱的猴子。
在中国古代,常将猿猴连称,人们喜爱猿猴,还因为古人将它视为长寿的象征。
《抱朴子》一书中就有“猴寿八百岁”的记载,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详平和,生活幸福。
猿猴长寿而面目又似老人,加上长臂善于攀援,因此猿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还被赋予更为神奇的色彩。
最脍炙人口的故事,当属《吴越春秋》中所记越女和袁公比剑术之事,当对搏三击之后,袁公飞上树梢化白猿而去。
而中国古典小说中更为神奇的猿猴,还是小说《西游记》中那位神通广大的猴王孙悟空,在书中被喻为“心猿”。
他那猿猴头而身穿人类服装的有趣造型,今天已是家喻户晓、老少熟知,并被作为中国画、年画以及面塑、剪纸、风筝等民间工艺创作的题材,更是活跃在戏曲舞台和电影、电视屏幕之中。
特别是孙悟空竖起“齐天大圣”的大旗,身披铠甲大闹天宫的无畏形象,更被视为中华民族英勇抗暴精神的象征。
谈起行者孙悟空那猴首人装的艺术造型,则需追溯到明代《西游记》小说成书以前,至少在隋唐时期,十二辰(十二时)中的“申”像,就已经从写实的猴子被塑造成猴首人躯身穿袍服的形貌。
就是由历史上唐玄奘西天取经而铺衍的故事中,出现有随行的猴行者,《西游记》也非首创,至少在五代时已经出现。
甘肃敦煌榆林窟西夏时期的壁画,有西行求法高僧礼拜普贤菩萨的画像,在高僧身后随有驮经的白马,白马旁立有合什礼拜的猴首人身的猴行者。
这些猴行者的形貌,正是后来孙悟空艺术造型的前身。
除了猴首人身的神异造型以外,中国古代文物中更多的是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品。
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史前的原始陶塑。
在湖北天门市石河镇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小型陶塑动物中,有高度不及5厘米的小陶猿猴。
由于形体很小,史前艺术家只塑出它的大轮廓,但是已能掌握猿猴的体质特征,极为古拙传神。
历史进入青铜时代,猿猴造型仍是人们喜爱的艺术形象,常被采用为青铜器的装饰图像。
山西省闻喜县出土的青铜刖人守囿挽车的车盖上,就饰有一只立体塑的蹲猴。
到秦汉时期西南地区的古代滇族文物中,更是常有以猿猴造型为题材的青铜艺术品。
云南石寨山滇族墓中出土的一件圆形镶嵌饰牌,周缘攀伏着一群镂空的猿猴,首尾相连,前面的猴把尾巴翘绕到后随的猿猴头上,后面的猿猴又用前爪抓住前面猿猴的躯体,虽然猿猴都呈同样的姿态,但是回环往复,呈现出颇为强烈的动感。
古人还常利用猿猴舒张长臂的形体特征,制成具有实用功能的精美工艺品。
例如从山东曲阜鲁国墓葬发掘中获得的银质猿形带钩,利用猿猴前伸的长臂,制成带钩臂部,臂端的猿爪自然曲握成钩。
以猿猴伸臂作钩的设计构思,在汉代的文物中有更成功的创作。
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发掘中,出土过青铜花形悬猿钩。
在倒垂的四瓣花朵的花芯处,倒悬一猿,猿猴用右臂和右爪上抓花芯,将伸展的左臂下探,左爪呈钩状,用以悬物。
但是汉代猿猴造型艺术品中,艺术水平最高的应属甘肃酒泉汉墓随葬的动物模型中的木雕猿猴。
这些木雕刀法简练,但形态多变,只雕出形体的大轮廓,不拘泥于细部刻画,能很好地掌控块面和阴影的变化,拙稚朴实,神韵十足。
在汉墓中发现的猿猴图像,除了写实的以外,也有一些寓意象征性的作品。
例如将猴和马组合在一起,在画像石和陶俑中都出现有猿猴骑在马背的图像,其寓意为“马上封侯”,以企望官场升迁。
由此看来,申年即猴年也意味着对企望升官的人是一个好年头。
(选自2016年02月03日《人民日报》)1.下列有关“猿猴造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古代文物中,除了猴首人身的神异造型以外,其它的都是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品。
B.中国古代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可追溯到史前,史前原始陶塑中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古拙传神。
C.青铜时代,猿猴造型常被采用为青铜器的装饰图像,“刖人守囿”车车盖上的蹲猴就是这种图像的代表。
D.猿猴造型艺术品不仅可供人们欣赏,也有其实用功能,如人们利用猿猴长臂的形体特征制作的带钩就兼具这两种功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猿猴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被赋予神奇的色彩,与猿猴有关的故事中,最脍灸人口的当属《吴越春秋》中越女与袁公比剑的故事。
B.猿猴作为一种艺术造型,在史前的原始陶塑、秦汉的青铜艺术品、明代的小说中均可见到。
C.河北满城西汉出土的青铜花形悬猿钩,是利用猿猴舒张长臂的形体特征,制成的最成功的精美工艺品。
D.甘肃酒泉汉墓随葬的动物模型中的木雕猿猴掘稚朴实,神韵十足,是汉代猿猴造型艺术品中艺术水平最高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喜爱猿猴,是因为古人将猿猴视为长寿的象征,而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祥平主、生活幸福。
B.《西游记》的故事是从历史上唐玄奘西天取经而铺衍来的,《西游记》中的猴行者形象并非首创,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时期。
