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研究层次城市设计可分三个层面进行:宏观城市设计、中观城市设计和微观城市设计。
本次完成的成果涵盖的内容主要是中观层次的城市设计,其研究范围是金华市婺城新区中心区;其次,还将对其重要地段与节点进行微观层次的初步设计与研究。
城市设计研究内容将城市自然景观、城市人工景观、城市人文景观这三部分内容从总体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绿地系统、空间景观、景观风貌、建筑景观引导、地标与景观视廊、城市天际线、城市夜景、街道设施等方面作出安排。
主要成果·城市设计图则城市设计导则比例为1:1000~1:2000的模型城市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日)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婺城新区发展战略规划》(2003年7月);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7月)。
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月)国家相关规范及金华市政府和规划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项目阶段第一阶段:亦就是目前的工作阶段,根据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城市设计意向,深入研究中心区城市设计理念以及建筑群体与开敞空间组织、天际线及制高点、景观视廊、水景与绿化,并初步提出两个城市设计概念性方案。
第二阶段:在本次提出的概念性方案基础上深化,综合、深化城市设计方案。
第阶段在本次提出的概念性方案基础上深化综合深化城市设计方案第三阶段:根据方案修改意见,完成本次城市设计成果。
我国城市设计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有:指导思想片面,观念滞后。
就空间论空间,只注重物质空间的外形,城市空间缺少内涵,缺少个性。
不注重地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取。
造就千城一面的毫无个性、难以分辨的众多乏味的城市。
形象定位模糊,主题不突出。
没有对当地文脉、城市性质以及影响城市形象的内外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城市形象模糊不清,主题不突出。
重设计轻保障,重局部轻系统。
城市设计可操作性差,城市景观杂乱无章。
为了使婺城新区城市设计真正起到创造和谐宜人的生活环境的作用,本次城市设计遵循以下指导思想。
用本次城市设计遵循以下指导思想树立综合的城市设计观,推进新区整体形象的形成。
在对新区形象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城市设计。
重点在于对影响城市形象的内在因素,即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新区形象与城市设计主题,建构设计思路。
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确保城市形象特色。
注重对城市开发与建设过程的引导,提高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
洛克菲勒中心是由一条步行街和一个下沉广场组成,是美国城市中最具活力、最受欢迎的公共空间之一伯特兰中心区鸟瞰。
仅新设计的公共空间充分考虑了行人以及公众的生活婺城新区概况婺城新区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金华的西翼,是以工业、高教、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生态新区。
按照《婺城新区发展战态新区按照《婺城新区发展战略规划》,新区采用“轴线贯通,绿楔分隔,八大功能组团”的布局结构形式发展轴线主要有南局结构形式。
发展轴线主要有南北向的复合主轴,三条东西向的TOD轴线;绿楔主要是金华江两岸及浙赣铁路沿线的生态绿地与防护绿地构成的由郊外农田、山林、两大生态休闲旅游区楔入城区的两大生态绿楔。
婺城新区中心区情况婺城新区中心区(简称中心区,下同)为规划婺城新区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婺城新区中心综合区,金华江以南,紧临金华江,包括中心绿轴两侧的公共设施和商住设施轴带,金华江南岸滨江绿地,宾虹路两侧用地,用地约2.4平方公里。
南北向最地用地约平方公南北向最长为2.58公里,东西向最宽为1.76公里。
该用地范围内除筱溪、益塘两个自然村村庄建设用地外,基本上均个自然村村庄建设用地外基本上均为未开发的地势平坦的农田,还有两条基本呈南北走向的排水、灌溉水渠,宽度在2~5米。
主要依托道路有现状25米主要依托道路有现状330国道。
穿越本区的宾虹路及紧临本区东部的二环路在建。
吸引范围金华市的城市性质为浙江省中西部的中心城市,浙江省重要的交通、信息枢其功能定位为两个枢个中个基础即浙省中西部枢纽。
其功能定位为:两个枢纽、五个中心、一个基础,即浙江省中西部地区的交通、信息枢纽,商贸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现代工业基地,浙江中部的行政中心。
金华市还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婺城新区中心区作为金华市有机组成部分,其直接服务辐射范围为婺城新区及其周边相邻地区(开发区),金华市域其它县市,浙江省中西部地区其它地区。
功能定位在控规确定的以综合性为特点的功能定位基础上,从增强中心区的吸引力的角度,提出更高层次、更具体的定位要求。
的角度提出更高层次更具体的定位要求 其功能定位为:浙江省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金华市的副中心,婺城新区中心,主要包括婺城区行政办公,金融贸易、购物、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医疗卫生、居住等功能,优秀旅游城市金华市重要的都市旅游景点,和金华市区居民重要的休闲交往场所。
开发规模其它城市中心区开发规模区级中心城市副中心开发量:金华市金东新区中心规划公共建筑64.8万m2。
嘉兴市秀洲新区是秀洲区综合性公共中心,位于嘉兴经济开发区内,由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贸易等设施组成,其公共建筑开发量为79.4万m2。
上海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用地2.2km2,建筑面积309万m2。
市级中心区开发量:温州市城市中心是温州面向21世纪的新城市中心,是多功能、综合性的城市公共中心,主要包括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会展中心、经贸中心和市民公共活动中心,其公共建筑面积约370万平方米。
