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进展及新方法

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进展及新方法

ventricular volume
时间,而且可以使部分患者免除心脏移植119,20]。手术的关键 是纠正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由于Batista手术是一种 风险高、难度大的抢救性手术,病死率高,尚有许多问题亟 待解决,因此,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适应证目 前尚无统一标准,多数学者认为心功能Ⅲ~Ⅳ级的心衰患 者,内科治疗无效,左心室EF≤25%,左心室舒张末径≥70 InlT!者适合做左心审减容手术。对于顽固心律失常、多器官功
cell
transplantation)
使用干细胞进行心肌重建㈨251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成 为治疗心衰的又一新的尝试。目前有多种细胞126—2s]如骨骼 肌成肌细胞(SMs)、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胚胎干 细胞(ESCs)、内皮祖细胞(EPCs)、心肌干细胞(CSCc)等运 用于细胞移植治疗。将上述细胞经不同方法植入后,其进一 步在局部分化为心肌细胞,最终达到替代和修复坏死或病 态的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治疗心衰的目的。其可能的机 心脏 制是,移植的干细胞在局部微环境的诱导下可以分化为心 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增加心肌收缩力;干 细胞移植可以增加细胞因子如VEGF的释放,促进缺血区 域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功能,减少心 室扩张及心室重构。应用细胞移植治疗心衰的临床试验结 果令人鼓舞I酉叫l。但也有学者I翌・3S]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有 效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其相反增加了室性心理失常的发生
doi:10.3969/j&qsn.1672-5301.2009.07.027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01(2009)07—0552-04 心肌保护和转运方法,减轻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尽可 能地保持心脏机能,延长供心的保存时间,开拓人工器官。 此外,要完善法律制度来保证和扩大器官的合法来源,拓宽 器官获取标准和发掘无心跳供者,高效地使用每一个可以 利用的资源。 2机械辅助循环(MCS) 机械辅助循环支持包括心室辅助装置(VAD)和全人工 心脏(TAH),目前已经成为挽救严重心衰的必要而有效的 手段,日益受到重视。当然,广义的辅助循环还应包括主动 脉内球囊反搏术(LABP)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VAD可 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心室功能,从而保证全身组织、器官良好 的血液灌注,根据辅助的部位不同,分为左心辅助(LVAD)、 右心辅助(RVAD)和双心室辅助(BVAD)。全人工心脏则完 全取代自然心脏的功能。MCS临床使用包括『嘲:①心脏移植 者的移植前过渡支持(bridge
overview.Al'Ulu Rev Med。2002。53:383—391.
[3]Rosamond w,Glegal
K,Friday G,et a1.Heart
report
dim
and strokeFra bibliotekslatisticsd 2007 updllte.A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
30 000-
transplantation);②心外科术
后不能脱离心肺机,而其他治疗无效者,部分或完全替代心 室做功,有助于心肌的恢复(bridge
to
recovery);③不适合心
脏移植的永久循环辅助治疗(destination therapy)。 心脏辅助装置等能为等待心脏移植的终末期患者提供 可靠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减缓或逆转疾 病的发展进程,多数患者能够良好存活直至心脏移植。已经 证实,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辅助循环的效果优于现有的任 何一种内科药物治疗。REMATCH试验…充分证实,对于不 适于心脏移植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LVAD治疗生存率 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FonIi等…也得到了类 似的结果。Feldman等…发现,LVAD支持后,患者外周氧的 传输和利用得到了明显改善。Leo等…对12例心脏术后发 生心源性休克的危重患者实施LVAD,其中8例患者成功撤 机并顺利出院,效果显著。对循环系统及器官灌注的影响仍
.552.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9年7月第7卷第7期
Chine5e.|b£‘丌lnf
ofCardi籼cularResearch・July
2009,VoL7,No.7
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进展及新方法
Research progress and new options for end-stage heart failure
徐洪臧旺福(审校)
作者单位:200025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外科
【关键词】心力衰竭;终末期心衰;机械辅助循环;心脏移植 [Key words]Heart
failure;End—stage heart failure;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MCS);Heart transplantation
万方数据
.554.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9年7月第7卷第7期
Chinese
Journa/ofC口'diovoJcularRese∽,I・.1uly
2009,V01.7,IVo.7