C.古人在创作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外,还创作有寓意象征性的作品,如猿猴骑在马背上的图像,其寓意为“马上封侯”。
D.我国古代文物中,有银、铜、木等多种材质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其中汉代木雕猿猴的雕刻艺术十分高超。
【答案】1.A2.C3.B【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有关“猿猴造型”的表述表述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A 项结合文本第四节内容“除了猴首人身的神异造型以外,中国古代文物中更多的是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可知,原文是“更多的是”,选项是“都是”。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A结合文本第四节内容“除了猴首人身的神异造型以外,中国古代文物中更多的是写实的猿猴造型艺术品”可知,原文是“更多的是”,选项是“都是”。
2.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B项结合文本内容“就是由历史上唐玄奘西天取经而铺衍的故事中,出现有随行的猴行者,《西游记》也非首创,至少在五代时已经出现”可知,“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时期”错,原文说的是“《西游记》也非首创,至少在五代时已经出现”。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B结合文本内容“就是由历史上唐玄奘西天取经而铺衍的故事中,出现有随行的猴行者,《西游记》也非首创,至少在五代时已经出现”可知,“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时期”错,原文说的是“《西游记》也非首创,至少在五代时已经出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魏丕字齐物,相州人,颇涉学问。
周世宗镇澶渊,辟司法参军。
有盗五人狱具,丕疑共冤,缓之。
不数日,果获真盗,世宗嘉其明慎。
世宗即位,改右班殿直。
自陈本以儒进,愿受本资官。
世宗曰:“方今天下未一,用武之际,藉卿干事,勿固辞也。
”未几,出监明灵寨军。
世宗征淮甸,丕获江南谍者四人,部送行在。
诏奖之,赐钱十万,迁供奉官、供备库副使。
太祖即位,改作坊副使。
时杨承信帅河中,或言其反侧未安,命丕赐承信生辰礼物,阴察之。
还,言其无状。
太祖尝召对,语丕曰:“作坊久积弊,尔为我修整之。
”丕在职尽力,以久次转正使。
开宝九年,领代州刺史。
凡典工作十余年讨泽潞维扬下荆广收川峡征河东平江南太祖皆先期谕旨令修创器械无不精办。
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
及改绣衣卤簿,亦专敕丕裁制。
丕撤本坊旧屋,为舍衢中,收僦①直及鬻死马骨,岁得钱七千余缗,工匠有丧者均给之。
太祖幸洛郊祀,三司使王仁赡议雇民车牛运法物,太祖以劳民,不悦,召丕议之。
丕请拣本坊匠少壮者二千余,分为递铺输之,时以为便。
雍熙四年,代郝正为户部使。
端拱初,迁度支使。
是冬,出为黄州刺史。
还朝,召对便坐,赐御书《急就章》、《朱邸集》。
丕退作歌以献,因自述愿授台省之职。
太宗面谕曰:“知卿本儒生,然清望官奉给不若刺史之优也。
”淳化初,改汝州刺史,改襄州。
境内久旱,丕以诚祷之,是夕,雨沾足。
明年,召还,屡求退居西洛,不许。
四年表求致仕,授左武卫大将军,俄判金吾街仗。
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诏左右街各募卒千人,优以禀给,使传呼备盗。
丕以新募卒引对,遂分四营,营设五都,一如禁兵之制。
咸平二年,卒,年八十一。
选自《宋史•魏丕传》(有删改)【注释】①僦:jiù,租赁。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典工作 / 十余年 / 讨泽潞维扬 / 下荆广 / 收川峡 / 征河东 / 平江南 / 太祖皆先期谕旨令/ 修创器械 / 无不精办 /B.凡典工作十余年 / 讨泽潞维扬 / 下荆广 / 收川峡 / 征河东 / 平江南 / 太祖皆先期谕旨令 / 修创器械 / 无不精办 /C.凡典工作十余年 / 讨泽潞维扬 / 下荆广 / 收川峡 / 征河东 / 平江南 / 太祖皆先期谕旨 / 令修创器械 / 无不精办 /D.凡典工作 / 十余年讨泽潞维扬 / 下荆广 / 收川峡 / 征河东 / 平江南 / 太祖皆先期谕旨令 / 修创器械 / 无不精办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世宗: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的庙号。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B.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C.总角:古代少男少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
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宗庙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丕很有学问,又明察谨慎。
周世宗镇守澶渊时,魏丕怀疑那五个要判案定罪的人有冤情,就给以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