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朝绘画的历史价值及其对现代的教育意义6页word文档

宋朝绘画的历史价值及其对现代的教育意义6页word文档

宋朝绘画的历史价值及其对现代的教育意义在宋朝,历代皇帝都有书画的爱好。

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好尚,直接促成了宫廷绘画和士大夫绘画的活跃与发展,绘画到了开宗立派的时代,开创和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和审美规范,是研究宋代文明和社会背景的重要依据。

宋朝绘画的艺术成就,尤其是画面背后所包含的精深的文化底蕴,对现代的绘画艺术、审美教育,以及与美学相关的设计起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宋代绘画的发展概况。

在宋朝,绘画艺术达到了全面发展,绘画作品极其丰富,绘画技法完善,画家风格面貌繁多。

同时,一些文人加入画家的行列,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文学化时期。

两宋绘画作品中,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山水画,可以说达到了绘画顶峰。

1、山水画
北宋前期山水画,作品以传统水墨为基础,多表现北方浑雄壮阔的自然山水,借山川表现内心世界。

到后期,出现米芾等著名的山水画家,强调写意画法:“信笔为之,以烟云掩映,树木不取工细,意似便已。

”南宋初年,青绿派山水又一度盛行。

以后又有著名的画家马远、夏等,在格局上脱胎于青绿,而参用水墨,调和两派,笔法苍劲,水墨淋漓,具有独特的风格。

宋代山水画的丰富和它的深刻性,主要在于画家“外师造化”,对山川自然的观察,对大好山河一草一木的赞美,用绘画表达审美情操。

主要表现在:题材上,既有描绘皇家富丽繁华的宫苑殿堂及理想化的仙境,也
有抒发文人士大夫淡泊山林的隐逸情趣,还有表现人民生活的田园风光。

形式上,有横披长卷巨幅挂轴,也有山水小品和扇面。

技法上,有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出现了如“淡墨清岚”,“米点落茄”,“青绿巧整”,“水墨苍劲”以及“熔金碧于水墨于一体”等等多种画法。

构图上,有全景式,半边式等。

2、花鸟画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在应物象形、意境营造、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

北宋前期的花鸟画主要继承五代传统,画法多宗徐熙、黄筌二体,而黄体“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富贵风格更为世所尚。

北宋后期,由于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特殊爱好,在其大力倡导下,花鸟画以院体为主流进一步向工笔写实发展,笔法工整细腻,使工笔花鸟画达到颠峰水平。

此风绵延至南宋宫廷,花鸟画创作长盛不衰,并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如工写结合、墨彩兼施、花鸟与树石山水相配合等,形成了新颖多彩的面貌,不仅有册页小幅,还有长幅巨制,风格多以严谨、精巧、工细见长。

画面小中见大,意趣无穷,为宋代特别是南宋花鸟画中极富特色的部分,反映了南宋院画的新发展。

3、人物画
在宋朝,人物画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主要包括两部分。

其一是人物故事画,这些画多是出于某种政治宣传的需要,如萧照创作的《中兴瑞应图》、《光武渡河图》等是借近世或古代的历史故事为赵构歌功颂德的。

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则描绘岳飞等抗金名将,是现实题材的典范。

虽然说这些人物画不能脱掉层层的重负,但是较之前代有更加富于意匠的经
营。

其二是风俗画,这是一种反映城乡生活和社会风俗的人物画,是随着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艺创作的繁兴而兴起的。

著名画家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都是描写城市生活的名作。

二、宋朝绘画所取得的成就
1、在绘画技法上,出现了各种画风。

北宋初,主要沿袭五代画风。

神宗前后的北宋中期,画风显著变化,人物画盛行故事画和风俗画,画法继承了唐代传统,工整写实,又有一定创新。

山水画更真实细腻地表现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强调“师法造化”,注重图真和格法,描绘地域风貌、气候变化具体精微,同时也发扬“中得心源”的传统,对景造意,融入真切感情。

花鸟画以工整精细的画法为主,注重写生,状物真实。

南宋时期,山水画变革显著,重视意境创造和感情抒写,画法简练、泼辣;花鸟画方面,兴起文人水墨花鸟画,强调传情达意,抒写主观情感,喜绘梅兰竹菊四君子题材,并形成了诸多文人水墨花卉画派,人物画中也出现了水墨写意的“减笔画”;人物画多取历史题材,借古喻今,在安排情节、突出主题、刻划内心等方面,更富意匠。

其鲜明的阶段性也成为鉴定断代的重要依据。

2、宋代的文学艺术开始强调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融合。

在绘画技法中,采用对客体进行描绘的同时,赋予主体的意识和趣味,体现了主客合一的整体文化理念。

或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或借花鸟虫鱼等表达诗情画意,把人品与画面的气韵结合起来,追求一种清新疏淡、精匀天巧的境界。

尊重物象的具体形态的同时,深化物象的内在精神,借鉴山水、花鸟、人
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宋代山水画的人文精神,表现在画面中蕴涵着气与质的美,表现在人与山水意理的渗透。

山水需有生命,山水画中“天真、写真”等创作思想,都蕴涵着美的本质和艺术生命的内涵。

在山水画中,发现道德之美和生命价值。

3、人物风俗画直接反映宋代城乡生活和社会风俗,反映的社会面之广,人物阶层之丰富,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价值意义不仅在艺术上的画法、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的独创性,也是研究宋代文明和社会背景的重要依据。

在人物风俗画里,最为杰出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段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画面,从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角度,集中体现了12世纪我国的都市生活面貌。

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出市俗画在画风态度上崇尚自然古朴,非常大众化,在艺术技巧的运用上,讲究尊重传统,不标新立异,只求真实的表现生活。

当西方还沉浸在最黑暗的宗教愚昧的统治中时,宋代绘画已开始描写现实。

在中国绘画史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宋代绘画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1、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当欣赏宋代绘画时,我们都会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宋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一些文人借助绘画,通过对大好河山,一草一木的描绘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所以画面背后所深藏的爱国主义情感,能激起无数炎黄子孙的共鸣,是我们进行爱国教育的优秀题材。

如范宽的《雪景寒林图》,所表现的是北方雪景山水,在这幅作品中,范宽创造了一个纯化境界,画中群峰积雪,千里冰封,近景枯木交错,寒水深湛,中景岸渚汀州。

远景
白雪茫茫,天深山亮,人们感受到一种慑人心魄的魅力。

宋代绘画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强有力的工具。

2、宋朝绘画的一些画风、布局,对我们进行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影视动画制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审美导向作用。

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灵感思维训练的有力工具。

灵感思维是视觉艺术思维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形式。

在创作活动中,人们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想法经过反复思考而突然闪现出来,或因某种偶然因素激发突然有所领悟,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各种新概念、新形象、新思路、新发现突然而至,这就是灵感。

但是灵感的出现是不是偶然性的。

宋朝绘画,以其风格多样、作品众多,是进行灵感思维训练的有力工具。

在我们的中小学课件制作、教学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借助视频、动画、图形、图画等形象媒体来传文达意,激起观者想象和思想的情感涟漪。

绘画作为一种最为直接的表达方式,在我们的视觉文化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说,宋代绘画是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是一个继往开来,集中国古代绘画之大成的光辉时期。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