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儿过敏性紫癜PPT精选课件
小儿过敏性紫癜PPT精选课件
瘀血
血 热 成 瘀
瘀阻肠络 瘀阻肾络 瘀滞关节 瘀积在里
20
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感染、异性蛋白食物,药物、大自然之 物及其他
发病机制:机体产生变态反应抗体,形成抗原 抗体复合物,沉着于全身的小血管壁,引起血 管炎为主的病理改变。造成组织损伤.有两种 方式:一、是速发型变态反应;二、有补体参 与。
6
7
8
实验室检查: 过敏源测试:蛋白、蛋黄、鱼虾蟹、
牛肉、羊肉、猪肉、尘螨、粉螨、屋尘、 猫狗毛皮屑阳性。
问: 本病临床特点? 中西医诊断?辨证治疗?
9
诊断: 中医诊断:紫癜 (血热妄行) 西医诊断:过敏性紫癜
10
治疗:
至我院当日(1月30日)因患儿腹痛比较明显, 予以“青霉素钠”、“强力阿莫仙”、“琥珀 酸氢考”抗炎治疗,“信法丁”保护胃黏膜, “Vic”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静滴后,患儿 腹痛缓解,双下肢皮疹未消退。
血,方如下:
水牛角30 赤芍9 丹参皮各9 藕节炭9
生地9 白芍9 甘草3
参三七6
金银花9 连翘9 蝉衣6
茅芦根各15
虎杖9 紫草9 蚕砂9
12
2月2日患儿双下肢皮疹减退,左下肢有少量新 发点状皮疹,色红,压之不退色,无瘙痒,无 疼痛。从当日化验报告来看患者有轻度支原体 感染,即停用青霉素钠,改以其仙静滴继续抗 感染。
5
【体格检查】
T:37.3℃(R P:120 次/分 R:24 次/分 BP:80/5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可,形体中等,营养发育良好,查 体合作,面色欠华,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 下肢可见红色丘疹,双侧对称,凸出皮面,压之不 褪色,无瘙痒,口唇红而干,咽红,双扁桃体Ⅰ度 红肿,无渗出,颈软,无抵抗,胸廓对称,双肺呼 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罗音,心率120次/分,律齐, 心音有力,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 跳痛及肌卫,肝脾肋下未及,生理反射如膝反射、 腹壁反射等存在,病理反射如布氏征、克氏征等未 引出,舌红,苔薄腻,脉滑数。
过敏性紫癜
1
病案
主诉 双下肢皮疹四天,双上肢皮疹三天,腹痛两天。
2
现病史
患者杨XX,男,6岁,四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 现双下肢皮疹,色鲜红,双侧对称,凸出皮面, 压之不褪色,无瘙痒,伴双侧小腿疼痛,无发热, 偶咳,无犬吠声及鸡鸣样回音,至浙江省台州市 中心医院,查血常规:WBC13.2*10^9/L,N65.3%, L25.9%,PLT153*10^9/L,CRP14MG/L,尿常规: (-),予以“克林霉素”“甲强龙”静滴,三 天前患儿双上肢出现皮疹,色鲜红,凸出皮面, 压之不褪色,双下肢有新发皮疹,复查尿常规: (-),予以“克林霉素”“甲强龙”静滴,患 儿皮疹未消退,两天前患儿出现腹痛,大便常规: 隐血阳性(+),腹部B超:肠系膜多发淋巴结偏 大,拟诊为过敏性紫癜收住院。
2月3日患儿陈旧性皮疹基本消退,前日左下肢 新生皮疹未增多,用药基本同前。
水牛角30 赤芍9 丹皮参各9 藕节炭9
生地9
白芍9 甘草3
参三七6
银翘各9 蝉衣3 茅芦根各15 虎杖9
蚕砂9
辛夷9
13
2月4日,患儿无新生皮疹,双下肢还可见少量 陈旧性皮疹,已有明显的好转趋向,停用阿莫 仙及赛庚啶,继观。
1月31日查房,患儿无新生皮疹,两下肢散在 陈旧性淡红色皮疹,给于舒可捷口服保护胃黏 膜,仙特敏及赛庚啶抗过敏,琥珀氢考抗炎。
11
2月1日查房,患儿双下肢散在陈旧性皮疹开始 减退,当日可及少许暗红色皮疹,在前日治疗
基础上加予强的松抗炎,并以犀角地黄汤为底 方加减,予中药每日一帖,清热凉血、止咳活
21
病因病机
病因: 实 外邪、饮食不节、瘀血阻滞、感染及异物 虚 气血亏虚
病机: 血热 、血瘀、血虚
22
病理
基本病理变化为弥漫性无菌性血管炎, 可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心 脏、胸膜、呼吸器官、中枢神经系统、 胰腺、睾丸等。
23
临床表现
皮肤症状 1.皮肤紫癜(85%) 2.软组织水肿(46%)
16
病因病机
外
感
与灼
风 热
气伤 血脉 相络
六搏气源自化火迫外 血溢 妄皮 行肤
孔 窍
紫 癜
17
病因病机
饮
食
湿郁
内 伤
热蒸 内肌 蕴肤
灼渗 伤于 血肌 脉肤
紫 癜
18
病因病机
气不摄血 脾不统血 溢于脉外
禀赋不足 久病不愈 气血虚弱 脏腑受累
血 不 归 经
紫癜
19
病因病机
气 虚
血
瘀
离经之血 血行不畅
3
自患病以来,患儿无头晕头痛,无心悸胸闷, 无吐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尿 少尿闭,无关节疼痛,无手足疱疹,无无外出 疫区史,无甲型H1N1病毒感染者及疑似病人接 触史,无禽流感染接触史。
4
刻下: 无发热,偶咳,双下肢可见红色丘疹,凸出皮 面,压之不褪色,无瘙痒,双下肢疼痛,腹痛 阵作,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头晕头痛,无 肉眼血尿,胃纳欠佳,寐可,二便调。
蚕砂5 14
概述
小儿常见的出血病证之一,是最常见毛细血管 变态反应性疾病。
临床特征:对称性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 便血及肾脏损害。
发病情况: 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季节:春季较多 预后:较好
范围:属中医紫癜范畴。
15
源流:
《诸病源候论》、《医学入门》、《外科正宗》 均有论述。 《诸病源候论·斑毒》说:“斑毒之病,乃热气 入胃,而胃主肌肉,其热挟毒,蕴积于胃,毒 气熏发于肌肉,而赤斑起,周匝遍体。” 《外科正宗·葡萄疫》:“葡萄疫,其患生于小 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 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乃 为腑证,自无表里。邪毒传胃,牙龈出血,久 则虚入,斑渐方退。”
关节症状(46~65%) 消化道症状(50~90%) 肾脏损害(40~90%)
1.镜下血尿型 2.无症状血尿蛋白尿 3.急性肾炎型 4.肾病综合征 5.肾病.肾炎混合型
2月5日患儿除左下肢的少许陈旧性点状皮疹, 双下肢基本无明显皮疹,因症情好转及其家属 要求,视其病情,审其预后,准予出院。
出院带药:
中药x7贴(益气养阴 凉血止血)方如下:
黄芪5
白术5 白芍5
陈皮2
水牛角9 生地5 丹参皮各5 川芎5
参三七3 蝉衣2 北沙参2 米仁5
芦茅根各9 甘草2 淮山药5 紫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