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并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的性质的发现和应用过程,体验比较推理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见商店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出示手套和毛巾图,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见商店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课件演示)
2.50元、8.00元和我们平时说的2.5元、8元有什么关系呢?
2.5 和2.50都表示2元5角吗?3和
3.00相等吗?
学生猜想它们相等吗?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
把它们写成一个式子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板书:
1分米= 10厘米= 100毫米
0.1米= 0.10米= 0.100米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什么地方多(少)0?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教学例2。
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
请同桌之间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纸,用你喜欢的颜色分别表示出0.30和0.3。
想:0.30表示什么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学生涂完色问:你为什么这样涂?之后演示涂色过程。
小组讨论后汇报结论。
问:谁涂的面积大?0.30和.0.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看来不仅仅是个特例,再次验证我们的猜测。
注意: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3.教学例3。
化简下面的小数。
0.70= 105.0900=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后,指名反馈。
三、巩固运用
1.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2)53的后面添上两个零,大小不变。
()
(3)0.9和0.90的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
()
2.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3.90m 0.30元500m
0.04元20.20m
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4.08= 3=______
70.0600= 0.094000=
整数改写为小数时,先在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根据需要添上相应个数的0。
四、拓展提升
4.谁能只动三笔就可以使6020=602=60200之间的等号成立?如果只动两笔呢?
6020=602=60200
6020=602=60200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分米= 10厘米= 100毫米
0.1米= 0.10米= 0.100米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大小不变,去掉0大小也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