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二12月阶段性检测生物(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12月阶段性检测生物(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12月阶段性检测生物(文)试题含答案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Ⅰ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满分5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生长素合成最活跃的部位是分生能力强的组织
B.植物向光性主要是由于生长素分布差异引起的
C.子房发育成果实可以不受精,在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生长素即可
D.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大量生长素促进顶芽快速生长的缘故
2.右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生长的影响,“低浓度促进、
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
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
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
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3.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 喷洒N肥 B.提高CO2浓度 C.喷洒P肥 D.喷洒生长素似物
4.下列各组激素中,与棉花落花、落叶无关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
B.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和脱落酸 D.赤霉素和乙烯
5.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B.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ɑ-淀粉酶
C. 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结实率降低
D.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果实,乙烯利能加快番茄的成熟
6.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
..的是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色氨酸在发育的种子中可转变成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7.南方的草莓运到北方,为了较长时间保持草莓的新鲜度,需要喷洒一定浓度的甲液,到达目的地以后发现草莓还没有熟透,为了便与马上吃需要喷洒一定浓度的乙液,则甲、乙分别代表
A.赤霉素、乙烯利
B.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C.细胞分裂素、乙烯利
D.乙烯利、赤霉素
8.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9.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10.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

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

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12.预测某地区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是
A.现有的人口数量
B.现在的性别比例
C.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移率
D.目前的年龄结构
13.下列结合种群的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14.如下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
15.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垂直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影响森林植物垂直分层的原因主要是光照
16.甲、乙两图中表示的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分别是
A.共生与寄生
B.竞争与捕食
C.寄生与共生
D.捕食与竞争
17.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温度 B.湿度 C.光照强度 D.食物种类
18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试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B.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C.试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D.不同植物的枝条可能要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
19.在对某种野兔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 hm2(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5只野兔,第二次捕获40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10只,则该野兔种群的种群密度大约为A.125只/hm2 B.100只/hm2 C.75只/hm2 D.50只/hm2
20.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
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2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空2分)
21.下图表示棉花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

(至少答出两点)(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______________。

(3)有人发现在植物根向地性弯曲部位除了生长素的分布不同外,在近地侧同时也集中了大部分的乙烯。

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
的结果。

22.研究人员在南方某一块弃耕农田调查发现,原来的田埂都淹没在杂草之中,只有零星的作物。

杂草中有大家熟悉的狗尾草、车前草等,多数是叫
不出名的单子叶植物。

调查中同学们观察到食草昆虫、青蛙、
蜘蛛和蛇类等动物。

请回答:
(1)该弃耕农田上的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构成,土壤
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所以我们可采用右图
的装置来采集土壤中的小动物。

但图中这一装置还不够完善,
请你帮忙完善该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集到小动物后,我们要对其丰富度进行统计,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为。

通常的统计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1. (1)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f。

两重性(3)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22.(1)生物群落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2)取样器取样法
①目测估计法②记名计算法 '132882 8072 聲22251 56EB 囫21273 5319 匙32074 7D4A 絊31627 7B8B 箋133244 81DC 臜29757 743D 琽35923 8C53 豓739664 9AF0 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