率。同时,治疗中所使用的干细胞,移植后能否正常分化为 心肌细胞,并成功建立电一机械联系,也是意见不一。随着 目前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心肌干细胞治疗的态度也趋于理 性,对临床应用更是谨慎。尽管对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机制还 有很多不明确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难以对干细胞的定 向分化实施调控,分化机制不明;干细胞的分离、鉴定、体外 培养、扩增等繁杂,但干细胞移植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 法,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6基因治疗
能衰竭、左心室舒张末径<70姗的患者不主张做该手术[21】。
在目前心脏移植尚不能普遍开展的情况下,Batista手术 可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 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2心室内环缩成形术(Dor手术)1989年,Dor报道1例 室壁瘤合并严重心衰患者采用了一种左审内圆形补片心室 成形法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Garcia—Rinaldi等1221认为,缺血 性心肌病患者如果左窜舒末容积超过100 ml/m2体表面积, 其预后很差,左心室部分切除后可改善心室功能,但相比于 心腔内补片法存在较高的死亡率。通过手术切除或隔离室间 隔在内的无运动和运动障碍的心肌组织,可以缩小左室容积 并达到重塑心室几何椭圆形结构的目的,增加心脏的机械效 能,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Dor手术实施同 时,多同期行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手术及终末段CABG手术, 以更好地纠正左心功能,增加缺血心肌的再血管化。 新近,Williams等1231对122例终末期心衰患者分别实施 SVR(69例)和心脏移植(53例),从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 术效果、术后生存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SVR与 心脏移植均明显改善患者l临床症状,提高心事射血分数,术 后生存率提高,随访3年两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 指出,对不适于心脏移植的心衰患者和需要心脏移植的缺 血性心肌病患者。SVR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5干细胞移植治疗(stem
reduction)
移植面临供心匮缺,仅能使很少数人受益,迫使人们寻求多 元化的处理方案,左心事减容手术就是其中之一。左心室减 容手术又称Batista手术,其主要方法是切除左心室部分心 肌,使扩张的左心室体积缩小。实践证明,通过急速重构左 心幸形态结构。加上临床合理用药,不仅能缓解终末期心脏 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率,延长等待心脏移植的
万方数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9年7月第7卷第7期
ChineJe Journal ofCⅢ'diovascldarReseⅢ^,July 2009,V01.7,No.7
.553.
需要密切关注,虽然已有证据表明,搏动型和非搏动型装置 对患者移植前的辅助功能flo J,对实体器官如肾JJl・nI的灌注 效果相同;但也有人指出…,使用非搏动型装置的患者,心 脏移植术后严重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增加。 另外,LVAD治疗还有利于心肌重构分子通路的调控,逆 转心肌重构,降低心室壁张力。从而降低心室容量负荷,增加 冠脉灌注,减轻心肌缺血,这可能也是促进心肌恢复的机理 所在…。随着研究深入,具有更好的血液相容性、更少并发 症、设计先进的微创新型置入式高效辅助循环装置将越来 越多地用于心衰患者,挽救更多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生命。 3心脏同步化治疗《CRT} 据统计,大约20%~25%的重度心衰患者存在心室收缩 不同步,而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心衰患者心室不同步的比 例更高。双心事同步化治疗始于1983年,主要通过左心 室、右心室分别放置的起搏电极,同步起搏左、右心室,使 左、右心室的电活动恢复同步,进而使左、右心室的机械活 动达到同步化,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现有的大量随机试验研 究115-"l提示,CRT治疗可以明显延长中到重度心衰合并心 室不同步患者的生命,降低并发症。2005年,美国ACC/AHA 也把CRT列入慢性心力衰竭伴心室收缩不同步患者的I类 适应证。同机械循环辅助治疗相比,终末期心衰患者也能从 CRT治疗中获益,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81。随着经验 的积累,CRT的置入成功率高于90%,但仍存在一定并发 症,存在于CRT置入的各个阶段,需要引起注意。常见的并 发症如血胸/气胸、切口感染、冠状窦破裂、心脏相关静脉穿 孔、冠状静脉窦起搏导线移位、术中各种心律失常、隔神经 异常刺激等,其他少见但凶险的并发症如电极导致的心肌 穿孔引起心包填塞、右心血栓等,也应引起蕈视。但总体来 说,CRT治疗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提高生存 率,为中重度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又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4外科心室重建技术(SVR) 心衰患者在神经体液凶素和心脏负荷张力作用下,造 成心肌耗氧增加,心内膜缺血,心肌能量代谢链以及心肌舒 缩功能损伤,使心肌结构、功能及细胞表型进行性损害,导 致心室内径、心肌质量改变。由于心室的不断扩大重塑,最 终使椭圆锥形的左心室变为球形。近年来,针对心衰患者心 脏几何形态异常的心室重建技术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4.1左心室减容术(1ef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