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有磁性》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磁铁有磁性》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属于建立科学概念为主线索的课文。
编写思路是:“观察实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概念——应用”。
先引导学生亲自实验,感知磁铁吸引铁类物体,然后引导学生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和抽象概括出磁性的概念。
最后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有三个探究活动:一是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二是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三是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
通过这三个探究活动,要帮学生建立两个科学概念有:一是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二是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的科学品质。
1、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物体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预测的重要性。
2、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二、说学情
大多数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都见过或玩过磁铁,他们对磁铁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对磁铁的认识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
在他们对磁铁特殊性质的自发认识中,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能吸铁。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在有趣的实验中认识磁铁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依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基本特点,本课采用“预测—验证”“探究—结论”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找出纷繁复杂的现象之间的关系,形成有秩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2、学法
根据科学概念的教学要求,本课以学生观察实验获取知识为主。
在教学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实验和交流,在此基础上获取科学概念。
三、说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时,我先为学生准备了一个魔术表演视频,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磁铁吸铁现象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
视频结束后让学生们猜猜魔术师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过思考后,就猜到了魔术师的道具里可能藏着磁铁和铁制品,这样,很自然的就引出了本课要研究的主题—磁铁。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本环节主要设计三个活动。
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首先出示实验材料1(展示)并认识,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再动手进行小组验证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通过实验报告单分析归纳出能被磁铁吸引耳朵物体的共同点。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形成完整的“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这一科学概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对有结构的、数量较多的材料的检验,发现其中的规律。
明确认识到磁铁能够吸铁,从而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
活动二:辨认铁制品。
利用磁铁吸铁的性质来检验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让学生做一个小小检验员。
首先让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
然后让学生用磁铁来检验一下自己刚才的判断,填写记录单。
接下来让各小组指派代表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对实验情况作小结。
教师强调指出:①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的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
②生活中我们的双眼有时会被表面现象所蒙蔽,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因此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了解、认识周围的世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磁铁来辨别一些铁制成的物体,这是从探究和应用方面来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念;同时也教育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
活动三: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1.演示实验:磁铁隔玻璃吸铁。
2.师演示隔玻璃吸铁实验。
根据该实验引出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隔物吸铁的探究活动。
3.磁铁隔物吸铁的研究。
此时出示实验材料3,首先认识这些材料。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并记录现象,然后进行汇报交流。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磁铁可以隔着一些非铁物体吸铁,隔着的物质可以是空气,还可以是固体,如:纸、塑料板、木板等。
(设计意图:通过磁铁隔水及木片等物体吸铁的研究,扩大了学生认知的范围,要让学生把关注点不只能局限于固体物质上,并且让学生学习自己设计实验,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意识和能力。
)(三)实践应用,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用到磁铁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用到磁铁的例子,有效的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请学生谈谈有哪些收获。
2.磁铁只能吸引铁吗?(课后查阅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学科学,关键要用科学,通过实验让学生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从而让学生继续开展新的探究活动。
)
四.说板书设计
磁铁有磁性
1、磁铁能吸引的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五、说教学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学生达成目标情况:
1、学生掌握了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的性质叫磁性,知道了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学生知道了在生活中可以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通过三个探究活动,学生学会了基本的科学实验探究方法。
4、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实验求证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