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检查
MRI
• 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 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衰减,通 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 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 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MRI
• 扫描注意事项 • 1.病人必须去除身上一切金属物品,最好更衣, 以免金属物被吸入磁体而影响磁场均匀度,甚或 伤及病人。 • 2.扫描过程中病人身体(皮肤)不要直接触碰磁 体内壁及各种导线,防止病人灼伤。 • 3.病人应带耳塞,以防听力损伤。 • 4.两手不能交叉放在一起,双手亦不要与身体其 它部位的皮肤直接接触,这样可减少外周神经刺 激症状的出现。
左足正斜位片
CT检查
• 用 X线对人体作体层扫描,测的不同平面、 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不同,通 过计算机处理,获得三维断层图像的扫描 方式。CT具有无创伤、分辨率高、定位准 确、安全迅速等优点。
CT检查
CT检查前准备 1、做CT前,应禁食4小时 2、一周内不得服用重金属药物及造 影剂 3、检查前去除检查部位金属 4、如需做增强,提前做好碘过敏实 验,签署知情同意书
• 手 • 手正位:用于观察手骨形态、关节、异 物、骨龄等。 • 手斜位:用于观察手部轻度外伤和骨质 的病变。 • 拇指正侧位:用于观察拇指及其关节、 软组织的外伤和异物情况
手正斜位片
• 腕关节和尺桡骨 • 腕关节正位:用于观察腕骨、掌骨近端、 尺桡骨远端的骨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观察小儿发肓情况,了解骨龄,需摄双侧腕关节。 • 腕关节侧位:用于观察腕骨、尺骨和桡骨 下端、腕桡关节的外伤情况,尤其是用骨的脱位 情况。 • 腕关节轴位:用于观察腕骨掌面情况。 • 腕关节尺偏位:用于观察舟骨的病变和外 伤情况。 - 15 - 尺桡骨正侧位:用于观察尺骨和 桡骨的骨质、软组织及异物情况
B型超声
• 检查心脏时,应休息片刻后脱鞋平卧于检 查床上,解开上衣纽扣,暴露胸部。 • 检查腹部B超时,应注意检查当天禁食水。 • 检查泌尿系、子宫及其附件时,应注意检 查2小时前饮水1000ml,检查2—4小时不 要小便。
X线检查
• 1 四肢摄影 • 四肢由其骨骼、骨间关节、肌肉、肌腱、 血管和皮肤等软组织共同组成。其平片检 查常用于骨外伤、发育情况、某些病的骨 改变、多种骨和关节病的检查。软组织内 的钙化和金属异物也可在平片上显示清晰 的影像。
• 检查后: • 1、胃镜检查完毕,因咽部麻醉的作用,请不要立 即漱口,一小时内不能进食,以免水和食物呛入 呼吸道。 • 2、个别情况下有轻微的腹胀和腹痛,可能是因为 检查时注入气体所致,待气体自然排出后症状便 可消失。 • 3、胃镜下进行治疗手术的病人,如息肉摘除、食 道扩张等,根据病情手术后一般需禁食24小时, 必要时则需住院观察治疗24小时,以免发生手术 后出血、穿孔等一系列并发症。
X线检查
腕关节正侧位
• 肘关节和肱骨 • 肘关节正侧位:用于观察肘关节的骨质、软组 织和脱位情况。 • 肘关节轴位:用于观察尺骨鹰嘴突的骨折和病 菌变及尺神经沟的情况,也用于肘关节因各种原 因而不能伸直的投照。 • 肱骨正侧位:用于观察肱骨的骨质、软组织和 异物情况。
X线检查
肘关节正侧位
肱骨正侧位
胃镜检查
• 检查前: • 1、检查日前一天晚20点以后禁食,检查日需空腹,并随 带干毛巾1块。 • 2、有单颗假牙(活动)应取下。 • 3、病人如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血小 板减少、怀孕或服用抗凝药物等,须告诉医护人员并听从 其指示。病人也应主动提供现所服用的药物及以往过敏反 应资料。 • 4、高血压患者检查当天照常可以口服降压药,待血压稳 定后行胃镜检查。 • 5、胃镜检查属介入性检查,有一定风险,检查前需签字。
常用辅助检查介绍
吴忠市人民医院 骨二科吴建明
常规辅助检查
• • • • • • 实验室检查 多普勒彩超 X线检查 CT检查 MRI 心电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常规辅助检查
• 消化道内镜 • 支气管镜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一)参考值 1.血红蛋白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00—190g/L 2.红细胞计数 男性:4.0-5.5×1012/L 女性:110—150g/L×1012/L 新生儿:100—190g/L×1012/L
胃底贲门癌
纤维支气管镜
• 术前禁食水4小时 •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减少支气管 分泌物,减轻咳嗽反射。情绪紧张者可肌 注10mg安定 • 避免呼吸抑制剂如吗啡、杜冷丁等
实验室检查
(二)临床意义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贫血 分级
轻度
血红蛋白(Hb)值
男<120g/L,女<110g/L;但 >90g/L; 中度 60~90g/L 重度 30~60g/L 极重度 <30g/L
贫血常见的原因
贫血原因
