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物理第1章
强、高模特征? • 3、以棉纤维为对象,分析棉的微细结构层次? • 4、据于羊毛的结构图形,阐述羊毛的微细结构层次? • 5、从分子链的构造,分析羊毛纤维与蚕丝纤维的微细结构差异? • 6、试述缨状微胞结构、缨状原纤结构和缨状折叠链片晶结构的异同? • 7、何为纤维弱节?弱节的判定方法有哪些?产生弱节的原因为何? • 8、分析高弹纤维的弹性形变机理?并对比分析涤纶、尼龙66和氨纶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二、天然蛋白质纤维
涉及对象:丝、毛 组成主要为氨基酸(NH2 ∙ CHR ∙ COOH) 通过肽链(-CO-NH-)联接而成长链分子;
分子间的作用形式: (1)氢键
丝:半胱氨酸含量极少、 侧基小,氢键为主;
毛:有一定的半胱氨酸,
(2)盐式键 (3)二硫键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二、天然蛋白质纤维
• 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 红外、紫外、荧光、拉曼、原子力显微镜、核磁共振;
• 影响纤维理化性能的结构的表征技术: • 热分析、动态和断裂力学法、质谱法等。
第一节 纤维结构理论
一、缨状微胞理论
Nägeli:适宜淀粉和植物 微胞+微胞间质
Meyer & Mark:适宜淀粉和植物 微胞+微胞间质《高等纺 Nhomakorabea材料学》
杜赵群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2013年-2014年第1学期
《高等纺织材料学》
第一章 纤维的结构
《高等纺织材料学》-第一章纤维的结构
第一章纤维的结构
• 纤维结构为纤维固有特征,为本质属性,决定其使用特性。
• 纤维结构的结构层次:
•
微细结构→集聚态结构→织态结构→宏观结构与形态
• 纤维微细结构的表征技术: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四、合成纤维
5. 聚丙烯腈纤维: 结构与晶格示意图 六角或正交晶系
6. 聚乙烯醇纤维: 结构与晶格示意图, 属于单斜晶系
7. 聚氯乙烯纤维:单斜晶系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五、弹性纤维
主要为聚氨酯类纤维,弹性变形大,在于分子链结构 弹性纤维的分子由软链段+交联(物理或化学)组成
=0.835nm,b=1.03nm c=0.79nm,=84°
纤维素II
=0.814nm,b=1.03nm c=0.914nm,=62°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一、天然纤维素纤维
微细结构:基原纤,如苎麻纤维的超薄切片
基原纤→微原纤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一、天然纤维素纤维
微原纤→原纤→纤维
为缨状折叠链片晶 晶胞为单斜晶系、斜方等
四、合成纤维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2. 聚酰胺纤维: 锦纶6 的分子排列图
锦纶66的晶胞结构图
四、合成纤维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3. 聚乙烯纤维: 微细结构的调整
晶格结构图
四、合成纤维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4. 聚丙烯纤维: 丙纶纤维分子的螺旋结构及其球晶
第一节 纤维结构理论
问题产生: 1. 缨状微胞可解释基本的物理性能。 2. 但电子显微镜发现的纤维微细结构(原纤)的解释? 2. 原纤内结构的假设,缨状微胞、? 3. 原纤为结晶区?晶区与非晶区的交替?高度有序的无定 形结构?
二、缨状原纤理论
晶区由连续的许多长链分 子规整排列构成; 大分子链从原纤中分裂出 来,为缨状须丛,构成非 晶区
鳞片细胞与鳞片细胞之间通过 细胞间质粘结
细胞间质:三明治结构, 低含硫量/高含硫量/低含硫量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二、天然蛋白质纤维
羊毛的皮质细胞的微原纤结构示意图
正皮质细胞: 巨原纤、微原纤、基原纤
副皮质细胞: 微原纤、基原纤
正、副皮质细胞的双边分布, 羊毛宏观形态卷曲
三、人造纤维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第四节 特种纤维结构的一般概述
五、功能化与差别化纤维的结构
(1)高吸水性纤维 (2)水溶性纤维 (3)光、热敏感性纤维 (4)膜分离中空纤维 (5)过滤纤维 (6)光导纤维 (7)导电纤维 (8)抗辐射、屏蔽纤维 (9)仿真丝差别化纤维
思考问题
• 1、纤维微细结构的理论有哪些? • 2、液晶材料分子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为何液晶纺丝的纤维具有高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二、天然蛋白质纤维
羊毛纤维的微细结构
羊毛纤维分为鳞片层、皮质层、髓质层; 为多细胞结构; 皮质细胞和细胞间质堆砌成毛干,表面覆有鳞片细胞。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二、天然蛋白质纤维
羊毛纤维的鳞片结构示意图
鳞片细胞: 外表皮层(高含硫量) 次表皮层(高含硫量) 内表皮层(低含硫量)
大分子链节与纤维轴的平行程度,为平均值。 表征指标Hermans取向因子:
6.取向度分布
涉及纤维径向各层、纤维长度方向各段
第二节 纺织纤维结构特征与表征 7.微细结构尺寸
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超薄切片、冷冻断裂、超声波分离、等离子体刻蚀等
8.空隙形态与大小
气体吸附、显微镜、压汞法、密度法、X射线与电子小角衍射
阐述微胞中的晶体结构
Spearkman: 羊毛
Staudinger:高聚物 具有高的相对分子质量
第一节 纤维结构理论
问题产生: 1. 纤维素及其他聚合物分子的长度问题? 2. 纤维究竟是分离的晶体组成,还是连续的均匀分子所连 接而成? 3. 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的微细结构异同?
