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药的鉴定依据和一般程序

生药的鉴定依据和一般程序


➢ 含量测定是控制中药质量 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用 于有效成分已经明确药材 的品质鉴定。
(5)含量测定
鉴定目的
2

鉴定项目


鉴定方法

及 结
观察现象

判 断
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鉴定依据
国家颁布的 药品标准
各省(市、自治区) 制订的药品标准
国家标准
卫《 生中 部华 药人 品民 标共 准和 》国
暂《 行进 标出 准口 》药
品 质 量
部颁标准
一级
国家标准
各省(市、自治区) 卫生厅批准执行的药 品标准 。
二级
一、《中国药典》的版本及基本内容
➢ 1953年版:收载药品531种,多数为原料药。 ➢ 1963年版:分为2部。常用中药643种(药材446种)。 ➢ 1977年版:内容较大变动,中药1152种,药材882。 ➢ 1985年版:中药713种(药材506种)。 ➢ 1990年版:中药784种(药材509种)。 ➢ 1995年版:中药920种(药材522种)。 ➢ 2000年版:中药992种(药材534种)。 ➢ 2005年版:分三部:中药、西药、生物制品。
➢ 一般性检查 ➢ 感观比较 ➢ 常出现的问题
1 取样前的 准备工作
材 , 逐 件 取 样 。
5
贵 重 药 材 及 不 足 件 : 一
1000
超 过 件 : 超 过 的 按
5%

件 : 按 取 样
100
总 包 件 在 件 以 下 : 取
1%
般 药
取 样
5
样 件
100 1000
2 抽取样品的原则
中药材
(1)来源
➢ 首先要观察样品的类别、药用部分是否与送 检时提供的情况相符。
➢ 其是属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还是加工 品。
➢ 其药用部位是否相符,有无非药用部位,是 否符合产地加工的要求等。
(3)鉴别
(2)性状
➢ 主要是与中药标准中描述的特征 相对照,看其有无差异。
➢ 必要时与标准药材相比较。
➢ 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 ➢ 一般鉴别试验只能体现某一药材的某一特性,而不
第十章 生药的鉴定(1)
第1节 生药鉴定的依据 第2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1 内容
对生药品种的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和稳定 性加以鉴定,研究制订出可供鉴别的依据和标准。
2 目的
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生产中产 品质量的可控性、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科学性。
可以说,对中药进行科学的鉴定是防治疾病和提 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保障用药安全的关键。
“混合袋样”,也叫“初样”。 ➢ 将初样根据不同种类按上述方法反复数次取样,直
至最后剩余的药材量足够完成必要的试验以及留样 数为止,此为平均样品。贵重药不取平均样品,逐 件取样。 ➢ 取得的平均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的3倍数, 即1/3供检验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的1/3留样 保存。
(3)样品的代表性和取样数量之间的关系
➢2010年版:分三部:中药、西药、生物制品。 共9版
二、地方药品标准
➢ 地方标准收载国家标准中尚未收载的药品,或虽 有收载但规格有所不同的本省(市、自治区)生产 的药品,它具有地区性的约束力。
送检单位
送检日期


鉴定目的


样品数量

一般状态
样品包装
二、取样
估计取样——就是将整批的中药抽出一部分有 代表性的供试品进行分析、观察,从而得出规律性 的一种方法。
➢ 个体重量较大的药材,其取样量应比个体较小的 为多,因为个体样品的代表性主要取决于取样的 个数。
➢ 对各类一般药材的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样品量可按《中国药典》 的规定执行。
三、鉴定的项目及程序
1 一般程序及主要项目
➢ 鉴定目的主要可分为3个方面:真伪鉴别,纯度检 查(检查杂质有机物和一般杂质),品质鉴定。
➢ 鉴定程序通常按上述排列依次进行。药典规定,中 药材主要有下列内容:来源→性状→鉴别→检查→ 含量测定。
能将某一个鉴别试验作为鉴定的惟一依据,应结合 其他项目全面考察。例如化学鉴别试验,只能反映 某类或某种成分的存在。
(4)检查
➢ 主要是对药材的纯净与否的限度检查,以控制其 质量。
➢ 检查内容是指药材在加工、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可 能含有并需要控制的物质。其中有有害物质、水 分、灰分或浸出物等需测定的项目。
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1cm 以下的药材,每一包件至少在不同 部位抽取2~3份样品,包件少的抽 样总量应不少于实验用量的3倍。
包件多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 规定:
一般药材500~1000g;粉末状药 材25g;贵重药材5~10g。
3 取样的方法
(1)方法:保证样品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 用取样器(如探针)或手从包件的四角及中间或顶部、 中部和底部分别取样。
➢ 某些固体药材,可将其倒出,摊成正方形,依对 角线划“×”字形,分成四等份,取对角2份,再 如上操作,即连续四等分法取样。亦可采用连续 二分法取样。
➢ 液体药材混合均匀后取样,不易混匀者按不同部 位取样。
(2)样品的处理
➢ 由每一包件中取得混合样品称为“袋样”。 ➢ 大批药材全部袋样混合均匀所取得的样品,即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