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 章末综合检测(二)

9 章末综合检测(二)

章末综合检测(二)(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0·张家口高三一模)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直径大约在60~140 nm,化学知识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是一种胶体B.“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但二者消毒原理不同C.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服所用的熔喷布是一种聚丙烯材料,它属于纯净物D.生理盐水可用作公用餐具消毒剂解析:选B。

A.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直径大约在60~140 nm,胶体分散质直径在1~100 nm,故新冠病毒扩散到空气中有可能形成胶体,故A错误;B.“84”消毒液为次氯酸钠水溶液,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具有强氧化性,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从而杀死病毒,并非是利用乙醇的氧化性,二者消毒原理不同,故B 正确;C.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服所用的熔喷布是一种聚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是高聚物,它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盐水,这个浓度的盐水一般来说是没有消毒作用的,它主要是用来清洗伤口或者是扩充血容量,因此不可用作公用餐具消毒剂,故D错误。

2.下列句子中涉及物质性质或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中烟花呈现不同颜色是物理变化B.“真金不怕火,怕火便是铜”说明金的熔、沸点高于铜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中能量的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中“酒”的主要成分含有3种元素解析:选B。

烟花呈现的颜色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A项正确;金的活泼性比铜的弱,铜在空气中加热时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不能说明二者熔、沸点的高低,B项错误;可燃物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C项正确;“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所含元素为C、H、O,D项正确。

3.(2018·高考北京卷)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解析:选C。

A项,白色沉淀为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OH)3;B 项,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褪去;C项,该过程发生了沉淀的转化,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是因为Ag2S比AgCl更难溶,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项,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是NO,NO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

4.(2021·揭阳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棉、丝、羽毛、塑料及合成橡胶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B.水泥、玻璃、青花瓷、玛瑙都属于硅酸盐产品C.“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没有丁达尔效应解析:选C。

丝、羽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燃烧产物除CO2和H2O外,还有含氮物质,塑料和合成橡胶中也可能含有C、H以外的元素,燃烧不只生成CO2和H2O,A项错误;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产品,水泥、玻璃、青花瓷属于硅酸盐产品,B项错误;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项正确;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项错误。

5.(2020·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海洋生物参与氮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②中有极性键断裂和非极性键生成B.反应③中可能有氧气参与反应C.反应①~⑤中包含3个氧化还原反应D.等量NO-2参加反应,反应④转移电子数目比反应⑤多解析:选C。

A.反应②中NH2OH→N2H4,NH2OH中极性键断裂,N2H4中有非极性键生成,故A正确;B.反应③中N2H4→N2,N元素化合价升高,N2H4是还原剂,可能需要氧化剂O2参与反应,故B正确;C.反应①~⑤中②③④⑤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反应④中N元素由+3价降低到-1价,反应⑤中N元素由+3价降低到0价,等量NO-2参加反应,反应④转移电子数目比反应⑤多,故D正确。

6.在室温下,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石蕊变蓝的溶液:K+、Na+、AlO-2、OH-B.加入铝粉产生气体的溶液:Cu2+、Mg2+、HCO-3、Cl-C.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K+、Fe2+、SO2-4、NO-3D.1 mol·L-1 Al3+溶液:H+、Fe3+、NO-3、HCO-3解析:选A。

A项,使石蕊变蓝的溶液应为碱性,各离子能大量共存,正确;B项,加入铝粉产生气体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碱性,在酸性溶液中,HCO-3不能大量存在,在碱性溶液中,Cu2+、Mg2+、HCO-3均不能大量存在,错误;C 项,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应为酸性,H+、Fe2+、NO-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项,H+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Al3+、Fe3+与HCO-3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也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7.下列解释事实或应用中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SO 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SO 2+H 2O===2H ++SO 2-3B .用稀HNO 3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 +2H ++NO -3===Ag ++NO 2↑+H 2OC .用Na 2CO 3溶液浸泡锅炉水垢(含CaSO 4):CaSO 4+CO 2-3CaCO 3+SO 2-4D .用碱性NaClO 溶液吸收冶金工业尾气中的NO 2:ClO -+2NO 2+H 2O===Cl -+2NO -3+2H +解析:选C 。

