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课程作业

古代汉语课程作业

古代汉语课程作业
第一讲绪论
精读教科书上册《女娲补天》一文,弄清楚其中古今有差异的词的意义和语法现象。

第二讲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第三讲岳阳楼记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的意义。

1、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
2、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

(《尚书·召诰》)
3、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锺。

(《孟子·公孙丑下》)
4、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诗经·唐风》
第四讲怎样查字典辞书
下列词来自《愚公移山》,通过查《新华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注出它们的意义。

仞高万仞叩叩石垦壤龀始龀厝一厝朔东
虽虽我之死且年且九十孀孀妻亡亡以应
谋聚室而谋惠汝之不惠阴达于汉阴荷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第五讲巫山·巫峡
第六讲郑伯克段于鄢
1、指出下列粗体字的词义。

(1)初,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4)姜氏何厌之有。

(5)多行不义,必自毙。

(6)夫人将启之,(7)大叔完聚……将袭郑……公伐诸鄢。

(8)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2、指出本课带双宾语的句子。

3、就本课第二、第五两段,任选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七讲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汉字的结构,分析汉字结构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意义,举三例说明。

2、什么是六书,每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象形、形声、假借这三类的重要性表
现在什么地方?找出五个会意字。

3、分析下列字的部首,说明字的本义(可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

膺赝逾瑜喻渝刈溢
镒缢怡贻饴谀腴庾
第八讲齐桓公伐楚
本篇第二段由同学自学,作为本课的练习。

下面提示一下学习中的要点。

1、这一段与上段在时间上隔了多久?楚国派出的使臣是谁?齐国出场的是谁?
2、齐楚双方有两段对话,每段对话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最后提“屈完及诸侯盟”?它与本篇哪个地方是前后照应的。

4、词汇方面要注意的地方:
甲、动词:如陳、徼、绥、盟、籞。

乙、名词:不糓、社稷、方城、汉水,池,城。

注意“池”城”二字古今义的不同。

丙、敬词和谦词:“惠”是一个敬词,凡对方的行为有涉于自己的都可以在动词前加“惠”,实意是:您这样做对我是一种恩惠。

作为敬词,意思虚化了,是表尊敬的意思。

如请别人收下所送的书等,可说惠存。

请对方来自己这里,可说惠临。

等等。

“辱”,谦词,实意是说你对我这么做,使您蒙受了耻辱。

作为谦词,就是表示承蒙的意思,如“辱承指教”、“辱蒙允诺”等。

5、语法上注意“不糓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这种宾语提前的句式,了解“是”的作用。

(参看教科书上册“古代汉语常识”宾语用代词复指部分。

)
第九讲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十讲鞌之战
指出下列的字在各句子中的意义:
1、及病未及死
故不能推车而及
而矢贯余手及肘
将及华泉
流血及屦
2、左右逢丑父为右
左轮朱殷
左并辔,右援桴而鼓
旦辟左右
从左右皆肘之
射其左,越於车下,射其右,毙於车中
3、免载齐侯以免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乃免之
4、从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故中御而从齐侯
从左右,皆肘之
5、之师之耳目
吾子勉之
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谓之君子而射之(之属什么宾语)
6、於郤克伤於矢
毙於车中
第十一讲晏婴论季世
1、将本课课文抄一遍(不带标点符号,抄成白文),然后自己标点,标点后与课文对照,如有标点错的地方,分析一下错误产生的原因。

2、熟读课文(最好达到能背诵的程度)。

第十二讲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第十三讲触龙说赵太后
第十四讲鸿门宴
第十五讲词类的活用
请将教科书中册《谏逐客书》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摘录出来,并说明原是什么词类,活用作什么词类。

第十六讲张骞传(节录)
将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十七讲古代汉语的词序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序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论语·阳货》)
2、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3、富而不骄者,吾唯子之见;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左传·定公十三年》)
4、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5、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
7、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

(黄宗羲《原臣》)
8、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愚公移山》) .
9、孰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10、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第十八讲张中丞传后叙
第十九讲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第二十讲陈涉起义
第二十一讲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从下面的引文中指出哪些是被动句,哪些不是。

(1)吾知其难为也,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庄子·庖了解牛》)
(2)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今单于新困於汉,而昆莫地空。

(《汉书·张骞传》)
(4)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

(同上)
(5)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汉书·华佗传》)
(6)疑畏死而辞服於贼。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7)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8)不然,徒死於贪吏耳。

(《容斋逸史·方腊起义》)
第二十二讲谏逐客书
第二十三讲副词
将《岳阳楼记》一文的副词摘录出来,并说明它是属于哪一类副词。

第二十四讲孙膑
第二十五讲代词
第二十六讲报任安书
第二十七讲介词、连词
将《孟子·许行》一文的一、二两大段从“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至“恶得贤”中的介词、连词摘录出来,并说明它们的词性和语法作用。

第二十八讲出师表
第二十九讲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将中册柳宗元的《封建论》一文中用有语气词的句子全部摘录出来,并说明各个语气词在句中是表示什么语气作用的。

第三十讲答李翊书
第三十一讲古书的标点问题
第三十二讲子路从而后
一、分析下列句子中粗体字的词义(虚词要分析其语法作用)。

(1)孰为夫子。

杀鸡为黍而食之。

(2)子路从而后。

(3)子见夫子乎?见其二子焉。

使子路反见之。

(4)四体不勤《孟子·滕文公上》:“将终岁勤动”(参看教材勤字的分析)
(5)子路从而后。

杀鸡为黍而食之。

子路拱而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参看教材语法部分)
二、将本课翻译为现代汉语。

三、熟读本课课文
第三十三讲季氏将伐颛臾
一、将本课课文抄一遍(不带标点符号,抄成白文),然后自己标点,再核对原文。

二、熟读课文。

第三十四讲古汉语今译问题
第三十五讲七月
第三十六讲哀郢
第三十七讲唐诗选
第三十八讲宋词选
第三十九讲诗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