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环境与生态学:第3篇 系统分析-规划篇 第16章 生态城市理论及规划

城市环境与生态学:第3篇 系统分析-规划篇 第16章 生态城市理论及规划

① Hahn(1991) • 尊重生命与社会伦理 • 强化人与人的关系 • 回归自然与精神层面 • 混合型社会结构 • 控制建设密度 • 重视本地文化传统 • 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并重 • 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16.3.1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原则
② Richard(1993)
• 恢复退化的土地 • 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 • 平衡发展 • 优化城市能源 • 发展经济 • 提供健康和安全 • 鼓励共享 • 促进社会公平 • 尊重历史 • 丰富文化景观 • 修复生物圈
16.3.2 生态城市的演进步骤
现有城市如何向生态城市迈进?
•1 •2
16.5 生态城市的规划性质与规划目标
16.5.1 生态城市的规划性质 16.5.2 生态城市的规划目标
16.5.1 生态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规划性质
① 科学性-生态性-经济性-社会性的结合 ② 与生态城市建设相关 ③ 强调协调性 ④ 专业性与综合性(城市学科群) ⑤ 相对完善性:P401,表16.5
16.1 生态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16.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16.1.2 生态城市的特征
16.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①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 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到:从 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 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
② 生态城市(Roseland,1997):变革和解 决社会和城市问题各种理论的综合与实践。
第16章 生态城市理论及规划
16.1 生态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16.2 生态城市的标准与类型 16.3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原则与演进步骤 16.4 生态城市及规划的理论基础 16.5 生态城市的规划性质与规划目标 16.6 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16.7 生态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 16.8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16.9 生态城市规划案例
16.5.2 生态城市的规划目标
① 自然生态系统规划目标 ② 经济生态系统规划目标 ③ 社会生态系统规划目标
P402,表16.6
16.6 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16.6.1 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 16.6.2 生态城市的规划程序
16.6.1 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
• 基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的背景和目标 ,不同城市的生态规划内容存在差异。
• 具体的规划内容需要结合规划目标及本地 实际情况展开
16.6.2 生态城市的规划程序
① 思路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 价反馈
② 思路二:明确目标-确定规划标准-制定方 案-实施方案-效果评估
③ 案例参考:P405,图16.2
生态城市概念的多元性!
16.1.2 生态城市的特征
① 生态性 ② 自律性 ③ 正向演替性 ④ 可持续性 ⑤ 理想性
16.2 生态城市的标准与类型
16.2.1 生态城市的标准 16.2.2 生态城市的类型
16.2.1 生态城市的标准
问题:生态城市有没有全球(全国)范围内的 统一标准?为什么? 一. 联合国环境署对生态城市的标准的指导意见 二.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城的建设标准 三.《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研究组的理解
一. 联合国环境署对生态城市的标准的指导意见
①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制定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 ② 实现工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③ 发展生态农业 ④ 以人为本 ⑤ 重视历史、文化、古迹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⑥ 大力发展绿化,将城市融入自然
二.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城的建设标准
空气、水体、固废、土壤、能源、物质、生 物量、生物多样性、食物、生境、气候变化 等
16.3.1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原则
③ Register(1996)
• 修改土地利用开发的优先权 • 修改交通建设的优先权-就近出行(步行、自行车
、公共交通、私家车、货车) • 修复被损坏的城市自然环境 • 建设和谐生态的混合居住区(配套、人与人等) • 培育社会公正与平等性 • 支持地方化的农业 • 循环与回收 • 自然与经济、社会效益统一 • 提倡自觉的简单化生活方式 • 宣传与教育
16.2.2 生态城市的类型
① 分类一:新建型生态城市与再生型生态城市 ② 分类二:西瓜型(重环境轻经济社会)、
青少年型(面临瓶颈需突破)、 健康型(协调发展)
16.3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原则与演进步骤
16.3.1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原则 16.3.2 生态城市的演进步骤
16.3.1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原则
三.《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研究组的理解
① 自然生态标准:生态学原理、地质地貌、 水文、气候、人与自然等
② 经济生态标准:清洁能源、低排放、高产 出、循环可持续等
③ 社会生态标准:基础设施、文化遗产、自 然平等公正和平、居民的自觉生态与环境 意识与公共意识、法律政策与管理等。
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