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学试题

逻辑学试题

逻辑学试题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A、客观规律B、思维规律C、心理规律D、语言规律2、参加会议的人不都是干部。

这句话可用符号表示为()。

A、SOPB、SEPC、SIPD、SAP3、科学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

A、有效性B、必然性C、非或然性D、或然性4、明天一定下雪。

这句话表达了()命题。

A、假言命题B、模态命题C、性质命题D、概率命题5、已知“我单位有的干部不会开车”为真,则可推知下面()命题为真。

A、我单位所有所有干部都不会开车。

B、并非我单位有的干部会开车。

C、并非我单位所有干部都会开车。

D、并非我单位所有干部都不会开车。

二、双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以非p为前提,若增补()或()为另一前提,可必然推出非q。

A、或者p或者非qB、当且仅当非q则pC、如果非p那么非qD、p并且qE、如果p那么q2、在“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中,“北京”与“中国”之间是()()关系。

A、全异B、真包含C、相容D、反对E、真包含于3、直接推理①┐(SIP)→S0P和②SOP→SIP的正确情况是()()。

A、都正确B、不都正确C、都不正确D、①正确但②不正确E、①不正确但②正确4、以“并非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为一个前提,再加上()或()为另一个前提,就能进行正确的选言推理。

A、甲队获得了出线权B、乙队获得了出线权C、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D、甲队没有获得出线权E、乙队没有获得出线权5、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科学产生了新的逻辑是()()。

A、辩证逻辑B、形式逻辑C、普通逻辑D、传统逻辑E、数理逻辑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真值函项的类型有()()()()()。

A、重言式B、矛盾式C、赋值式D、系统式E、协调式2、若┐p和q都取真值,那么()()()()()。

A、p∨q为真B、p→q为真C、p←┐q为真D、p∨┐q为假E、p→q为假3、“大兴安岭森林是森林”中的“大兴安岭森林”是()()()()()概念。

A、正B、单独C、普遍D、集合E、非集合4、以“如果不坚决扫黄(非p),那么就会导致社会风气败坏(q)”为前提进行有效的假言推理,其结论必然可得()()()()()。

A、pB、非pC、qD、非qE、并非(非p)5、对下列各组词项进行限制,正确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包头B、卫星——人造卫星C、思维的逻辑形式——命题D、事件——恐怖事件E、时间——2分钟四、图表解题(每题4分,共12分):1、试用欧拉图表示下列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A、体育爱好者B、老师C、先进个人D、老年人E、男老师2、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下列A、B、C三个命题是否等值(写出真值表并且回答是否等值):A、┐(┐p∧┐q )B、p∨qC、┐p→q3、用归谬赋值法证明下列命题是否为重言式:((p → q)∧(r → s)∧(p ∨ r))→(q ∨ s)五、分析解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40分):1、下面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所有生物都是有机物,所以,有些非有机物不是生物。

2、“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就会影响学习成绩;他有好的学习方法;因而没有影响学习成绩。

”这个推理是否有效?说明理由。

3、写出下列命题的负命题及其与负命题等值的命题。

“或者不逃避,或者不错失良机。

”4、根据对当关系,并且已知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成立,求证:反对关系成立。

(写出证明过程)5、以“所有A是B,有些B是C”为三段论的前提,能否推出必然性的结论?为什么?6、分析下列两个命题是否等值:(1)这次考试必然不出论证题。

(2)这次考试不必然出论证题。

7、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几种正确的形式,为什么,请举一例说明。

8、下列刘杨和张强的推理都对吗?刘杨:“只要下午晴天,我就去找你。

”张强:“只有下午下雨,我才外出。

”下午下雨,刘杨去找张强。

张强说刘杨食言,雨天不应找他;刘杨说张强说话不算数,下雨没外出。

六、论证(每题6分,共18分):1、已知:某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否定命题。

试证:该三段论的大前提只能是全称肯定命题。

(写出证明过程)2、请用自然演绎NP系统证明下列公式(写出证明过程):((p→r)∧(q→r)∧(p∨q))→r3、某地发生一起凶杀案。

经分析凶手有两个人。

侦察员拘留了A、B、C、D、E五个犯罪嫌疑人,并掌握如下情况:⑴如果B不是凶手,那么A也不是凶手;⑵B只有和C在一起,才会参与作案;⑶如果D是凶手,E一定是帮凶;⑷A和D中至少有一个人是凶手;⑸C没有参与这起凶杀案。

问:谁是杀人凶手?(请写出推导过程)逻辑学试题参考答案(第三套)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B2、A3、D4、B5、C二、双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AC2、AD3、BD4、DE5、AE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ABE2、ABCD3、ABD4、ACE5、BCDE四、图表解题:(每题4分,共12分)1、2答:三个命题都等值。

3、((p → q)∧ (r → s)∧(p ∨ r)) →(q ∨ s)F T F T F T F T F T T F FFF答:是重言式。

五、分析解答问题:(每题6分,共36分)1、正确。

因为:第一种作法:换质,换位,换质,换位,再换位,换质。

第二种作法:①根据换质换位法,可以推出“所有的非有机物都不是生物。

”②再根据对当关系中的差等关系,可以推出该结论。

2、无效。

因: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3、①负命题:并非或者不逃避,或者不错失良机。

②等值命题:逃避,并且错失良机。

4、证:①因:A真,O假,I真,E假。

故:A真,E假。

②因:A假,O真,I不定,E也不定。

故:A假,E不定。

③因:E真,I假,O真,A假。

故:E真,A假。

④因:E假,I真,O不定,A也不定。

故:E假,A不定。

5、不能。

因为违反三段论的规则:中项至少财延一次。

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6、①不等值。

②命题(1)与“这次考试不可能出论证题”等值。

③命题(2)与“这次考试可能不出论证题”等值。

7、①有两种正确的形式:一是肯定前件式;二是否定后件式。

②因为其逻辑性质是:肯定前件必然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必然要否定前件。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③举例。

8、①张强推理错误。

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即:刘杨可以外出)②刘杨推理错误。

因肯定前件不必然否定后件。

(即:张强可以不外出)六、论证(每题6分,共18分):1、要点:①大前提肯定;②大前提全称;或者③大前提不能特称。

作法有4种:(1)①根据已知,结论必否定;大项必须周延。

②根据已知,大前提必肯定。

③大项必须作主项,而且必须周延;所以大前提必全称。

④所以,大前提必为全称肯定命题。

(2)反证法:①设:大前提否定,违反规则,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结论。

②大前提特称肯定,根据规则,结论必为特称否定命题;则必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③所以,大前提必为全称肯定命题。

(3)①设:大前提特称肯定,大项必不周延。

②结论必否定,大项必周延;③大项既不周延,又周延,违反矛盾律。

④所以,大前提必为全称肯定命题。

(4)归纳法:①大前提只能有四种形式:A、E、I、O。

②E、O不成立。

③I也不成立。

④所以只能是A。

2、证:⑴p→r P1⑵q→r P2⑶p∨q P3⑷┐r PP1⑸┐q (2),(4),M.T.⑹p (3),(5),T-(∨- )⑺r (2),(6), T-(→-)⑻r∧┐r (4),(7), T-(∧+)⑼r (4),(8),(RAA)(消去PP1)3、答:D和E是凶手。

推导过程如下:①B不是。

根据情况⑸和⑵,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②A不是。

根据推导①和情况⑴,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③D是。

根据推导②和情况⑷,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④E是。

根据推导③和情况⑶,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