缨状微胞结构:
微胞为晶区,由规整 排列的长链分子构成; 微胞间为非晶区,由 晶区伸出的、无规则 排列分子构成,为缨 状须丛
2.微细组织结构 (1)原纤特征
第四节 特种纤维结构的一般概述
(2)层状特征
(3)皮芯特征 (4)微结构的不均一性
第四节 特种纤维结构的一般概述 四、液晶及芳纶高聚物的结构
(1)液晶:具有液态流动特征,又有晶体的有序和光学各向异性特征的物质。
(2)制备方法:溶致液晶高聚物、热致液晶高聚物 (3)液晶纺丝结构
二、纤维结构的表征 1. 聚合度及其分布
凝胶色谱法、粘度法、光散射法、端基法 相对分子质量的均值: Z均、重均、粘均、数均(大→小)
2. 链段长度
可运动的最小独立单元,公式
均方末端距
第二节 纺织纤维结构特征与表征
3.结晶度
体积结晶度 重量结晶度
4.结晶区分布
第二节 纺织纤维结构特征与表征
5.取向度
的弹性差异?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1. 聚酯纤维: 由刚性的苯环链段+柔性链亚甲基,由酯基联接
涤纶晶区中分子链节的构型为反式构型,非晶区中的为顺式/旁式结构
涤纶为缨状折叠链片晶 晶胞为三斜晶系
四、合成纤维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2. 聚酰胺纤维: 柔性链亚甲基的多个组合,由酰胺键联接
涤纶晶区中分子链节的构型为反式构型,非晶区中的为顺式/旁式结构
第一节 纤维结构理论 三、折叠链片晶体理论
适用于合成的高分 子量的化学纤维
第一节 纤维结构理论 四、纤维结构的其他理论 1. 准结晶状态结构
第一节 纤维结构理论
四、纤维结构的其他理论 2. 无定形结构
3. 缺陷结晶形结构
基于金属结构,无 序区为结晶区中的 缺陷构成
第一节 纤维结构理论 四、纤维结构的其他理论 3. 串晶结构
由于C-F的强极性,纤维分子高度对称、整体不带极性;
氟作用半径大,分子量呈螺旋状结构
晶胞有2种:三斜晶系、六方晶系
第四节 特种纤维结构的一般概述 二、聚合物共混体纤维结构
包括:均相共混、非均相共混、双组份
第四节 特种纤维结构的一般概述
三、碳纤维结构
1.结晶与取向结构 石墨烯与碳纤维
三、碳纤维结构
(2)天然生长的形态缺陷:风蚀、鳞片鼓胀、局部畸变
第一节 纤维结构理论
(3)加工损伤:运输与加工过程中与机械的相互作用
(4)内部结构缺陷:纤维原料的不均匀、加工与环境参数的变化
第二节 纺织纤维结构特征与表征
一、纺织纤维结构的一般特征
1.基本要求 (1)分子链长度 (2) 线型长链、短支链、柔性 (3)分子间相互作用 (4)分子排列的取向、结晶,空隙或空间
第一节 纤维结构理论
五、纤维的弱节结构理论 1. 弱节的定义与内涵
由于结构弱节与形态弱节的差异,导致对应区域的力学 性质较弱;
结构弱节:纤维内部结构和外观形态的不匀或缺陷
形态弱节:纤维明显的几何细颈部位、生长或加工、自然和 人为造成的
第一节 纤维结构理论
(1)纤维的细节:纤维均匀地由细→粗、由粗→细
蛋白质纤维的结晶和取向
丝:更易形成结晶,取向度较高, 毛:取向度相比较低,结晶度较低,结晶颗粒小,但弹性好(二硫键的交联) 结构可互换:热、湿和时间激励, a螺旋←→ 折叠
第三节 常用纤维的实际结构 二、天然蛋白质纤维
蚕丝的微细结构
蚕丝:由丝胶合丝素构成 丝素一般由微原纤、原纤构成,微原纤组成原纤,原纤基本上呈同心环状分 布,构成丝素的层状结构。
物理交联 化学交联
第四节 特种纤维结构的一般概述
有别于普通的三大类纤维(天然、人造和合成纤维),主 要指:
(1)高性能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碳纤维等; (2)功能纤维:导电、水溶、过滤、变温、防辐射等; (3)差别化纤维:异形、超细、高收缩、高吸湿、抗静电、抗起毛起球、 阳离子可染等。
一、聚四氟乙烯纤维结构
粘胶纤维的结晶形式
微细结构:基原纤、微原纤、原纤
粘胶皮芯层结构: 皮层:取向度高、结晶度低、结晶
颗粒小,结晶分布均匀;具有高强、韧 性好,如高强粘胶;
芯层:结晶度高、颗粒大、空隙大, 但吸湿稳定性好,如全芯层的富强粘胶, 以及近似的tencel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