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丽水四校高一10月份(联考)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丽水四校高一10月份(联考)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浙江省丽水四校高一10月份(联考)阶段检测生物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含羞草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片闭合,这种现象称之为A.应激性B.适应性C.变异性D.遗传性2.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A.有细胞结构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体小且绿色D.能生长繁殖3.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这是因为A.水是良好的溶剂B.水是细胞内某些生化反应的产物C.水能缓和温度的变化D.水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4.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分子多样性原因的是A.氨基酸的种类不同B.氨基酸的数目不同C.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氨基酸的空间结构不同5.下列关于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无机盐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无机盐对生命活动很重要但含量不高C.无机盐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过高,会发生抽搐6.下列物质不能被水解的是A.DNA B.蛋白质C.油脂D.葡萄糖7.生物体中水的含量一般为60%~9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细胞中水都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水分蒸发时破坏氢键会释放大量的热C.没有水会使人体内许多生化反应根本不能发生D.人体中的细胞全部浸润在水溶液中8.下列关于细胞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B.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细胞壁与细胞的选择透性有关D.参天大树主要靠死细胞组成的细胞壁支撑9.下列哪一种物质不能说明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A.甲状腺激素B. 饱和脂肪酸C. 叶绿素D. 血红蛋白10.绿色植物合成蛋白质需要大量的A.Ca2+B.Mg2+C.NO3-D.PO43-11.某植物体可完成下列反应式(代表不同的单糖),其中代表的二糖可能是A.麦芽糖B.蔗糖C.果糖D.淀粉1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离不开显微技术的支持B.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C.论证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13.蛋白质水解时,水中氢的去向是A.参与形成肽键B.参与形成氨基C.参与形成羧基D.参与形成氨基和羧基1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大类B.具有贮存遗传信息的功能C.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D.决定细胞和生物体的遗传特性15.右图为某脂质的分子结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肽键相互连接B.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C.遇苏丹Ⅲ染液呈现红黄色D.是细胞内唯一的贮能物质16.蛋白质和多肽的主要区别是A.蛋白质的氨基酸比多肽多B.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多肽大C.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蛋白质能水解成多种氨基酸17.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和脂质的元素组成都是C、H、OC.糖类和脂质都是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物质B.糖类中碳和氧原子的比例(C/O)比油脂中的小D.糖类和油脂都是构成细胞膜的结构成分18.下列关于细胞大小和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B.棉花的一条纤维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C.番茄果肉中圆粒状的细胞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D.细胞体积大,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也大,有利于物质交换19.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B.脂肪酸和核酸都含有氮和磷元素C.脂质不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的调节D.多糖在细胞中能与其他分子相结合20.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是由两层单位膜构成的B.磷脂和蛋白质分子都是两性分子C.磷脂分子可用苏丹Ⅲ染色后观察D.脂质丰富的细胞膜功能更复杂2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B.淀粉、糖元、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22.科学家发现的由电压控制的钾通道,是迄今为止获得的分辨率最高的分子图像。

