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理思考题目

药理思考题目

3.阐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细菌的耐药机制
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损伤细菌细胞膜,破坏细胞膜的屏障作用;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细菌丧失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影响细菌核酸代谢。
耐药机制: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细菌将抗菌药物泵出细菌细胞外

1.从受体角度解释药物耐受性的产生P13
2.如何理解药物毒副作用?
3.什么是量效关系?从量效曲线上应掌握的药理学基本概念有哪些?
4.形成第二信使的两个基本特性?
5.药物在体内如何分布?影响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6.什么是生物利用度?如何计算?
7.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有何意义?
8.什么是清除率?有何意义?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异黄酮类、查耳酮
皂苷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
苯丙素类:木脂素和苯丙酸类、香豆素类
多糖
第七章(五)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1.治疗CHF(充血性心率衰竭)的药物有哪些分类?各类的作用机制是何?
强心苷: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由于抑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使细胞内Ca2+增加。P143

1.简述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
2.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有哪些?

1.简述β受体阻断药的基本药理作用
2.心得安的降压机制是什么?
3.高血压为目前高发的常见病,如何有效防治?

1.何谓内阿片X
2.阿片的成瘾机制是什么,如何开发解毒药物?

1.环氧合酶的种类与作用
2.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天然产物免疫促进作用的机理是何?
第九章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
1.名词解释:抗菌谱;抗生素后效应
抗菌谱:药物的抗菌范围:1窄谱:仅对单一菌或菌属有抗菌作用,如异烟肼等
2.光谱:对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如:四环素
抗生素的后效应:抗生素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已消失时,抑制细菌的效应仍持续一定时间。
相同
抗凝作用
过量易发生出血、偶尔过敏
2.维生素K的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有哪些?P157
(1)药理作用:维生素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
(2)临床应用:用于治疗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如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所致出血,新生儿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出血。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应作适当补充,一面维生素K缺乏。
第八章(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1.(以前考过简答)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炎作用的特点及作用机制是何?P176
P176(1)抗炎作用特点:GCS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各种炎症均有效。在炎症初期,GCS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又抑制白血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而减轻炎症症状。在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而减轻疤痕和粘连等炎症后遗症。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8)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9)甾体激素药
3.人类有哪些可能征服恶性肿瘤的新方向?
第十二章免疫药物
1.试述免疫抑制剂的分类和各类的药理学作用特点?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烷化剂
抗代谢药
特点:1.对初次免疫应答抑制作用较强
2.对不同免疫反应产物作用不同
3.其实治疗有别
4.给药时间与免疫反应的阶段不同而不同
5.抗炎与免疫抑制作用有一定相关性
(眯眯眼)一
1.乙酰胆碱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储存、释放和消除过程。
2.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比较。
3.什么是受体?
胆碱能受体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型。
4.传出神经系药物的作用方式?
5.何谓第二信使?主要有哪些?
6.什么是G蛋白偶联受体?

