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题训练--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2020届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题训练--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区域地理专题训练——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3000米),经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在藏南地区靠近印度阿萨姆邦的地方),主体在墨脱县。

从墨脱县甘登乡多卡村往上,一直到米林县派镇加拉村,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无人区。

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汇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

【地质地貌】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

因此,大峡谷地区的地质调查是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峡谷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现象多种多样,堪称罕见的“地质博物馆”。

【气候】1、水汽通道的作用这条天然水气通道使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形成世界第一大降水带,年降水量达4500-11060毫米;就是这条水气通道使大峡谷积蓄了巨大的水能资源;就是这条天然水气通道使热带气候带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向北推移了五个纬度;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发育了巨大的海洋性冰川;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缩小了南北自然带之间的明显差异,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推动许多热带动、植物分布向北推移;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促进了喜马拉雅山脉南北生物的混合与交流这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为许多古生物物种提供了安全庇护,不至灭绝。

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作用造成了大峡谷地区齐全完整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由高向低,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亚热带季风雨林带,宛如从极地到东南亚半岛或从我国东北来到海南岛一样。

2、山地垂直变化高山雪线之下是高山灌丛草甸带,再向下便是高山、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带,继续向下便是山地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带和常绿阔叶林带,进入低山、河谷是季风雨林带。

【水文】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大河流,居中国河流的第五位,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

【生物】大峡谷地区是西藏自治区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

地区维管束植物约3500余种,其中有利用价值的经济植物不下千种,具体可分为: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等。

特别要提到的是高山杜鹃,因为大峡谷的高山灌丛主要由常绿杜鹃亚属组成。

这一区域内有154种杜鹃,占世界杜鹃总种数(约600种)的26%。

大峡谷地区茂密的森林及高山灌丛草甸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

如皮毛动物:水獭、石貂、云豹、雪豹、青舢、白鼬、豹猫和小熊猫;药用动物:马麝、黑熊、穿山甲、鼯鼠、蛇晰、银环蛇、眼镜王蛇;医用动物:猕猴;观赏动物:长尾叶猴、棕颈犀鸟、红胸角雉、红腹角雉、排陶鹦鹉、大绯胸鹦鹉、蓝喉太阳鸟、火尾太阳鸟、红嘴相思鸟、白腹锦鸡、藏马鸣、黑颈鹤、蟒蛇和羚羊等。

由于遭到长期大量捕杀,许多已濒于灭绝。

第一部分例题【例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拐弯处(图1甲附近),全长504.6千米,平均深度2268米,年降水量4500-10070mm。

材料二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见图2)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

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

河谷中冬春季风力强劲,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

(1)分析形成幽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质作用过程。

(2)推测每年3月在丹娘沙丘所在河谷沿线公路行驶的汽车易遇到的危险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震使岩体破裂。

雅鲁藏布江流域冰雪融水和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切穿山地,河水的下蚀(或侵蚀)作用强烈,导致大峡谷幽深。

(2)风沙(沙尘或扬沙)。

3月份图示区域正处于旱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沙丘、沙洲裸露面积大,春季风力大,河谷地带狭管效应强,风沙大,阻挡行车视线,影响行车安全。

(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空气干燥,沙尘易被吹起)【例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图中EF间)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之间,全长504.6千米,平均深度268米,最深处6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大瀑布群,一些主体瀑布的落差均在30-50米间。

大峡谷单位面积水能的蕴藏量居世界之冠。

下图为青藏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

(1)简析雅鲁藏布江河水的补给来源。

(2)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成为青藏高原湿润区的原因。

(3)写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大的原因。

(4)关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能的开发,一直存在支持和反对的观点。

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大量雨水补给河流;春季高山积雪融化补给;夏季两侧高山的冰川消融补给;地处谷地,海拔较低,常年有地下水补给。

(2)峡谷开口朝南,利于印度洋西南季风深入;水汽受地形阻挡抬升,降水较多;蒸发量较小,形成湿润区。

(3)降水量多,河流流量大;大峡谷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大峡谷长度较长,可开发地点较多,因此水能蕴藏量大。

