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PPT完整版1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PPT完整版1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 展
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实业 救国”的倡导;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⑵初步发展的特点及发展艰难的原因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先天不足后天畸型 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⑶影响
材料二:天津武举李福明……开设一家机器面粉厂,…… 北京的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便存心勒索。……李 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革 去他的武举,“交邢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 被迫停业。
面临问题:民族企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 挤、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发展艰难。
A.充足资金
B.先进技术
C.劳动力和市场 D.政治保护
3、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 发展,但仍举步维艰的原因是
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②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③洋务派垄断中国近代工业
④清政府官吏敲诈勒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办有一 家机器面粉厂,他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 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坊”“哄闹官 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面粉 厂被迫关闭。这件事表明
前严重。
历史背景
阅读课文概述: 1、甲午战争后清朝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哪 些? 1)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2)赔款、天灾等所引发的财政危机 3)清政府改革措施不力
2、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出现 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资本输出:资本主义
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
用过剩资本对国外的 贷款或投资。
⑴《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⑵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① 以商品输出为主
以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有哪几种方式呢?
争做中国债 主
修筑铁路
开采矿山
开设工厂、 银行
总的来说,列强对中国输出资本 加强了对中国经济、政治控制,民族危机加深。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单元预览:戊戌变法
一、甲午战争后民族 危机的加深
二、维新运动的兴起
变法的背景 变法的兴起
三、百日维新
变法的高潮
四、戊戌政变
变法的失败
政治因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民族的危机?
割地 赔款 通商
使中国中丧国失大的量半领土殖;民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对重中了国地人 的化民控的制程负度担;大列大强通过贷款进一步加强了
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并在19世纪末作为新 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归纳总结
争做中国债主
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

民族资本主义的修开初筑采步铁矿路山发展

以资本输出为主 争相设厂,开设银行

华 侵 略
政治上:干涉中国内政
强占租借地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划分政势治力范舞围台
掀起瓜分狂潮
“门户开放”政策
民族危机加深
【课堂练习】
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 是
A.资本输出和大量倾销工业品 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借款 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 D.投资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
2、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客 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
步发展,主要是由于它为民族资本
主义提供了
加深
使列强深入中国内地,掠夺中国资源和倾销商品
开设 工厂
使列强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 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商业。
跟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相开比,设内工容厂上最大的不同点在
哪里?
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改变
(1)经济: 以商品输出为主
以资本输出为主
商品输出:资本 主义国家的工业 品到外国市场倾 销,获取利润。
太阳——日本 (福建)
鹰—— 美国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 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实质 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对中国 使美国在华势力大增,
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民族危机空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 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 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 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数量少、技术力量薄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民族资本主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 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 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⑴《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⑵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① 以商品输出为主
以资本输出为主
② 直接割地
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
租借的方式,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 内使用和管理的地区,租借国在租借地不仅具有行 使行政、立法、司法等诸方面管理权,并且还建立 了正式的殖民机构和军事基地,成为对出租国进一 步扩大侵略的军事据点。租借期长短不一,最长不 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其军事、政治、经济力量
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作 为他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 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
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都享有
绝对的行政、司法、立法权
熊—— 俄国 (东北)
虎——英国 (长江流域)
青蛙——法国 (两广、云南)
肠—— 德国 (山东)
总结: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在腐朽的封建制度里,在帝国 主义纷纷侵略的间隙里,中国内部 新的生产因素暗自生长着……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企业
时间
类别
厂矿数
甲午中日
商办
53
战争前 官督商办、官办
19
甲午中日
商办
63
战争后 官督商办、官办
18
资本额 (千元)
4707 16208
12465 5345
占总资本额 的百分比
22.4% 77.6%
70% 30%
原因: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的自然经济的进一步 瓦解;“实业救国”的倡导;清政府放宽对 民间设厂的限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 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 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的总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