这些通道是负责钾离子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

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A.免疫功能B.细胞通信的功能C.识别功能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23.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油脂的变化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种子形成过程中,油脂水解酶的活性很高B.种子形成过程中,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C.等质量的可溶性糖和油脂中,所贮存的能量油脂多于糖D.种子萌发时,油脂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油脂是主要能源物质24.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A.苏丹Ⅲ可以穿过活细胞的细胞膜B.制片后需用50%的乙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液C.实验前需将花生种子用水浸泡,目的是为了便于切片D.能观察到两个细胞之间的脂肪滴是因为有部分脂肪细胞破裂25.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狗的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B.能观察到蛙间皮细胞最外面的细胞壁C.观察人血涂片需选择细胞不太密集的区域D.能观察到动物细胞的质膜是两条细线26.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分子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氨基酸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C.鸟类的羽毛和人的指甲主要是由同一种蛋白质组成D.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27.如图所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检测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浴加热环节中温度和时间没有限制B.用于该实验检测的本尼迪特试剂也可用于检测蛋白质C.在实验材料选择方面,用苹果比用西瓜的效果要好D.在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石英砂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还原糖的溶解28.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A.人体细胞胰岛素的产生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向蛋清溶液中加入0.14mol/L的NaCl析出蛋白质29.右图表示磷脂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分布的百分比,据图可知A.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含量最多B.磷脂分子主要分布在膜外侧C.磷脂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D.细胞膜中的磷脂属于油脂中的一类30.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的生物组织材料必须制成薄片B.换高倍镜后可通过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的亮度C.由10×低倍镜换成40×高倍镜时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是原来的4倍D.欲观察低倍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需要向左下方移动玻片31.如图所示,某条多肽链中有3个甘氨酸(位于第8、20、23位)参与其组成。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此多肽链至少含有N 原子和O 原子各30个B .形成此多肽链时,参与反应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0C .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3条多肽链D .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多3个氧原子 3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证明了膜蛋白的运动比磷脂容易B .若将细胞放在20oC 条件下培养,则细胞不发生融合 C .人—鼠细胞融合证明了人与鼠的细胞膜蛋白是一样的D .可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标记人膜蛋白抗体和鼠膜蛋白抗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 33.(6分)下图表示细胞中糖类的形成,据图回答:(1)单体A 是指 ▲ ,其中的 ▲ 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2)若B 是由2分子单体A 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则B 称为 ▲ ,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是麦芽糖和 ▲ 。

(3)若B 是由大量单体A 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则B 称为 ▲ ,人体细胞中最重要的是 ▲ 。

34.(10分)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资料一:肉毒类毒素是肉毒梭菌(细菌)产生的一种致病性极高的神经麻痹毒素,该物质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由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

下图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回答下列问题:①上图所示的片段中有▲ 个肽键,是由▲ 种氨基酸经过▲ (反应)形成的。

②肉毒类毒素所含有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 (A.肽键 B.R基 C.氨基 D.羧基)中。

③1g肉毒类毒素可毒死20亿只小鼠,但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

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

④肉毒类毒素可用▲试剂鉴定,在肉毒类毒素溶液(无色)中加入该试剂,其溶液颜色将变为▲ 。

(2)资料二:现有一条多肽链(非环状),化学式为C75H90O29N2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依据资料二中该多肽化学式的推算,它完全水解后可得到▲ 个氨基酸,其中有▲ 个谷氨酸。

该多肽链中含有▲ 个游离的羧基。

35.(10分)下图为质膜结构模型示意图,①~⑤表示组成质膜的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②③⑤④A 侧B 侧(1)由脂双层组成的膜称为▲ 。

质膜具有流动性,但因为▲ (填图中编号)的存在会降低其流动性而比较坚实。

(2)图中①是▲ 分子,其具有亲脂部分的脂肪酸是一条长的▲ 。

图中④代表▲ ,它和③均与细胞识别有密切的关系。

(3)由于▲的分布使质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细胞质位于图中的▲(“A 侧”或“B 侧”)。

(4)脂双层使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 ,膜蛋白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使质膜具有选择透性。

(5)科学家用丙酮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提取所有磷脂分子并铺成单分子层,其面积正好为红细胞膜面积的两倍。

其原因是①▲ ;②▲ 。

36.(10分)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其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部组成(如图所示)。

在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胚乳细胞死亡,被淀粉等物质充满,成为无生命的营养物质储藏库。

胚则由活细胞组成。

为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某小组同学用玉米籽粒作为材料,开展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用具:红墨水、镊子、刀片、培养皿、烧杯、酒精灯。

(1)实验思路:①取若干玉米籽粒,将其放在20~30℃的温水中浸泡36h。

②将玉米籽粒等分为两组,编号甲、乙。

甲组:▲ ;乙组:不作处理。

③将上述两组玉米籽粒放在培养皿中,用刀片沿胚的中线▲ 切开籽粒,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染色,2分钟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籽粒数次,直到▲ 为止。

④观察▲ 。

(2)预测实验结果:▲ 。

(3)请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