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片工艺
1936年,在伦敦地铁的施工中使用了螺栓连 接的混凝土管片。自那以后,混凝土管片得 到广泛应用,衬砌的隧道直径范围达到了 1.52~10m多。在排水管道和给水隧道的施工 中,混凝土管片衬砌由于具有形状规则、表 面光滑的优点,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楔形膨胀型管片适用于隧道掘进机可决 出整园断面的粘土底层。管片可直接顶住洞 壁的粘土表面摆放,然后用楔形块将其涨紧, 即可依靠环向压缩应力形成圆环状支撑,不 再需要栓接或注浆。这种楔块膨胀型管片已 在1991年以来伦敦修建的大量地下供水隧道 中应用,一般是由8块管片构成一个管道圆环。
六、管片的发展趋势
2.1、管片的类型及优缺点 2.2、管片水平投影形状 2.3、管片内径 2.4、衬砌环的分块 2.5、管片宽度 2.6、衬砌环接缝方式 2.7、封顶块的插入方式 2.8、接缝的构造 2.9、连接形式
管片类型主要有球墨铸铁管片、钢管片、复 合管片和钢筋混凝土管片等, 每环由数块管片组 合而成。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钢筋混凝土管片。 各类管片的主要优缺点如下。 (1) 球墨铸铁管片: 强度高、延性好、易铸成薄壁 结构, 管片重量轻, 搬运安装方便, 管片精度高, 外 形准确, 防水性好, 但加工设备要求高、造价大, 需翻砂成型后用大型金属切削机械加工。
一、管片的应用背景及意义 二、管片的分类与选型 三、管片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四、管片的生产工艺
五、管片行业存在的问题
六、管片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逐渐兴 起地铁建设的高潮。为尽量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干 扰,通常采用盾构工法。因为该方法具有易于控 制地面隆沉、不需降水、对环境干扰较小、施工 高速安全、工程质量优良等优点。盾构法施工的 基本过程是在隧道掘进的同时,将预制的盾构管 片,在盾尾内部依次拼装,逐环形成隧道结构。 因此,盾构管片是否满足结构和施工拼装的需要, 是盾构法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管片投影为矩形的和菱形。大多数为矩形。
管片的内径为≈ 5400mm, 是根据下列条件 确定的: 1.圆形隧道的建筑限界是≈ 5200mm的圆; 2.根据地铁一号线的经验,盾构施工误差 和隧道的后期沉降可以控制在100mm之内。
目前,对于中等直径的地铁隧道管片, 衬砌 环的分块数一般采用3个标准块+ 2个邻接块+ 1个小封顶块的组合形式。这种多分块形式便 于运输,拼装容易、灵活。管片分块的大小一 般是由盾构机的千斤顶的数量、封顶块的插 入形式确定。越一三区间的标准块为72º ,邻接 块为64.5º ,封顶块为15º。
国标规定:管片宽度规定±1mm,厚度 规定(+3~-1)mm,考虑弦弧长测量方法等问题, 以及可以通过水平拼装对弧弦长情况进行检 查,在国标中对狐弦长不作要求。部分管片 企业成品尺寸控制指标如下表:
部分管片企业成品尺寸控制指标
b) 成品力学性能检验规定统计
国标规定:检漏试验在设计检漏试验压力的 条件下,恒压2h,不得出现漏水现象,渗水深度 不超过50mm。抗弯性能和抗拔性能规定为有设 计要求时,应符合设计要求。型式检验中规定每 200环抽样一块进行检漏试验,如第一块不合格 可加倍复检2块。抗弯性能和抗拔性能为根据设 计方案确定批量、抽样及复检数量。
部分企业管片混凝土强度
B. 钢筋及钢筋骨架
钢筋骨架质量直接影响到管片的承载能力, 是钢筋混凝土制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严 格控制其材料质量、加工质量、半成品的精 度是保证管片质量的重要因素。
a) 钢筋焊接质量控制
国标规定:钢筋骨架内主筋对焊焊接点数 量不应超过2个,对焊焊接点的位臵应在弧面 钢筋层上且不在连接面。钢筋骨架应在靠模 上焊接而成,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点焊,保 证焊接点牢固,要求至少隔点点焊。部分管 片企业钢筋焊接质量控制情况见下表:
(2) 钢管片: 主要用型钢或钢板焊接加工而成, 其 强度高, 延性好, 运输安装方便, 精度稍低于球墨 铸铁管片, 但施工时在施工应力作用下易变形, 在 地层内也易锈蚀。 (3) 钢筋混凝土管片: 有一定强度, 加工制作比较 容易, 耐腐蚀、造价低, 是最常用的管片形式, 但 较笨重, 在运输、安装施工过程中易损坏。
管片的拼装方式有通缝和错缝两种。前者在管片制作、 拼装上较后者更易于实施 。我们选择错缝拼装的形式主要 是基于以下几点: ① 成环管片间的接缝形式不再是“十”字形, 而成为“T” 形, 没有了纵向通缝,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 ② 由于错缝拼装,管片通过接缝将内力传递给相临环,管片 抗变形能力增强, 提高了防水效果。 ③ 通缝拼装的管片一般只能提供一种楔形环, 而错缝拼装 时, 可以提供几种不同锥度的楔形环, 使得管片选型余 地更大,线路的拟合更容易、精确, 防水效果更好。
由于产品的重要性,各地业主、监理单 位等提出对管片的生产均进行了严格质量控 制要求。以下是部分生产企业混凝土、钢筋 及骨架、成品质量控制的情况:
A. 混凝土
管片是隧道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管片的尺寸精 度高,使用环境、用途的特殊性决定了制作管片的混 凝土必须具备高强度、高抗渗性。 国家标准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50,抗 渗等级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管片脱模时的混凝土强 度,当采用吸盘脱模时不应低于15MPa,当采用其它 方式脱模时,应不低于20MPa。管片出厂时的混凝土 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