SO 2与H 2O 反应生成二元弱酸H 2SO 3,H 2SO 3分两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电离出的H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H 2O H 2SO 3、H 2SO 3H ++HSO -3,选项A 错误;硝酸与金属反应,无特别说明时,稀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Ag +4H ++NO -3===3Ag ++NO ↑+2H 2O ,选项B 错误;用Na 2CO 3溶液浸泡锅炉水垢,反应的实质是沉淀的转化,即溶解度较小的CaSO 4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aCO 3,为可逆反应,且物质拆分正确,选项C 正确;在碱性环境下,产物中不能存在H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O -+2NO 2+2OH -===Cl -+2NO -3+H 2O ,选项D 错误。

8.臭氧与液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硝酸铵:NH 3(l)+O 3(g)――→一定条件NH 4NO 3(s)+H 2O(s)+O 2(g)(未配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3(g)是氧化剂,O 2(g)是还原产物B .NH 3(l)可做反应的制冷剂C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该条件下,反应转移4 mol 电子,生成11.2 L H 2O(s)解析:选B 。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可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 3(l)+4O 3(g)=====一定条件NH 4NO 3(s)+H 2O(s)+4O 2(g),NH 3(l)中N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NH 4NO 3(s),O 3(g)中O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NH 4NO 3(s)和H 2O(s),故O 3(g)是氧化剂,O 2(g)不是还原产物,A 项错误;液氨汽化需吸收大量的热,可做反应的制冷剂,B项正确;O3(g)不全做氧化剂,NH3(l)也不全做还原剂,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C项错误;该条件下,反应转移4 mol电子,生成0.5 mol H2O(s),H2O为固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体积,D项错误。

9.(2021·西安模拟)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 ↓+13I2+12K2SO4+12H2O,其中1 mol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 A.10 mol B.11 molC.12 mol D.13 mol解析:选B。

由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可知,Cu(IO3)2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则Cu(IO3)2为氧化剂,所以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1 mol×(2-1)+2 mol×(5-0)=11 mol。

10.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K+、Ag+、Ba2+、Cu2+、Cl-、OH-、CO2-3、SO2-4中的几种,对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2)另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向(2)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

(4)将(3)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K+、OH-、CO2-3、SO2-4B.可能含有Cl-、OH-C.一定不含Ag+、Ba2+、Cu2+、Cl-D.无法判断离子种类解析:选B。

无色溶液说明不含Cu2+。

(1)滴加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说明含OH-和CO2-3中的至少一种,则不含Ag+。

(2)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CO2-3和SO2-4中的至少一种,则一定不含Ba2+。

(3)向(2)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O2-3和SO2-4。

(4)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Cl-,但可能是加入的BaCl2溶液及盐酸引入的,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溶液中必含K+。

综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含有K+、CO2-3、SO2-4,可能含有Cl-、OH-,一定不含Ag+、Ba2+、Cu2+。

11.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2溶液与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2MnO-4+6H++7H2O2===2Mn2++6O2↑+10H2OB.AlCl3溶液和过量氨水反应:Al3++4NH3·H2O===AlO-2+4NH+4+2H2O C.NaAlO2与HCl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反应:6AlO-2+9H++3H2O===5Al(OH)3↓+Al3+D.FeI2溶液与少量Cl2反应:2Fe2++Cl2===2Fe3++2Cl-解析:选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过量,可将H2O2全部氧化,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6H++5H2O2===2Mn2++5O2↑+8H2O,A项错误;NH3·H2O是弱碱,不能使生成的Al(OH)3沉淀溶解,B项错误;NaAlO2与HCl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反应时,HCl过量,使生成的Al(OH)3沉淀部分溶解,C 项正确;还原性:I->Fe2+,少量Cl2与FeI2溶液反应时,I-先发生反应:2I-+Cl2===I2+2Cl-,D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