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用白虎汤治疗阳明热厥案
论云: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仲师之言,简洁明了,本不用多言。
所以言者,此证型中蕴含着两个十分险要的关口。
其一,病势险。
热深者,厥亦深;热微者,厥亦微。
此乃阳明热盛于内,格阴于外,阴阳气不想接的热厥。
若不加及时救治,极容易发展成阴阳离绝、神消明灭的危局。
故曰病势险。
其二,病形险。
其证本阳而象阴,明明是阳明气分热证,却表现出手足厥冷,四逆之象。
医家如果辨证不清,仓促投以四逆散以散其气,或是四逆汤以助其热,都极易酿成事故,故曰病形险。
兹录刘老验案一则以备同道共赏:
吕某,男48岁,农民。
初秋外感,发热39.8℃,医务室注射氨基比林,旋退旋升。
后四五日,发热增至40℃,大渴引饮,时有汗出。
手足反变成厥冷。
舌绛苔黄,脉滑而大。
诊为:阳明热厥。
急疏白虎汤治之。
服药两剂,热退厥回,其病告愈。
刘老按:热厥的辨证特点是发热在前,手足厥冷在后。
方中石膏应因病因时而增损。
若其人“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则不可妄投。
否则易酿冰伏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