红细胞 造血原 生成减 料不足 少 造血功 能障碍 慢性系 统疾病 红细胞破坏过多
X线检查
肩关节正位
X线检查
• 髋关节 • 髋关节正位:用于观察股骨头、颈、大小粗隆及 股骨上端的骨质病变和髋关节有无关节炎、关节 结核、脱臼等病变的情况。 • 髋关节侧位:用于观察股骨头、颈、股骨上端的 骨移位和脱臼情况。 • 髋关节蛙形位:用于观察两侧股骨颈的骨质或脱 臼情况。
双侧髋关节术后
具体疾病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再障、白血病
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慢性肾病
溶血性贫血
失血
失血性贫血
血常规
(一)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 参考值 1.白细胞总数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2.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0.50~0.70;淋巴 细胞:0.20~0.40; 嗜酸性粒细胞:0.005~ 0.05;嗜碱性粒细胞:0~0.O1;中性杆状核: 0.01~0.05; 单核细胞:0.03~0.08。
X线检查
• 膝关节和股骨 • 膝关节正位:用于观察膝关节的关节间隙、股 骨下端、胫骨和腓骨上端、髌骨的骨质及周围软 组织的情况。 • 膝关节侧位:用于观察膝关节、股骨下端、胫 骨和腓骨上端、髌骨的骨质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 髌骨轴位:用于观察髌骨骨折后左右分离的情 况。 • 股骨正侧位:用于观察股骨骨质、异物和软组 织的情况
心电图检查
• 进行心电图检查须注意下列几点: • 1.心电图检查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 • 病人不必紧张。检查时患者要处于平静状态,以免影响检 • 查结果。
• 2.心电图的图形变化很多无特异性,同样的心电图改变 可见于多种心脏病中。患者应注意听取医生的解释,切忌 先入为主,造成不必要的思想紧张。 • 3.不少心脏病变(如较轻的瓣膜病变)的心电图往往正 常。 • 因此,正常心电图也不能完全否定心脏病的存在。动态 心电图是普通心电图的补充,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代 替,何时需要做哪种检查,要由医生确定。
• 肩关节、肩胛骨、锁骨 • 肩关节正位:用于观察肩关节和肩锁关节的骨折和脱 位情况。 • 肩关节轴位:用于观察肩关节脱位的移位情况,并用 于肩部已固定,手臂不能转动的病例。 • 肩胛骨正位:用于观察肩胛骨的形态和骨折情况。 • 肩胛骨侧位:用于观察肩胛骨骨折移位或肩膀胛骨背 部肿瘤的情况。 • 锁骨正位:用于观察锁骨的形态和骨折的情况。 • 肩锁关节:用于观察肩锁关节的形态,两侧同时摄取 以作对比。
血常规
• (二)临床意义 1.白细胞数高于10×109 /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109/L称白细 胞减少。白细胞总数的增、减主要受中性 粒细胞的影响。
血常规
•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化脓性感染、某些 病毒、寄生虫感染。减少见于:病毒、伤 寒感染。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疾病如 药物过敏,寄生虫病,血液病如白血病。 减少 见于:伤寒、应激状态等。 •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等。减少无意义。
MRI
• 禁忌症 • 1.身体内装有心脏起博器及神经刺激器者严禁扫 描,并避免进入5高斯线以内 (即扫描机房内)。 • 2.体内存有动脉瘤夹、眼球内金属异物者应禁止 扫描。 • 3.高烧患者。 • 4.幽闭恐惧症者(害怕自己单独呆在一个窄小的 空间)。
腰椎MRI
心电图检查
• 心电图:是检查心脏情况的一种重要而常用的方法。 • 主要用于: 1.对鉴别各种临床上暂时不能确诊的心律失 常最有实际意义。 • 2.帮助确定心肌病变。如心肌梗塞、心肌炎、 心绞痛及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 • 3.急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的辅助诊断。 • 4.提示心房、心室肥厚扩大的情况,从而协 助临床诊断。例如风湿性瓣膜病、肺心病及先天性心脏病 等。 • 5.提示药物的影响。例如洋地黄、奎尼丁、 吐根碱和某些抗癌药物(如阿霉素)等,在用药过 • 程中如影响心脏,心电图可及时反映。 • 6.提示电解质紊乱,例如血钾过高过低等。 • 7.在心脏手术中,心导管检查时,进行心电 图监测,可以及时反映心律与心肌功能情况,借此指导手 术进行,并提示必要的药物处理。
膝关节正侧位
X线检查
• 踝关节和胫腓骨 • 踝关节正侧位:用于观察踝关节外伤后 骨折及脱位的情况。 • 胫腓骨正侧位:用于观察胫腓骨的骨质 及其软组织的情况。
踝关节、胫腓骨正侧位
X线检查
• 足和跟骨 • 足正位:用于观察除距骨与跟骨外的足部各骨 的骨折及异物情况。 • 足内斜位:用于观察骰骨及其相邻关节和第三 到五跖骨的情况。 • 足外侧位:用于观察足畸形和异物定位。 • 跟骨侧位:用于观察跟骨骨折、骨刺等病变情 况。 • 跟骨轴位:用于观察跟骨的外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