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悬念写出事件的波澜(知识点)
1、什么是事件的波澜?
明确:事件的波澜就是事件的曲折变化
2、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明确:①社会事物是复杂的,多面的和多变的;
②读者的阅读心理是“文似看山不喜平”。
3、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
明确:①要善于选择曲折、复杂的事件;
②运用一些写出波澜的方法。
写出事件波澜的方法有很多,如悬念法,抑扬法,意外法,巧合法、虚实法,张弛法等等,那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运用悬念法写出事件的波澜。
4、例文一《我只要属于我的那一份》在设置悬念中属于——事件突发。
所谓事件突发就是让作品中的人物或读者始料不及突然发生的事情。
事情为什么发生?如何发展?主人公如何做?这都是悬而未解决的问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老师正在上课,一个同学突然昏到,这就是突发事件。
结尾出乎人的意料,意外的结局让我们造成判断上得失误,一旦弄清了真相,便会心头一震,印象格外深刻。
但是细细的想一想它的结局又在情理之中,它符合大学生的性格。
用突发事件制造悬念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本属我之物自应捍卫,意外之财分文不取,这是一种踏实本分而又不失尊严的人生态度,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受到一些教育。
看来用突发事件制造悬念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使用突发事件设置悬念应注意哪些?
(1)意外的结局出乎情合乎理的意外。
(2)意外的结局一定要与读者和主人公的期待完全不同。
5:例文二《永不忘记》把结局放到了文章的开头在设置悬念中属于——倒叙设计
所谓倒叙设计,就是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结局或是矛盾斗争最突出的部分先行展示出来,然后再叙述故事情节。
它的写作思路一般是:结局、高潮——过渡——开端、发展——回应篇首。
看来使用倒叙设置悬念既能使读者怀着焦急的心情注视着人物的一举一动,还能使文章意味深长,让读者回味无,读者关心的不是结局如何,而是结局如何产生的。
运用倒叙设计应注意的是:
(1)开篇如果交代结局,应该有悬念,平淡无悬的倒叙不可取,如高潮起篇,应传神生动,扣人心弦。
(2)过度要自然,简单明了不可拖泥带水。
(3)结尾和开头要呼应一下。
6:例文三:《意外》中他那么老实,为什么会发火呢?这在写作方法上属于——行为反常
所谓行为反常就是看似不合常理,违反常情而具有深意的反常心理,在矛盾冲突中表现设悬,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故事的结局出乎意料,但是在设置悬念时又对读者露出一点端倪,并对故事的结局有了一定的预感,只是渴望得到更多的线索来证实自己的推测。
这样可以抓住读者,引发好奇心,使文章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使用这种方法主要是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但对故事情节要有铺垫。
如:小楼为何发火?要把原因交代清楚,否则,影响作品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