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试题库(八)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被称为“西方逻辑之父”的人是()
A.亚里斯多德
B.苏格拉底
C.弗朗西斯·培根
D.柏拉图
2.区别不同类型逻辑形式的依据是()
A.逻辑变项
B.逻辑常项
C.概念
D.命题
3.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
A.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B.思维
C.语言形式
D.思维与语言的形式4.“四川人爱吃辣椒”中的“四川人”这一概念是()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虚概念
D.负概念
5.“A与B是两个不同概念”指A与B具有不同的()
A.本体和喻体
B.内容和形式
C.内涵和外延
D.本质和形式
6.若用“Ds就是Dp”表示定义公式,那么犯“定义过宽”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A. Ds等于Dp
B. Ds真包含于Dp
C. Ds真包含Dp
D. Dp真包含于Ds 7.对概念进行概括的极限是()
A.哲学范畴
B.普遍概念
C.单独概念
D.集合概念
8.“参加考研的有些是青年人”和“参加考研的不都是青年人”这两个命题之间是()
A.差等关系
B. 反对关系
C. 下反对关系
D.矛盾关系
9.“周杰伦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导演”这一命题的谓项()
A.周延性不能确定
B.周延
C.不周延
D.这是个假命题,不可回答10.“校长和老汪是同乡”和“校长和老汪是劳动模范”,这两个命题()
A.都是关系命题
B.都不是关系命题
C.前者是关系命题,后者则不然
D.前者不是关系命题,后者是
11.由“有C是B”和“所有A不是B”能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A.所有A不是C
B.有A不是C
C.所有C不是A
D.有C不是A 12.以“并非所有A是B,并非所有C不是B”为前提进行推理,那么()
A.能够必然推出“并非所有C不是A”
B.能够必然推出“并非所有的C不是A”
C.能够必然推出“有的C不是A”
D.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13.复合命题的真假取决于()
A.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
B.支命题的真假
C.联结项
D.推理是否有效14.“把绿色植物移到黑暗处,它的绿色会渐渐消退;再把它移到有光的地方,它会渐渐恢复绿色。
所以,光与植物产生绿色有因果关系。
”上述因果关系的判明用的是()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15.类比推理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都是属于()的推理。
A.思维进程从一般到个别
B.前提不蕴涵结论
C.思维进程从个别到一般
D.结论是模态命题
16.若“如果某甲掌握了两门外语,那么他精通逻辑”为假,则()为真。
A.某甲掌握两门外语并且精通逻辑
B.某甲掌握两门外语但不精通逻辑
C.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但精通逻辑
D.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也不精通逻辑17.与“如果上海申博成功,那么我一定到上海观看”等值的命题是()
A.上海没有申请成功,我没有到上海观看
B.上海没有申请成功,或者我到上海观看
C.上海申请成功,可我没到上海观看
D.就算上海申博成功,我也不去上海观看18.已知德国队可能战胜巴西队,所以()
A.德国队必然会战胜巴西队
B.并非德国队必然会战胜巴西队
C.并非德国队必然不会战胜巴西队
D.德国队必然不会战胜巴西队
19.“绵阳以前是四川省一个不起眼的城市,现在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
”这一命题()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不违反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D.违反排中律20.关于悖论的描述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
B.悖论是人类思维混乱的表现
C.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逻辑悖论
D.悖论都是诡辩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概念与语词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B.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C.所有的概念都通过语词来表达
D.凡语词都表达概念
E.有的语词不表达概念
2.下列推理中,属于依据对当关系进行的有效式是()
A. SAP→﹁SEP
B.﹁SAP→SEP
C. SEP→﹁SAP
D. ﹁SEP→SAP D.SIP→SAP