管片的接缝有设榫槽和不设榫槽两种, 前 者在软土地层能提高管片的安装精度, 有利于 控制变形。结合广州地层较硬特点, 若采用接 缝设榫槽将会导致接缝处易开裂, 这种开裂发 生在管片背面将是看不见且无法修补的。因 此, 管片环、纵缝均不设榫槽。
管片之间采用弯螺栓 连接, 优点是: 操作简单, 工艺成熟, 螺栓手孔对管 片削弱小。
钢纤维加筋混凝土(SFRC)虽然已经出现 很多年了,但将其用于隧道衬砌管片也还只 是今年才出现的事。使用钢纤维可降低钢筋 笼的标准,甚至在同等条件下(隧道直径、地 层条件),还可完全替代标准钢筋笼。
1.我国管片生产企业分布情况 2.各地企业管片的生产规模 3、生产工艺
4、管片结构形式
目前管片的生产企业一般以地铁施工进 度安排生产。由于地铁施工进度不同,管片 的生产规模不一,具体的生产规格与当地的 隧道施工产品要求相对应。
① 目前国内管片企业生产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式:
国内80%还采用直线段管片和曲线段管片进 行组合铺设,20%左右是通用管片。然而国外已 经大量采用通用管片,这给设计、生产和施工都 能带来方便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模具投入成本低, 通用管片是今后发展的 方向。国内隧道工程现 有采用通用环管片的有:深圳地铁1、2、3、4号 线全部采用通用环,5号线大部分采用通用环, 广深港客专线是通用环、南水北调中线局穿黄工 程、宁波地铁工程等。
封顶块的插入方法受盾构机千斤顶行程、管 片宽度、施工操作误差影响,它决定封顶块的尺 寸大小,是管片细部设计的关键。封顶块的插入 方式对设计和施工影响很大,合理的插入方式决 定了封顶块的稳定性、管片安装操作性。插入方 式有三种: 1径向插入; 2纵向插入; 3径向插入结合 纵向插入。方式3结合了前二者的优点,故选择这 种插入方式。具体方法是: 封顶块管片先纵向搭 接4/5管片长度,再径向推上, 最后纵向插入成环。
小封顶块: 不等分割圆, 封顶块较小, 可以不设纵 向螺栓。
小封顶快(广州地铁一号线)
等角度分割圆,K 块与其余管片大 小基本相同,有 纵向螺栓。
国内地铁的盾构管片宽度一般为1.0m, 1. 2m 两种。 管片宽度大的主要优点是: ① 每循环的掘进长度大,施工效率提高。 ② 隧道的环向接缝减少,防水效果好。从提高施 工效率,降低管片接头数量,提高防水的可靠性 考虑, 最后确定选用1.5m的管片,这在国内是首 次。
为加快模具周转,绝大部分企业采用蒸 汽养护。管片养护方式基本采用蒸汽养护加 浸水养护、喷淋养护或喷涂养护剂的方式。 在南方地区,以蒸汽养护加水养护居多。北 方地区由于冬季施工时,无法进行水养护, 大部分企业采用蒸汽养护加喷涂养护剂。
国家标准规定: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至开模前,应 覆盖保湿,可采用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方式进行养护; 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经试验确定混凝土养护制度。 管片混凝土应进行预养护,升温速度不宜超过15℃/h, 降温速度不宜超过20 ℃/h,恒温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0 ℃。出模后当管片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大于20 ℃时, 管片应在室内车间进行降温,直至管片表面温度与环 境温差不大于℃;管片在贮存阶段应进行保湿养护。 可采用水中养护、喷淋养护或喷涂养护剂养护,以确 保混凝土体不失水分。
部分管片企业钢筋焊接质量控制情况
b. 钢筋骨架尺寸控制质量指标
国标规定: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 ±10mm,分布筋间距±5mm,骨架长、宽、 高+5~10mm。部分管片企业钢筋骨架尺寸控 制情况见下表:
部分管片企业钢筋骨架尺寸控制情况(单位为毫米)
C. 成品质量控制水平 a) 成品尺寸控制指标
隧道的衬砌支护最早采用的是木头、砖块和成形 石块;后来又采用钢梁、钢拱和钢肋板,并常与砖块 和木隔板一起使用;再后来,由螺栓连接的平面或波 纹面衬砌钢板开始流行起来,这类衬砌钢板具有重量 轻、强度高、可阻燃和适宜板后注浆等优点,在美国 等地应用量特别大。 使用铸铁制作衬砌管片最早始于19世纪。后来, 这类管片已普遍采用韧性更好的球墨铸铁替代。直到 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出现采用混凝土替代铸铁来制 作衬砌管片。
一、管片的应用背景及意义 二、管片的分类与选型 三、管片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四、管片的生产工艺
五、管片行业存在的问题
六、管片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管片的发展概况 (二)、国内管片的发展概况
当今世界上盾构技术水平较高的日本和欧洲,其 盾构技术设计已具有相当水平,正朝着自动化、省力 化、高速化以及经济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日本,从上 世纪80年代起,进行了大量管片结构与形式的试验, 先后开发出多达50多种形式的盾构管片,并从中筛选 出34种达到实用化的管片形式,正式汇集成册,公开 出版发行。此外,还根据不同工程的大量实践,对不 同用途的盾构隧道,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盾构管片应用 标准(如下水道盾构管片标准等),供设计人员在不同 专业领域设计时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