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城市问题
(附参考答案)
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原皮都——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规模较大的皮草加工基地,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职能的机会,积极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的产业转移,在众多的竞争城市中,脱颖而出。
下图为乌兰察布市位置示意图。
(1)指出北京非首都职能过度集中带来的城市问题。
(2)分析乌兰察布市承接北京服装皮草部分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3)预测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乌兰察布市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1)交通拥堵;地价上升,居住困难;公共设施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
(2)地处草原牧区,皮革原料丰富;皮革加工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具有规模较大的皮革加工工业;距离京津、蒙古、俄罗斯等市场近;交通便利;劳动力廉价;土地租金低;西部开发的政策优势。
(任答5点)
(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速城镇化进程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科教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还是重要的经济、交通、旅游中心。
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
京津与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
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下图示意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2012年)。
(1)有专家建议把B城市培育为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的新核心城市。
请分析该城市的区位优势。
(2)分析北京城市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
(1)靠近北京、天津,三者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或与京津之间的距离适当);靠近北京、天津,利于承载京津疏散的功能和人口;位于北京-石家庄发展轴的中间地带,(或位于城市圈中南部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对外有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方式,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城市规模,发展基础较好(任答4点)
(2)北京城市问题主要原因:城市功能和人口过度集中,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建设不够合理(任答2点)解决措施:控制城市规模;把部分城市功能和人口疏散到河北(或疏散城市功能和人口);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
3、(2019·莆田第六中学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市1980-2009年城市化的过程。
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城市病)。
专家建议打造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1)据材料一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从环境因素考虑,判断材料一中化工厂(大气和水污染严重)的布局是否合理,并分析原因。
(3)材料二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4)简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2)化工厂布局不合理。
原因: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
(3)表现:居住困难,交通拥堵,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
病因:①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②城市规划不合理;③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
(任答一点)
(4)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减少城区环境污染
4、(2018·陕西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材料二:2010年江苏城市分布(左图)和江苏三大地域城镇化水平变化(右图)。
(1)依据材料二归纳江苏省城市及城镇化发展的特征。
(2)苏南地区曾创造城市化苏南模式。
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城镇化特点及其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分别是什么?
(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请分析说明原因。
(4)“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是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三大“城市圈”是指南京、、。
参考答案:
(1)城市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大(自南向北水平降低);城市数量多(城镇化水平较高);城市等级体系完善(2)城镇化特点:起步早,水平高(起点高,速度快)。
(1分)最有利的区位条件:距离上海市近(受上海辐射作用大)(3)①水资源问题:由于污染严重,存在水质型缺水现象;②能源问题: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需不平衡;③土地资源问题: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少,且工业化与城市化导致耕地大量减少;④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大,治理投入跟不上(任答出其中2点即可)(4)苏锡常徐州(答案顺序可互换)
5、(2015·海南高考模拟)【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0分)
材料一:漫画“城市化病症诊断书”
材料二: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1)分析材料一中“城市化病症诊断书”的“病因”。
(4分)
(2)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6分)
参考答案:
(1)城市化速度快;城市规模过大;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答对其中二点即给4分)(2)环境方面: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
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
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
(每条2分,环境、交通、能源利用各答出1条即可,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