3.在下列情况中,不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一规则的是()
A.前提中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周延
B.前提中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周延
C.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周延
D.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周延
E.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不周延
4.如果以MIP为大前提构造正确的三段论,那么,其小前提不能是()
A.SEM
B.SOM
C.MES
D.MIS
E.SAM
5.已知“要么小张不去成都,要么小李不去成都”与“如果小张不去成都,那么小李也不去成都”同时为真,则()为假。
A.如果小张去成都,则小李也去成都
B.只有小张去成都,小李才去
C.小张与小李都去成都
D.小张或小李去成都
E.小张或小李不去成都
6.当﹁p→q取值为假时,()为真。
A.p→q
B.p←q
C. p∧q
D. p∨q
E. p q
7.由“如果这是一部好电影,那么它的思想性并且艺术性高”这个前提出发,再增补下列前提和结论分别构成五个推理。
其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部好电影;所以它的思想性强
B.这是一部好电影;所以它的思想性强并且艺术性高
C.这不是一部好电影;所以它的思想性不强且艺术性不高
D.这部电影的思想性不强且艺术性不高;所以它不是一部好电影
E.这部电影的思想性且艺术性高;所以它是一部好电影
8.以“必然p”为前提,可必然推出()
A.并非必然p
B. p
C. 非p
D.可能p
E.不可能非p 9.违反矛盾律要求的具体表现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具有()或()的两个命题都加以肯定。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
E.等值关系
10.下列判断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得的是()
A.天下乌鸦一般黑
B.事物都可认识
C.恒星都是自身发光的天体
D.地球上的大洲都有丰富的矿藏
E.中国所有的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600万
三、图解题(每题4分,共8分)
1.将下列语句中划横线的概念间的外延关系用欧拉图表示。
越南(A)在亚洲(B)。
这个亚洲国家(C)是个发展中国家(D)。
2.一个主项与谓项都不周延的性质命题为真,请用欧拉图表示其主项(S)与谓项(P)可能具有的各种外延关系。
四、指出下列推理的类型和推理形式,并分析是否有效?(每题3分,共15分)1.凡是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都不是好作品,所以,有的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是好作品。
2.有的水生动物是海豚,海豚是哺乳动物,所以,有的哺乳动物是水生动物。
3.逻辑思维对发明创造是有用的,而想像不是逻辑思维,所以想像对发明创造是没有用的。
4.葛优或者是歌手,或者是演员;既然他是演员,所以他不是歌手。
5.如果某组织对美国发动了恐怖袭击或者具有发动恐怖袭击的能力,美国将打击该组织,所以,即使该组织并未发动恐怖袭击但具有发动恐怖袭击的能力,美国也将打击它。
五、分析题(共10分)
1.下述甲、乙、丙、丁、戊的言论是否违反了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要求?如有违反,
是谁违反了?违反了什么规律的要求?为什么?(6分)
甲:昨晚的冠军杯赛水平太低了。
乙:我反对甲的看法。
丙:甲和乙的看法,我都赞成。
丁:我认为甲和乙的看法都不对。
戊:那场比赛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裁判出示了三张红牌。
2.王律师为张某作无罪辨护,当法官说:“如果张某有罪,那么他一定有搭裆”,王律师马上反驳道:“并非如此”。
事后,人们认为王律师事实上作了一个很愚蠢的辨护,为什么?(4分)
六、用归谬赋值的方法,判定下列推理形式是否为重言式(4分)
(p→(q→r)) →(q→(p→r))
七、证明题(6分)
请证明:结论是全称命题的有效三段论,其中项不得两次周延。
八、指出下述二难推理的类型及其错误在哪里,并运用所学的方法反驳它(5分)
如果一个人家庭条件好,那么他会因为贪图享受而学无所成;
如果一个人家庭条件不好,那么他会因为为生计奔波而学无所成;
一个人或者家庭条件好,或者家庭条件不好;
所以,总之他将学无所成。
九、综合题(12分)
某公安局的刑侦员A、B、C、D对某案的涉嫌犯李、赵作了如下断定:
A:赵不是罪犯
B:如果李是罪犯,那么,赵不是罪犯
C:李是罪犯,或赵是罪犯
D:李和赵都是罪犯
1.请用真值表判定以上四个命题在逻辑上是什么关系。
(4分)
2.请证明:四个人做出的断定中不可能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4分)
3.事后知道,四个人做出的断定中只有一个是错误的,谁是罪犯?请说明理由。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