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十三讲解析
1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十三讲解析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化建设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4)国家通讯社的建成
1950 年3 月28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新华社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的指 示》。1950年4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通过《关于统一新华通讯社组织和 工作的决定》。 1950年11月21日,新华社第一次全国社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华社改组为一 个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的任务基本完成。 1953 年3 月,新华社召开编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新华社要成为“消息总汇” 的总任务和国内外并重的方针。同年 12 月,新华社第三次全国社务会议召开,重 点讨论如何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认真研究贯彻“消息总汇”方面的重要 措施。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 化建设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5)中国新闻社的成立
为了便于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新中 国,国家决定组建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任务 的中国新闻社。1952年9月14日,中国新 闻社在北京成立,10月1日开始发稿。该 社由国内一批热心新闻事业的知名人士发 起组织,由33人组成理事会,金仲华任社 长。其编辑机构最初附设在新华社内,名 华侨广播组(后改为部)。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黄 瑚
博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发展与改革-概述
第四编: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发展与改革 (1949)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十四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曲折发展 第十五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日趋繁荣 第十六讲 1949年后港澳台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变化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化建设 二、对私营新闻机构的社会主义改造
(3)对私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
私营广播电台的经历也与私营报纸基本相同,至1953年,全国各大城 市的私营广播电台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后又并入当地的国营广播电台。 私营电台的改造工作,数上海最具有代表性。上海解放后,经过登记、 清理,允许继续播音的私营电台有 22 座,其中有 6 座因违犯军管会和人民 政府法令于1951年被勒令停业。1952年,其余16座电台因经营不善、长期 亏损而向政府提出公私合营的申请。同年10月,这16家私营电台合并为上 海联合广播电台,实行公私合营。 1953 年 9 月,根据上海联合电台私方代 表提出的自愿将私方财产实行转让的要求,人民政府以 9 亿人民币(旧币) 收购了属于私方的资产,将该台并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 针的确立
二、新闻工作方针的探索与改进
(1)新闻工作方针的确立
1950 年 3 月 29 日至 4 月 16 日,中央人 民政府新闻总署主持召开了建国后的第 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改 进报纸工作、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的问 题。在这次会议上,新闻总署署长胡乔 木明确指出,改进报纸工作,主要有以 下三个方面: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 评与自我批评。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化建设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7)有线广播收音网的建立
根据中国的国情,有线广播收音网也在全国各地、主要是农村地区普遍 建立。
“九台式”是建国初期有线广播建设的主要模式。1951年,吉林省九台 县县委书记张凤岐偶然听到县城的有线广播线和电话串音,并从中得到启 发。 1952 年4 月 1 日,全国第一座利用电话线路播出的九台县广播站建 成。同年 12 月中央广播事业局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后,“九 台式”广播站在全国得到推广,提高了农村有线广播站的普及率。 至1954年底,全国共有县广播站101座,中小城镇广播站705座,有线广 播喇叭49854个。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的确立 一、新闻总署的设立与新闻法制的初步实践
(3)新闻法制的建设
新闻总署成立后,为在全国范围内确立新民主主义新闻法制做了大量 的工作。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制订与颁布有关新闻事业管理 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以保证新闻事业正确发挥其社会功能。 作为国家的新闻行政管理机构,新闻总署还根据上述有关法规的精神, 加以贯彻、落实。 一是主持了全国各类报纸的社会分工事宜。1950年间,新闻总署对 于不同报纸之间的分工合作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划定了公、私营报纸 面向的不同读者对象以及报道内容的不同侧重面。 二是推出报纸“企业化经营”与“邮发合一”的新办法。
开国大典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 化建设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2)公营新闻事业网的基本格局
新中国一成立,中共中央迅即 建立起一个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 国各地的公营新闻事业网。 这个公营新闻事业网,包括以 《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 体的的公营报刊网、以新华通讯社 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社网和以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营人民广播 电台网。
重视自我教育,开展问题讨论,如《新湖南报》关于“李四喜思想”的
讨论等。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 方针的确立
二、新闻工作方针的探索与改进
(3)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的经验
1950 年 1 月 4 日,《人民日报》开 辟《新闻工作》专刊,其创刊号《编 者的话》称:在创建我国人民新闻事 业中,有一个便利的条件,这就是可 以“大量地利用”苏联的“丰富经 验”。 进入 1954 年后,新闻界出现了学 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高潮,对口学 习蔚然成风。报刊还大量转载苏联报 刊的文章。
中国新闻社社长 金仲华Fra bibliotek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化建设
一、公营新闻事业网的迅速建成
(6)人民广播网的建成
在广播事业建设方面,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网,以解 放区广播干部为骨干,在没收利用国民党广播电台设备的基础上也迅速建成。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人民广播电台网的中心。 1949 年 12 月 5 日,北京新 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服务对象也扩展为全国人民。 各地区的人民广播电台也纷纷创建。东北、华东、西北、中南、西南 5 个大行政区在建国前后均建立了本大区的广播电台,后于1954年随大行政区 一起撤销。 各省级广播电台则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全国行政区的划定而逐步建立, 至1954年,全国各省除西藏、台湾两地外,均建立起本省的人民广播电台。 许多有条件的地(市)也创建起本地区的人民广播电台。
北京新闻学校 校长范长江
华东新闻学院 院长恽逸群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的确立 一、新闻总署的设立与新闻法制的初步实践 (1)新闻法制管理模式的初步尝试
由于建国初期实行的是新民主主义政策,新闻事业既 有公营的也有私营的,因而新闻事业的管理方式由革命战 争时期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改变为人民政府通过法 律手段实施管理,比较适合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实际情况。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化建设
三、新闻教育机构的调整与发展
(1)对旧新闻教育机构的改造 凡国民党直属的新闻教育单位,如南京的国民党政治大学新闻系等, 实行一律停办的政策;对其他新闻教育单位,如北京的燕京大学新闻系、 上海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圣约翰大学新闻系、暨南大学新闻系、民治新闻 专科学校、中国新闻专科学校、苏州的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广州的国民 大学新闻研究班等,实行改造与整顿的政策。 在人事管理上,改变和加强领导力量,调配党的新闻工作者担任教职, 并组织原有教师进行学习和思想改造。 在教学上,对新闻学专业课程逐步进行内容改革,取消原有的政治上 反动的课程,开设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并组织学生参加政治运动。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的确立 一、新闻总署的设立与新闻法制的初步实践
(2)新闻总署的建立
1949 年 10月 19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设置了新闻总署,作为领导与 管理全国各类新闻媒介与新中国新闻工作的行政机构。新闻总署由胡乔木 任署长,范长江、萨空了任副署长。 新闻总署下属机构与单位有:办公厅、新华通讯社、广播事业局、国 际新闻局、新闻摄影局、北京新闻学校。 与之相应,各大区设新闻出版局,各省、市设置新闻出版处。
全国新闻工作会议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与方针的确立
二、新闻工作方针的探索与改进 (2)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其具体举措
在新闻体制方面,实行采编合一制与总编负责制。各新闻机构还建立起 广泛的通讯员网与群众性的读报小组。重视读者来信工作,开辟读者来信专 栏。 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在报 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 第二版
第四编 第十三讲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公有 化建设 三、新闻教育机构的调整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