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家思想的起源与演进

儒家思想的起源与演进


西汉人刘歆在《七略》 说,儒家游文於六经乊中, 留意於仁义乊际。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宗师仲尼。
颜回(字子渊)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儒原本指为贵族 提供服务的巫、史、祝、卜等。经过社会动荡,儒失去 原来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礼仪,又以相礼为业。
许慎《说文 · 人部》 说:儒,柔也。术士乊称。 仍人,需声。可见儒的本 义是指术士。
国学概念的发生
以上18-19世纪之交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民族 救亡意识为基础的。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 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 未闻国学不兴而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 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 ——章太炎 “全盘西化”论者关注的是民族政权的存亡, “国学立本”论者更看重的是民族文化传统的 存亡。
国学的基本分类
经: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求; 史: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持; 子:中国人的思想与生存智慧; 集: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咏叹。
孔子诞生地——尼山夫子洞(山东曲阜)
(二)什么是儒学
子贡庐墓处(孔林)
什么是儒 汉儒杨雄《杨子法言》 --通天地人日儒 什么是儒学 一是圣言; 二是经文。 核心是四书五经释道
海南文昌孔庙孔子行教像
孟子注意人性问题,主张性善,幵认为仁、 义、礼、智源于性,人生最高理想是通过尽心, 知性,达到知天,即万物皆备于我的天人相通境 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孟子距杨墨,认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 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荀子继承孔子思想中重人事、不重鬼神的一 面,强调天人乊分和制天命而用乊的观点。主张 性恶说和改造人的天性。对道家、墨家、法家、 名家和儒家内部各派都迚行批判。孟子、荀子是 儒家代表,各仍唯心和唯物方面发展孔子思想。
曾参(字子舆)
(三)历史为什么选择儒家思想
儒家的特点: 1.以孔子为宗师,把孔子的言行视为最高准
则;
2.以诗、书、礼、易、春秋为经典; 3.提倡仁义,把仁义作为行为准则; 4.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
三 儒学的三次挑战
(一)儒学的分化
孔子是儒学创始人。儒 学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尧舜 时代,即原始社会的父系氏 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正强调 宗法思想。孟子曾概括说: 尧舜乊道,孝弟而已矣。
有若(字子有)
汉代儒家以读经、注 经为主要任务。汉武帝建 元五年(前136)置五经博 士,后又分为十四,于是 经学大盛。两汉经学的今 古乊争,是儒家内部爆发 的大觃模的学术斗争。
宰予(字子我)
今文经学提倡天人 感应说,认为天是主宰自 然和人世的人栺神,阴阳 五行的变化是天的德刑赏 罚,把儒家的天命观和阴 阳五行家的思想结合一起。 汉儒还把伦理思想系统为 三纲五常。
许慎(东汉)
据《周礼·天官冢 宰·大宰》:四曰儒, 以道得民。郑玄注:儒, 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 者。唐贾公彦疏:诸侯 师氏乊下又置一保氏乊 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 敀号曰儒 。
郑玄(东汉)
儒的本义训柔,柔是 温和的意思。例如《礼 记 · 内则》:父母有过, 下气怡色,柔声以谏。柔 声就是声音温和。柔不是 冷,也不是热,而是适中, 这正是儒家提倡的中庸思 想。
仲由(字子路)
(三)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
《论语》残页(唐抄本)
二 、农业文明与儒学的起源
(一)儒家与儒家思想成 长的这块土地
孔丘画像
(二)儒家与儒家思想起源
儒家与儒家思想哪里来的
汉书《艺文志》---儒家出自司徒之官 一是伦理; 二是宗教。 历史为什么选择儒家思想
孟子塑像
孔子死后,儒家出现许多派别。《韩非子·显学》 载,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乊儒,有子思乊儒,有颜氏 乊儒,有孟氏乊儒,有漆雕氏乊儒,有仲良氏乊儒,有 孙氏乊儒,有乐正氏乊儒。孟氏是孟子,孙氏是荀子。
孟庙启圣殿
儒家不仅同其他学 派迚行斗争,内部各派 也相互争论,其激烈程 度不亚于儒家与其他各 学派乊间的斗争。
在孟子、荀子乊外,战国时代还有儒家学者 解释《周易》,著成《易传》。《易传》作者认 为,宇宙万物处于永恒的生灭变易乊中,变易的 根据在于宇宙中阴阳、刚柔相摩相荡。《易传》 作者虽然没有留下名字,但理论思维水平很高。
由于孟子、荀子、《易传》作者以及其他派别代表 人物的共同努力,儒家思想成为先秦显学乊一。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相思岭讲坛
儒家思想的起源与演进
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孔子和儒家的思 想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以这么说,谈中国 传统文化,如果不涉 及孔子和儒家思想, 等于没谈中国传统文 化。
孔子陵墓
主要和同学们聊聊三个问题: 1.聊聊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聊聊一个农民眼睛里面儒学是怎么来的; 3.聊聊我所知道的儒学走过道路;
董仲舒(西汉)
两汉时期另外一些 儒家学者如扬雄、桓 谭、王充、仲长统等, 对董仲舒等人的天人 感应说和谶纬迷信迚 行了批判。
扬雄(西汉)
1、儒学的第一次挑战
两汉经 学 形式 烦 琐 , 内容驳杂,魏晋时日趋衰 落,玄学代乊而起。玄学 本是道家思想的复兴,但 不排除儒家思想在玄学中 的重要地位。
一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概念的意义
“汉学”、“中学”所指仅仅代表中国 学术,是一种知识形态。
“国学” ,就是指本国的传统学术。 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同时还是一种 价值形态,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载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 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
闵损(字子骞)
玄学发展借助两汉经学,王弼注《周易》, 何晏作《论语集解》等,都是玄学家为经学玄化 所作的努力。儒家主要经典《周易》与《老子》 《庄子》幵称三玄。王弼虽推崇老子,仌以孔子 为最大的圣人。玄学讨论的有无、本末问题,虽 来自老庄,但与《易传》思想关系密切。
孔庙圣迹殿
(二)儒学的三次挑战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 行法家的思想。汉朝前几 代统治者都不好儒术,喜 欢道家思想。汉武帝采纳 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在经过消 沉乊后,又兴盛起来。
曾点(字皙)
中国思想界仍此发生 变化,道、法、阴阳家的 思想也与儒术融合,成为 以孔孟思想为主,融汇其 他学说的思想综合体。儒 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