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显微镜》

初中生物《显微镜》


节即可。
课本33页第5题,金榜23页典例1
显微镜使用小结
低倍镜程序: 对光——放置标本——粗准焦螺旋——寻找目标——移至中央 高倍镜程序: 转换到高倍物镜——调光——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成像的特点? 倒立的虚像。
1、如视野中物像位于左下方,如何才能移到移 到视野中央? 2、“上”在显微镜中中观察到的物象是( )
镜臂
镜柱
镜座
三、低倍镜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 片标本为止。 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 筒上升,直到看到物镜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四、高倍镜观察 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目标移动到视 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3、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4、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2)所观察的视野一部分清晰,一部分细胞模糊,这是因为 ( B ) A、反光镜未调节好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薄厚不均 D、显微镜物镜损坏
常用的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
常用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细胞表面的形态和结构
大肠杆菌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
直径为1mm的小圆点,则视野内所看到的小圆点( B )
A、面积30mm2 C 、面积扩大到30倍 B 、直径约为30mm D 、直径约为110mm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我镜臂,左手托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二、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 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光孔反 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能看到白亮的 视野。
B.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增多 C.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减少
D.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减少
(三)、显微镜操作中常见问题
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污点是在装片上、目镜上、或物镜上? 2、视野亮暗问题 (1)观察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 D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一、显微镜
自制的显微镜 (300×)
最大的光学显微镜 放大倍数1500倍
最早的电子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 一 ) 、 显 微 镜 的 构 造
?
? ? ? ? ?
?
? ? ?
?
?
观察 目镜的特点? 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故成反比。
物镜的特点?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故成正比。 工作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高; 工作距离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 低。 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 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判断正误:
1 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的原因是 低倍镜观察视野大,易找到要观察的目标,直接使用高倍 镜因视野小而不易找到目标。 2 在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如因太暗而影响 观察时应开大光圈和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 3 在低倍镜下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时,在视野的右上方有一结 构因太小看不清楚,此时应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
1665年 1838年
1839年 1858年
1665年,英国科 学家胡克用自己设 计与制造的的简易 显微镜观察栎树软 木塞切片时,发现 其中有许多小室, 他把这些小室称为 细胞,实际上胡克 当时看到的是细胞 壁。这是人类发现 细胞的第一步。
1839年,德国 1838年,德国植物 学家施莱登使用分辨 动物学家施旺通 率达1µm的显微镜,观 过对鱼、蛙、猪、 察了大量的植物组织 等多种多细胞的 后提出:“植物,不 系统观察后提出: 论发展到多么高级, “细胞是有机体, 都是由充分个体化的、 整个动物和植物 各自独立的、分离的 都是细胞的集合 体,它们依照一 细胞组成的聚合 定的规律排列在 物。” 动植物体内。”
高倍镜与低倍镜视野的特点? 低倍镜:多、小、亮 高倍镜:少、大、暗
3.用低倍物镜观察印有“F”字样的薄纸片,视野中的 字样是 ( )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
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 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 ( )
A.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增多
1858年,德 国医生和病理 学家魏尔肖指 出:“细胞只 能来自细胞, 细胞是一个相 对独立的生命 活动的基本单 位。这被认为 是对细胞学说 的重要补 充。”
“细胞学说”
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
物的基本单位。
它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对现代生物科 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
注: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 不是面积和体积。
1、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装片时,为使显微镜放
大倍数最大、最小,应选用的物镜和目镜的组合分别是 (D A)
A、目镜5×,物镜10×
B 、目镜5×,物镜40×
C 、目镜10×,物镜10× D 2、在光学显微镜下,选用6倍目镜和5倍物镜观察一个
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细胞的发现(罗伯特· 胡克) ——植物体由细胞构成(施莱登) ——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施旺) ——细胞学说的建立(施莱登、施旺等人) ——细胞来自于细胞,是生命基本单位(威尔肖)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D、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这反映了生物界具有一致 性。 2、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B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证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 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阐明了( C) A、细胞的多样性 B、不同生物细胞的相同性 C、生物界的统一性 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