1.什么是M样作用?
2.何谓调节痉挛与调节麻痹?
3.阿托Hale Waihona Puke 有哪些药理作用,临床用于哪些疾病?
2.光谱:对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还对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及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如:四环素
抗菌活性: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细菌的能力。
3)最小抑菌浓度与最小杀菌浓度
最小抑菌浓度是指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杀死99.9%(降低3个数量级)的供试微生物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
(2)抗代谢药物
(3)抗肿瘤抗生素
(4)抗肿瘤植物素
(5)其他抗肿瘤药物(主要为铂类抗肿瘤药物)
(6)激素类
2.研究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思路有哪些?(9种)
P216(1)抗嘌呤药
(2)抗嘧啶药
(3)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4)抗叶酸药
(5)DNA多聚酶抑制剂
(6)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7)嵌入DNA中干扰转录DNA的药物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这类药物不抑制Na+-K+-ATP酶,用于代替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P145
利尿药:利尿药促进水、纳排泄,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降低静脉压,缓解或消除静脉淤血及其所引发的肺水肿和外周水肿。
扩张血管药:扩张静脉,是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脏前负荷,进而降低肺楔压,左心室舒张末压,缓解肺部淤血症状,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心排出量,缓解组织缺血症状。
不良反应
肝素
调血脂作用、抗炎作用、抗血管内膜增生、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凝作用立即发生
加速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精氨酸-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Ⅲ凝血酶复合物而使酶灭活
血小板减少
香豆素
作用慢而持久
在肝脏抑制维生素K由环氧化物向环醌型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影响凝血因子的羧化,使这些因子停留在无凝血活性的前体阶段
β受体阻断药:P146
2.β受体阻断药能用来治疗哪些疾病?药理作用是何?
P146CHF
扩张型心肌病
P149心绞痛
3.苷类正性肌力药有哪几种?作用机理是何?
P142洋地黄毒苷
地高辛
毛花苷丙
毒毛花苷K
第七章(六七)抗心绞痛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抗心绞痛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有哪些分类?各类的作用机理是何?
(2)抗炎作用机制:GCS扩散进入胞浆内,并与GR—Hsp结合。同时Hsp被分离。GCS和G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GRE结,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与nGRE结合。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作用。
第八章(四)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2.降血糖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有哪些?
(1)糖代谢:加速全身组织(脑除外)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血糖的来源,使血糖降低
9.靶浓度是指什么?如何计算?
第七章(四)抗高血压药
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理
(1)利尿药:利尿导致细胞外液和血浆容量降低
(2)交感神经抑制药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4)钙拮抗剂
(5)血管舒张药
2.降压药物的作用机理有哪些研究新进展?
3.近年来从植物中有哪些新的活性成分被发现?
生物碱类化合物:有机胺类、异喹啉类生物碱、喹啉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
2.比较下列概念
1)抗菌药与化疗药
抗菌药:抗病原微生物药
化疗药是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治疗药物。化疗药物可杀灭肿瘤细胞。这些药物能作用在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上,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
2)抗菌谱与抗菌活性
抗菌谱:药物的抗菌范围:1窄谱:仅对单一菌或菌属有抗菌作用,如异烟肼等

1.苯二氮卓类药物为何作用时间相对较长?
2.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3.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应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疗?

1.什么是癫痫?
2.可用哪些药物治疗癫痫?
3.硫酸镁抗惊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

1.常用平喘药有哪几类,列出代表性药物?
2.何谓咳嗽反射,可待因作用于哪个部位?
3.常用糖皮质激素的构效关系与特点有哪些?
(2)抗心绞痛药
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Ca2+内流。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降低;同时能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供氧量。使心肌收缩力减弱,耗氧量降低。
第七章(八)血液系统药理
1.试比较肝素与香豆素抗凝血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的异同
药用作用
作用机理
P147抗心绞痛:
(1)有机硝酸酯类
(2)β受体阻滞药
(3)钙拮抗剂
P150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1)调血脂药
(2)抗氧化药
(3)多烯脂肪酸类
2.β受体阻断药能用来治疗哪些疾病?药理作用是何?
P149心绞痛
3.钙拮抗剂能用来治疗哪些疾病?药理作用是何?
(1)治疗高血压
由于高血压主要是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而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取决于细胞内Ca2+浓度,抑制跨膜Ca2+移动,可降低细胞内Ca2+量。因而钙拮抗药通过舒张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发挥降压作用。
(2)脂肪代谢:抑制脂肪酶,使脂肪分解减慢,同时促进脂肪酸进入细胞,增加脂肪合成酶活性及脂肪合成和储存增加
(3)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4)钾离子转运: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
十二章抗肿瘤药物
1.抗肿瘤药物的分类有哪些?试举出各类的代表药物
根据化学结构、来源及作用原理分类:
(1)烷化剂
4.色苷酸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