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12月作业检查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蝉则千转不穷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2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古人在交流中形成了富有文化内涵的敬辞与谦辞,如“惠赠、垂询、奉送”等是敬辞,而“家慈、敝人、高就”皆为谦辞。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宋代与《大学》《中庸》《孟子》合成为“四书”。
《世说新语》则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文章《诫子书》与诗句“乡书何处达”中的“书”都是书信之意,“尺牍”“锦书”“鸿雁”等都是古代书信的别称。
D.数量词是数词和量词的合称,其中数词分为确数、概数和序数。
在我国古代写作中,量词使用较少,例如“穿井得一人”“一狼径去”。
3 .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B.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C.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D.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4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是一个国家政治外交成熟的标志之一。
(删去“之一”)B.最新网络调查显示:98.1%网民对习总书记提出的全球互联网建设和治理的中国主意表示拥护。
(将“主意”改为“主张”)C.我们要努力为将来走入社会后能找到放飞理想的人生舞台。
(在句末加“而奋斗”)D.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删去“通过”或“使”)二、字词书写5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生命总会释放出一些美丽萦绕在我们的心灵深处:diāo____零的花瓣蕴藉的是生命的呵护,秀颀____的青松宣告的是生命的坚贞,清chè____的溪流宣泄的是生命的激情,连绵的山脉彰显的是生命的永恒,俯瞰____沙漠,展现的是生命的雄浑。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小题。
弱种子也要发芽刘克升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
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
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
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
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
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
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
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
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
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
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
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
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
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6 . 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1)_________________→议种瘪种→(2)_________________→ 给儿新生7 . 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2)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8 .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
9 . 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沉默的竹笛李澍声①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
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
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
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
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
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
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②好长一段日子,我因想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
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③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
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
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
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④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
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
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
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
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
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
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⑤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
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
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
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
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
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⑥后来,那枝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
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
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
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
10 . 初读全文,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11 . 请从比喻的修辞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
12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全文以竹笛为线索,通过记叙“听竹笛、买竹笛、吹竹笛、练竹笛、演竹笛”几件事,表达了“我”对竹笛由喜爱到厌恶的情感。
B.第①段中画横线句描写的洁白的月光,清冷的冷风、潮湿的花香,渲染了月夜清冷的气氛,烘托出少年的愁闷思绪、寂寞心情。
C.第⑤段加点词“孤注一掷”,写出了“我”在被同学恶作剧起哄时,横下一颗心拼力作一次冒险的心理,为后文“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作铺垫。
D.原本“我”一心想做个“快乐的吹笛手”,却因班会课上表演的失败内心受挫放弃愿望,看来“我”意志薄弱,内心也十分脆弱。
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少年往事中蕴含对生活体验的深度思考:有些梦想虽永远不会开花结果,但追梦过程中动人的细节也能丰富生命的内涵。
13 . 有人认为链接材料中琦君说的这段话也可以诠释上文中作者表达的观点、抒发的情感。
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链接材料)人生固然短暂,而生活却是壮美的。
生涯中的一花一木,一喜一怒都当以温存的心,细细体味。
哪怕当时是痛苦与烦恼,而过后思量,将可以化痛苦为信念,转烦恼为菩提,使你拥有更多的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
抗战期间,我尝尽了生离死别之苦,避乱穷乡,又经历了许多惊险,在工作中,我也领略到人间炎凉和温暖的滋味。
我渐渐的成长了,我懂得,人要挣扎着活下去是多么不容易,却是多么值得赞美。
我也懂得如何以温存的心,体味生涯中的一花一木给予我的一喜一悲。
——节选自琦君散文《留予他年说梦痕》四、句子默写14 . 用诗文原句填空。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
(《秋词》)(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5)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雨总能触发诗人无限思绪:李商隐聆听巴山夜雨,想象着“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的画面(《_____________》);陆游静听孤村风雨,燃烧着“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的志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王昌龄再寒冷的江雨中,书法这“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的情怀(《芙蓉楼送辛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