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2022年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

2021-2022年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

2021-2022年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关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期核DNA与染色体数目比值为1∶1或2∶1B.若在0.3g/ml的蔗糖溶液里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则说明细胞已死亡C.可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D.在基因发生自由组合的同时,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2. 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①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卵细胞;而非同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②的下一时期B.图②、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图②分裂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C.图③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之比为1∶2∶2,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D.图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细胞分裂完成后将形成为2个精细胞或第二极体3.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核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A.a是正常的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B.a处于有丝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相互分离时,b处于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D.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4.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

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5.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的过程中,染色质变成了染色体且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B.在植物细胞分裂丁→戊的过程中,高尔基体活动会加强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染色体的分离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6.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2n=24)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Ⅰ过程中某时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最多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于Ⅱ过程中C.一个A细胞产生的C细胞染色体组成有212种D.该哺乳动物一定为雄性个体7.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A.AB段 B.CD段 C.FG段 D.HI段8.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B.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C.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遗传给后代D.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9.基因组成为X B X b Y的甲,其父色盲、母表现正常。

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②④10.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8B.具有同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且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同属一个染色体组C.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D.染色体P和Q 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位于同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染色体上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C.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能用于检测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12.现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杂交,后代中雌、雄家兔都表现为黑色直毛。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家兔性状的遗传只受遗传物质控制,与环境条件无关②假设后代的数量足够多,可以判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直毛对卷毛为显性③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可判断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②③D.①②③13. 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14. 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

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7∶6∶3 B.5∶2∶1 C.3∶2∶1 D.1∶2∶115.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B.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D.孟德尔做出的“演绎”是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16. 已知某植物品系种子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一绿色种子的植物X,与一纯合的黄色种子的植物杂交,F1都为黄色,再让F1自花受粉产生F2,F2性状分离比例为27黄∶21绿,则植物X的基因型为( )A.AAbbB.aaBBC.aabbD.aaBb17. 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A.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C.左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D.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18.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如下现象。

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 )①黑色×黑色→黑色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A.显性纯合体B.显性杂合体C.隐性个体D.不能确定19. 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

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 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为5∶8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的比例为3∶1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所占子代的比例为1∶420.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21.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

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22.假设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AA与Aa的比例为l:2。

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AA和Aa的比例为( )A .1:1B .1:2C .2:1D .3:l23.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纯合的蓝花品种与纯合的紫花品种杂交,F1为蓝花,F1自交,F2中紫花:红花:蓝花=169。

若将F2中一株蓝花植株自交,子代植株(F3)表现型种类及比值不可能出现( )A. 3种、1:6:9B. 2种、1:1C. 2种、31D. 1种、124.某DNA 分子含m 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 个。

下列有关此DNA 在连续复制时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 -A)个B .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 -A)个C .在第n 次复制时,需要2n -1(m -A)个D .在n 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n (m -A)个2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且该男孩的基因型是aaX b Y.。

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分别是( )A .AAXB Y ,9/16 B .AAX B Y ,3/16C .AAX B Y ,3/16或Aa X B Y ,3/8D .AAX B Y ,1/16或Aa X B Y ,1/826.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酸被32P 标记及氨基酸被15N 标记的细菌内,连续繁殖三代,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 和15N 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百分数为( )A .100%、100%B .25%、50%C .50%、50%D .25%、O27.一个DNA 分子在15N 的环境中复制,若子一代DNA 的一条单链出现差错,则子二代DNA 中,差错DNA 单链和含15N 的DNA 分子分别占( )A .1/3,1B .1/4,1C .1/3,1/2D .1/4,1/228.在一个双链DNA 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 ,腺嘌呤碱基数为n ,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B .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 -2n 2C .一条链中A +T 的数量为nD .G 的数量为m -n29.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15N 标记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的规律B .用18O 标记H 2O 和CO 2有力的证明了CO 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 .用14C 标记CO 2探明了CO 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 .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DNA 并侵染细菌,证明了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30. 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A.30%B.26%C.36%D.35%31. 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