婺城新区中心区公共建筑开发规模由于婺城新区中心区作为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吸引范围大;距市级中心较远,许多设施应独立设置,其直接服务人口(婺城新区)38万人左右,并可设大型城郊型购物中心服务城市中心区人口,因新区)38万人左右并可设大型城郊型购物中心服务城市中心区人口因此,其公共建筑开发量可以大于金东区中心,嘉兴秀洲新区中心的开发量。
但因其文化体育中心位于江北,且作为城市副中心,其公共建筑开发量比市级中心区的规模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其公共建筑开发总量也应有一定市级中心区的规模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其公共建筑开发总量也应有一定的限度。
根据其区位条件、服务人口,参考其它城市中心区的经验,并留有一定的余地,其公共建筑开发总量可按100~150万m2控制(不含商住)。
综合多样的复合功能中心区为公共活动中心,包容行政办公、商务办公、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居住多种功能,促使多元功能之间的互动作用,增强新区的活力与持续发展的动力。
塑造具有鲜明特色和个性的中心区总体形象。
根据婺城新区自然环境特征,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张扬中心区个性,赋予时代内涵,凸显城市文化底蕴,力图塑造回归本土环境、本土历史、量身度做、不可替代的新区形象。
建立安全舒适的交通系统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深化交通系统组织,保障中心区交通的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深化交通系统组织保障中心区交通的便捷与安全,主要是人性化的步行空间与步行系统组织、公共交通的组织和静态交通的安排。
应突出和强化“城、文、绿、水”四个方面为主题,这一主题不仅是中心区内各类规划设计活动必须遵循的设计总原则,同时也是中心区内任何建设开发活动必须遵循的控制管理总原则。
以现代典雅的建筑风格为主调,既有时代特征,又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心区——整体性策略:宏观上,协调中心区与城市的关系;中观上,充分考虑中心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注重自身结构的完整性;微观层次上,强调景观设计与主导思想的一致,强化其可识别性。
——依托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扬中心区个性,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省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副中心。
——建筑风格以现代建筑为主调,同时,结合自然环境,利用地方材料,延续历史文脉,体现精制典雅神韵,具有持久艺术感染力的现代典雅建筑风格。
风格——功能复合化的策略。
——空间人性化策略。
本土文化特色浓郁,包容多元文化元素,特征明显、内涵丰富、雅俗共享、中西合璧、古今相融,具有恒久魅力的文化特色。
——充分利用金华市的道教,儒学的文化背景,培育中心区尤其是其开敞空间的浓郁文化氛围,为市民营造舒适宜人,具有恒久魅力的“城市起居室”。
——建设新区文化活动设施,包括文化公园等,以场所激活文化,涵养城市的休闲文化功能,并包容体现民俗文化的斗牛、灯会等民俗活动。
——在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主动吸纳外来文化,加强文化的交融。
建设以中心绿轴为核心,滨江绿带为重点,线型街头绿地为纽带,高绿地率为基础的绿地网络。
——绿地网络的建设应充分体现空间人性化、环境生态化和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塑造的要求,为市民提供满足各种功能活动的开敞空间。
——环境生态化策略: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保存和利用,重视绿色网络的建设,重视对公共活动空间的营造,重视对环境景观的多样化需求,重视对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组织宏美宽阔的金华江与秀丽的人工湖泊溪流交相辉映的水网。
——突出宏美宽阔的自然水体金华江为主要地域特征,妥善安排江滨用地肌理,满足景观要求、人的亲水性要求、安全要求和城市的交通要求。
——利用天然水系,精心组织中心绿轴与江滨公园的人工湖与溪流,使其成为中心区景观的亮点,与宏美的金华江交相辉映。
——安排丰富的水上活动,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
综合考虑金华市婺城新区中心区的现实基础、自然与人文环境,城市设计主题与策略,提出两个城市设计概念性方案。
两个方案在用地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绿地系统、空间景观结构、基础设施设置方面基本延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并充分体现以上城市设计主题。
方案比较主要从城市设计理念、开发强度与城市天际线组织、开敞空间风格、建筑风格等方面展开。
综合多样的复合功能。
中心区功能包括行政办公、商务办公、购物、娱乐、休闲旅游、居住等多种功能,有利于保持较强的活力与吸引力。
特色鲜明的空间景观结构。
“二心、三轴、四区”的景观结构。
特色鲜明,尤其2500多米长的中心绿轴及其两侧的公建轴带,气势非凡。
中心绿轴是婺城新区中心区最具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其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沟通空间其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沟通新区南北的功能轴;引自然山水、清新空气入城的以绿色、森林、草坪为主的生态轴;公众交往、活动、休闲主的生态轴公众交往活动休闲轴;体现多元文化的文化长廊和展示中心景观的景观主轴。
同时强调绿色生态与人性化空间的组织,强调文化生态与人性化空间的组织强调文化特色,符合现代中心区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中心区形象,高品质的城市环境等城市设计总体目标。
城市与自然的和谐。
突出金华江的地域特征,充分发挥江滨用地的生态、景观、游憩功能。
并通过中心绿轴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江滨引入中心区内,为形成良好的中心区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