(4)支持。

雅鲁藏布大峡谷水能蕴藏量大,水能开发可获得经济收益;施工及运营可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两岸峡谷耸立,土方工程量较小;能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口少,移民搬迁量小。

反对。

当地人口较少,市场距离较远,短期收益小;峡谷核心区为无人区,基础设施不足;生态脆弱,地质条件复杂,易诱发地质灾害;可能引发与下游国家的争端。

【题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材料一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

另外,青藏高原上的羊八井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该盆地西北缘为念青唐古拉山南缘断裂,东南缘为唐古拉山山前断裂。

两者交汇处成为热流向上聚集的良好通道。

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简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隆起带来的环境变化有许多,详情见下图。

(1)试从板块运动与地质构造两个角度分析羊八井地热能丰富的原因。

(2)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附近的地形特点,并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

(3)雅鲁藏布大峡谷两侧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系。

实地考察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处的高山中存在古海洋生物化石。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的原因。

(4)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参考答案】:(1)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活动频繁。

(4分)(2)山高谷深。

长期受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发育而成。

(4分)(3)古海洋生物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形成于古海洋的沉积岩之中;后受地壳上升运动作用出现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系之中。

(6分)(4)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步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第二部分练习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般正常水系支流与主流交接关系应为顺交,雅鲁藏布江中游主要支流共37条,其中顺交支流4条,直交或近于直交支流12条,逆交支流21条(占总支流的56.8%),这一特征说明古雅鲁藏布江流向可能和现在不同。

甲图是雅鲁藏布江流域河网构成图和雅鲁藏布江部分河段河谷平面图。

材料二:河流袭夺是河流水系演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乙图是河流袭夺前后水系变化图。

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是个长期争议的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大峡谷是先成河(一条河流形成以后,如果在流域内发生局部的地壳上升运动,而河流下蚀速度大于地壳上升的速度,所以河流仍能切穿上升部分,保持原来的流路。

由于该河的发育早于隆起构造,故称先成河),而近年来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大峡谷是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造成的。

(1)指出雅鲁藏布江干流从谢通门至加查段河谷形态的特点,并从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推断雅鲁藏布江可能是一条“袭夺河”的证据,并推测古雅鲁藏布江被袭夺前可能的流向。

(3)若雅鲁藏布江是一条“袭夺河”,试描述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古雅鲁藏布江的过程。

(4)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对藏东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2、(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纳多条支流,后绕过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此段即雅鲁藏布大峡谷),出中国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

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5200 m以上,沼泽和湖沼较多;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4500米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誉为“高原粮仓”;派乡以下为下游河段,谷底海拔从2800米迅速降至155米。

材料二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1)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是因为受到来自________洋的________季风的影响。

(4分)(2)分析说明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水文特征。

(4分)(3)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成为“高原粮仓”的优势自然条件。

(6分)(4)1998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是“生物资源宝库”、“地质博物馆”,请说明理由。

(6分)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依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于2014年底开始建设,全长1629千米。

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桥隧比高达81%,施工难度极大,全线建成通车至少需要15年。

材料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我国雅鲁藏布江大外拐弯处,落差大,水流急,水里资源相当丰富,该河流是我国仅剩的两条未开发的大河之一,但有专家呼吁,不要在该河流上建坝,保留一条自然的河。

材料三芒康盐井盐田是世界上独有的文化景观,已有1300年历史,位于西藏芒康县盐井镇澜沧江东西两岸,是我国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人从梯子向下深入到洞底几米至十几米的深处,将卤水背上来倒在盐田里,经过强烈的日光照射,水分逐步蒸发,然后就是盐粒,晒干运入市场进行商品交易。

(1)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更大,请分析原因。

(2)指出芒康盐井盐田晒盐的最佳季节,并分析原因。

(3)简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成因。

(4)你是否赞同我国在雅鲁藏布江上修建水电站,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