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四槽类零件的加工
•项目四 • 槽类零件的加工
学习目标
• ◎掌握常见外槽的种类 • ◎学会编制加工外槽、内槽和端面槽
程序 • ◎掌握切槽和切断的操作要领 • ◎掌握外槽的工艺分析、刀具和量具
的选用技巧、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 • ◎掌握槽类工件的检测方法
任务一 外槽的加工 任务二 内槽的加工 任务三 端面槽的加工
任务一 外槽的加工
• 本任务主要是训练学生掌握工件上内 槽的基本加工方法。
•
零件如图4.11所示,毛坯4842 mm,
材料为45号钢,分析零件加工工艺,编写
加工程序。
图4.11 内槽加工零件图及三维效果图
技能目标
• ● 了解常用内槽刀的特点,掌握内 槽加工的基本方法
• ● 掌握数控车床上内槽编程指令 • ● 掌握内槽刀的对刀操作 • ● 掌握内槽加工的工艺路线 • ● 掌握常见内槽的检测方法
令
• ● 掌握切槽刀的对刀操作
• ● 掌握暂停指令的应用
• ● 掌握外槽的检测方法
知识准备
• 1.外槽的加工基础
– (1)外槽的种类和作用。
• 常见的外槽形状有矩形、梯形和圆弧形, 如图4.2所示。
图4.2 常见的外槽
• 矩形槽除了作螺纹、磨削和插齿作 退刀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功能作用;梯 形槽是安装V形带的沟槽;圆弧槽用作滑 轮和圆带传动的带轮沟槽。
(2)车矩形槽和切断的区别。
• 车矩形槽和切断的主要区别是车槽 是在工件上车出所需形状和大小的沟槽, 切断是把工件分离开来。
图4.3 车槽和车断的主切削刃和工件素线关系示意图
– (3)外槽刀安装。 – (4)切槽刀和切断刀刀头长度的确定。
• ① 切槽刀刀头长度。
•
L = 槽深+(2~3)mm
• ② 切断刀刀头长度。 • 切断实心材料:
知识准备
• 1.内槽加工相关编程指令
– (1)G01直线插补指令。
• 格式:G01 X_ Z_ F_ ; • 式中: • X、Z ——切削终点坐标;
(2)G71内外径粗、精车复合循环。
• 用于内径/外径断续切削。
• 格式:G71 U_ R_ ;
• T_;
G71 P_ Q_ U_ W_ F_ S_
• ◆ 加工操作
• 1.加工准备
– (1)检查毛坯尺寸。 – (2)开机、回参考点。 – (3)装夹工件和刀具。 – (4)程序输入。
2.对刀
– (1)X方向对刀。 – (2)Z方向对刀。
图4.9 车槽刀对刀示意图
• 3.程序模拟加工 • 4.自动加工及尺寸控制
• ◆ 检测评分
• 任务描述
• 本任务主要是训练学生掌握工件上 槽和切断的基本加工方法。
•
零件如图4.1所示,毛坯尺寸:42 52
• mm,材料为45号钢,分析零件加工工艺, 编写加工程序。
图4.1 外槽加工零件图及三维效果图
技能目标
•
● 了解外槽的种类和作用,掌握槽
加工的基本方法
•
● 掌握数控车床上槽和切பைடு நூலகம்编程指
• 零件加工结束后,检测结果按表4.2 要求填写。
• ◆ 任务反馈
– (1)切槽和切断时,刀头宽度不宜过宽,否则容易产 生振动。
– (2)切槽刀安装时,主切削刃与轴心线要平行,否则 切出的槽底直径一侧大、一侧小。
– (3)对刀时,刀具接近工件过程中,进给倍率要小, 以免产生撞刀现象。
– (4)首件加工时,尽可能采用单步运行,程序准确无 误后,再采用自动方式加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图4.6 G75外圆切槽复合循环示意图
3.常见外槽的检测方法
• 精度较低的外沟槽,一般采用钢直 尺和卡钳测量。
• 精度要求较高的外槽,可用千分尺、 样板和游标卡尺等检测,如图4.7所示。
图4.7 精度要求较高的外槽测量方法
• 任务实施 • ◆ 工艺分析
• 1.零件几何特点
• 零件加工面主要为端面、倒角、圆 锥面、外槽以及内圆。
• ② G04 暂停指令。
• 格式:G04 X_;或G04 U_;或G04 P_;
• 式中:
• X、U ——暂停时间,可用带小 数点的数,s。
• P ——暂停时间,不允许用带小数 点的数,ms。
③ G75外圆切槽复合循环。
• 格式:G75 Re;
•
G75 X(U)_ Z(W)_ PΔi
QΔk RΔd F f ;
• 式中:
• U ——X方向每次的切深,单边值, 整数加点;
• R ——X方向每次向定位点方向的退 刀量,外圆向上退,内孔向里退,无正负 号,以正数表示,便于排屑,整数加点;
• P ——精加工路径第一段程序段号 不带N的数值,如P1就是下面编程的N1;
• Q ——精加工路径最后一段段号不 带N的数值,如Q2就是N2,一般最后一 段路径都是X方向退出工件,不要编写 G00 Z5这种,因为循环指令结束会回到 之前的定位点的;
• 式中:
• e ——退刀量;
• X、Z ——点D的绝对坐标值;
• U、W 值;
——点D相对于点A的增量坐标
• Δi ——X方向的切深,无符号;
• Δk ——Z方向的移动量,无符号;
•
• Δd ——刀具在切削底部的退刀量, 符号总是“+”,但是,如果把Z(W)和 Q值省略,退刀方向可以指定为希望的符 号。
• 尺寸如图4.1所示。 • 棒料伸出卡盘长度为60mm。
2.选择工具、量具和刀具
– (1)工具选择。 – (2)量具选择。 – (3)刀具选择。
图4.8 外槽加工所需主要刀具
3.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 (1)粗车外圆。 – (2)精车外圆。 – (3)切槽。 – (4)切断。
4.切削用量选择
• 外槽的加工工艺分析见表4.1。
– (5)切断刀采用左侧刀尖做刀位点,编程时,刀头宽 度尺寸应考虑在内。
– (6)切断时,要根据加工状况适时调整进给修调,进 给速度不宜过大。
– (7)切断时,要及时注意排屑顺畅,否则容易将刀头折 断。
– (8)槽宽大于刀宽时,分多次加工,要注意避免产生接 刀痕。
任务二 内槽的加工
• 任务描述
• 切断空心材料:
• 式中: • L ——切槽刀刀头长度; • D ——被切断工件直径; • h ——被切断工件壁厚。
2.外槽加工相关编程指令
图4.4 窄槽加工方法示意图
图4.5 宽槽加工示意图
• ① G01直线插补指令。 • 格式:G01 X_ Z_ F_ ; • 式中: • X、Z ——切削终点坐标; • F ——进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