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

公开课《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二课学习商品、货币、价格的基础上,自然接触到消费,难度不是很大。同学们具备一些消费经历和感受,有助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习。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消费类型和恩格尔系数;理解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和贷款消费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目前的消费水平情况。
带领学生走进新课。
3分钟
情景分析推进新课
1、消费类型
小明家周末消费情况
探究:对消费进行分类
指导讲解
(1)按照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2)按照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让学生知道消费类型。
10分钟
2、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变化图
阅读教材判断自己家的恩格尔系数。
指导讲解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当前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消费水平越高;反之,收入增速下降,消费增幅也下降。(2)预期收入: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大;反之,预期未来有所减少收入或失业,就会节制当前消费。
(3)收入差距: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让学生理解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15分钟
情景回归总结新课
归纳教材
课堂总结
总结教材、练习
归纳分析
图表展示、完成课堂作业
带领学生总结教材,完成练习。
7分钟
板书设计
见课件
作业安排
课堂作业见课件,课后作业见《同步作业》。
课后反思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通过对恩格尔系数的学习,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分析经济现象、关注现实经济生活和动手能力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正确看待我国目前消费情况。
教学重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恩格尔系数
教学难点
贷款消费
教学方法
调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教具准备
调查表、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课件展示
学生
活动
教师活动
师生总结
课件展示或板书
设计
意图
备注
情景导入走进新课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日常
消费随堂调查
发言
引导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板书)
公开课教学设计:必修1第三课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教学时间
2013年10月15(星期二)上午第1课(8:10-8:50)
教学地点
朱巷中学3号教学楼四楼多媒体教室(最西边)
教学班级
高一(4)班
教学教师
王孟军
教学课题
消费及其类型(必修1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
教材分析
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消费入手,让学生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消费类型和恩格尔系数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引导归纳
(1)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2)意义:大致推知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让学来自了解恩格尔系数。5分钟
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小华小强买房选择;(2)购买手机的表情;(3)瑞典美国消费对比。
探究:出现上述不同的原因,归纳出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并发言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