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有磁性》说课稿 克山县西河小学一、说教材 《磁铁有磁性》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属于建立科学概念为主要线的课文。
编写思路是: “观察实验 — 比较归纳 ——抽象概括 ——概念 ——应用 ”。
先引导学生亲自实验,感知磁铁吸引铁类物体,然后 引导学生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和抽象概括出磁性的概念。
最后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中 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一是用 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二是根 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
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要帮学生建立的科学 概念也有两个:一是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二是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 铁。
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 “预设 ——实验——观察记录 ——分析归纳 ——发 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的 科学品质。
1 、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 2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1 )、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这是本课的重点。
(2 )、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这是本课的难点。
( 3 )、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 、说教学准备:四人一小组,每组一个塑料盘,里面有三个信封,两张记录单。
测试物品。
(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铜片、铝片、铜导线、玻璃珠、竹、木块、纸 片、弹簧、布条等物品)。
学生自带的学习用品,如 : 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 试材料。
2 、2 号袋:每组一块磁铁。
(另外准备三块磁铁在 每人一块磁铁。
) 3 、3 号袋:每组一份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
(一元的钢币, 币, 1 角的铝币和钢币。
)4 、教师演示用:大磁铁、铁盒 (如罐头盒 ) 、铝盒(如易拉罐) 、茶叶筒 (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 ) 、圆珠笔。
杯子和水,一个系着绳的磁铁。
两张写有概念的纸条。
二、说教学方法1 、教法根据教材内容,依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基本特点,本课采 用“猜测——验证 ”“探究 ——研讨”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找出纷繁复杂的 现象之间的关系,形成有秩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2 、学生心理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关于磁铁的知识,但不完整、不规范。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 他们在心里会有想法,随之产生想学、想问的行为。
通过讨论,各抒己见。
从而引导学生形成 完整、规范的 “磁铁有磁性 ”的知识。
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上一个多学期的科学课训 练,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了一些科学的操作习惯。
同时他们缺乏生 活经验,不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这些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
我努力从他们的角度 去思考与预设,做到对课堂上的生成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流程,考虑教学方法。
张丽荣情感态度价值观1 、 1 号袋:磁铁和被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的实验中 5 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3、学法 根据科学概念的教学要求,以学生观察实验获取知识为主。
在教学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观察实验和交流,在此基础上获取科学概念。
三、说设计思路 科学标准明确指出: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 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
本课在设计时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大胆猜测、以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 亲身经历、精心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而获得探究活动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使学生形成大胆 猜测、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开课出示 4 个不同颜色金属片( 1 块为铁, 3 块为铜)和一 个抽奖箱,激趣:你能用手感知抽到银白色金属片 , 让学生 “抽奖 ”。
在学生尝试抽银白色金属 片以失败告终的基础上,教师辅助魔法手套准确抽出,从而引出磁铁,观察磁铁吸引铁片。
这 样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会磁铁的磁性,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本环节主要设计两个活动。
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1 .认识磁铁能吸铁。
首先教师出示实验材料 1( 展示) ,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 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再动手进行小组验证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然后分析归纳出他们的共 同点。
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对有结构的、数量较多的材料的检验,发现其中的 明确认识到磁铁能够吸铁,从而初步建立 “磁性 ”的概念,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 2 .辨认铁制品。
利用磁铁吸铁的性质来检验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让学生做一个小小检验员。
首先 让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
然后让学生用磁铁来检验一下自己刚才的判断,填写记录单。
接下来 让各小组指派代表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对实验情况作小结。
教师强调指出: ① 磁 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的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
② 看来生活中我们的双眼有时会被表面现象所 蒙蔽,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因此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了解、认识周围的 世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磁铁去辨别一些物体。
这是从探究和应用 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 “磁性 ”的科学概念。
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 和了解周围的世界,突破了教学难点。
)活动二: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1 .磁铁隔水吸铁的研究。
师演示隔水吸铁试验。
在实验之前,先让学生自己设计磁铁隔水吸铁的实验,并说明设 计方案,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隔水吸铁的探究活动。
2 .磁铁隔着木片等物吸铁的研究。
此时出示实验材料 3 ,首先认识这些材料。
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并记录现象,然后 进行汇报交流。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磁铁可以隔着一些非铁物体吸铁,隔着的物质可以是空 气,还可以是固体,如:纸、塑料板、木板等;也可以隔着水吸铁。
篇二:《磁铁有磁性》说 课稿《磁铁有磁性》 修水县第五小学(汇源爱心学校)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形成完整的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 ”这一科学概 规律。
江颖一.说教材内容。
《磁铁有磁性》是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第二课时。
本课是在 学生对磁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游戏和实验感知 磁铁能吸引哪些材料做成的 物体,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探究 “磁铁能否隔着物体吸铁 ”。
让学生们在课堂中 感受到,只要睁大观察的火眼金睛,就能探究科学的无穷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 值观出发,我确定了以下三个目标:1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发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不能吸引什么物体,建立 究磁铁能否隔着物体吸铁。
2 、情感目标 通过游戏和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猜想,推测,认真实验求 证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她们的科学素养。
3 、能力目标 能不断的提出一些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 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 以及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特点。
教学难点:经历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具有磁性的探究活动。
四.说教学准备。
一堂科学课的成功与否,活动材料的选取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如何给学生提供有结构 的、合适的材料,这是教师在每一堂课前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
演示实验准备:一个小箱子,里面有竹、木块、纸片,布条,铜导线,铝片等物体,以 及几枚缝衣针。
一小杯水。
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
一个信封,里面装有几枚回形针。
磁铁。
分组实验准备:每四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四块磁铁,一个小盘子,里面有铜钥匙、铁 钥匙、回形针、、铜片、铝片、、玻璃珠、竹、木块、纸片、、布条等测试物品。
学生自带的 学习用品,如 : 橡皮擦、铅笔,塑料尺,也可用作测试。
五.说教学策略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稚气未脱,对大千世界的求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 时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不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这些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
我努力 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与预设,做到对课堂上的生成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流程,考虑 教学方法。
由此,我主要选择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 、创设情境法和激趣法。
这堂课我用游戏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好的调动了 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学习的效果。
2 、实验探索法 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进行开放性实验,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 的探究和学习,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即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和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 铁的特点。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 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 度。
3 、小组合作讨论法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造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还可以 培养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能力,以及调动少数不爱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精心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如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准备一个小游戏。
王奶奶的调皮小孙子把王奶奶的三枚缝衣针扔进了这个废品箱子里,王奶奶眼神不是很好,想请我们三(1 )的小朋友帮忙,你们 能帮帮王奶奶吗?请大家想一个办法用最快的速度帮她把缝衣针找出来。
这个环节可以让同桌 之间互相讨论,再请同学上讲台完成游戏。
因为上节课初步了解了磁铁,再加上平时的生活经验,同学们应该可以想到用磁铁帮忙(如没有想到,教师 可以提醒)。
2 .分组实验,探究发现 通过这样的一个情景小游戏,同学们的兴趣已经充分激发出来了。
到底磁铁能吸引哪些 物体呢?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主线,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先猜测,然后分小组,在一大堆物 体中用磁铁找出能被吸引的物体名称,说说他们的制作材料。
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填写实验 记录。
在实验后让多位学生来回答探究的第一个问题 ——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它们又有什么 共同特点呢?,从而来强化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