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课件
1894.11
旅顺
黄海海战 平壤
1894.9.17 1894.9.15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黄海之战中日战况简表
项目 参战舰艇 (艘) 火炮 兵力 舰船损 (门) (人) 失 伤亡人 数
中方 10
日方 12
191
272
2052
3566
5艘沉没 1200
5艘重伤 300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是什么支撑他们的血肉之躯坚持奋战?
亚 洲
中 国
满 朝 蒙 鲜
台 日本 湾
日本“征韩侵华”的“大陆政 策”
满蒙 中国
台湾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2岛海战 不宣而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避战自保
辽东战役
临阵脱逃
威海卫战役 献船投敌 签订《马关条约》
北洋水师的浴血奋战 对民族国家的道义、责任感
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
“致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 水,他的随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 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雷艇赶 来相救,他拒不上艇。他养的爱 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 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 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 此日漫挥天下雨, 使他的头露出水面。邓世昌抱定 有公足壮海军威。 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抱住 —光绪帝所题挽联 爱犬,一同沉入滚滚波涛之中。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明 治 维 新 前 与 后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 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
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 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
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 中寻求出路
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马关条约》
1、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 中国的野心。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加重了人民负担;举借外债,使列强进 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增辟通商口岸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了中国内地。
苏州 沙市 重庆
江
杭州
上海 宁波
长
广州 厦门
福州
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 的内容,说明《马关条约》给中国带 来的影响。
《南京条约》 割地 香港岛 银元2100万元 东南沿海 协定关税 (商品输出)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白银2亿两 长江流域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 (资本输出)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
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 份报告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 “我亲眼看见诸多尸体,他们 的手是缚在背后的。我曾经看 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 刀杀死的尸体而且我可以确定, 他们是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 害的。”
1894年11月22日日军进入旅 顺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 杀,历时四天。我国同胞遇害 者达2万多人,全城幸存者仅 36人。他们的脸上被刺有免杀 记号,是日军留作专司掩埋尸 体的。旅顺大屠杀充分暴露了 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本性。 西方的报刊谴责说:“日本 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 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 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 目。”
1、背景: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 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七艘,共 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 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 共一万七千多吨。然而,1894 年,日本悍然发动对大清帝国 的战争。
它怎敢打 “师傅”?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日本:出台“大陆 政策”,侵华野心 蓄谋已久。
世界
《时局图》是近代 爱国者谢缵泰所作, 图中“不言而喻, 一目了然”的对联, 生动形象地揭露了 清政府的腐败和帝 国主义列强对中国 的侵略。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 “沈沈(沉沉)酣 睡我中华,哪知爱 国即爱家。国人知 醒宜今醒,莫待土 分裂似瓜”。
赔款
通商口岸
输出
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3.结果:清朝战 败,被迫签订《马 关条约》。
内因:统治腐朽,制度 落后(根);清政府避 战求和政策;未能充分 动员民众; 外因:日本蓄谋已久, 且制度先进;西方列强 对日本的支持。
慈禧:哪管 明治天皇:以饿 国家兴亡 , 肚皮的精神,一 生日非过不 天只吃一餐饭, 可。“万寿 鼓动着他的臣民 无疆 普天 为战舰捐出口袋 1895 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同庆 ;年 三军败 里的最后一个铜 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板。 绩 割地求 和。”
材料一:军舰大小2百艘 材料一:中国自十四年 (其中蒸汽厚铁甲舰50艘), (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 外加蒸汽、 运输帆船20 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 就现有二十余艘勤加训练, 只,常备人员2万5千名, 计划用20年的时 间来建 窃虑后难为继。 成这个强大的海军。 ——1894年李鸿章奏折 材料二:19世纪80年代开 材料二:1894年11月7日将 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这 始,日本不断派遣间谍到 一年清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 朝鲜、中国境内搜集情报, 筹备“万寿庆典”。而筹备 秘密绘制朝鲜半岛和我国 工作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展开。 东北、渤海湾的详尽地形。
中国
日本
材料一:“在一家钱铺柜台 材料一:11月7日,日军 的木栅栏尖上,插着无数人 占领大连湾,这一天正 头。地板上的血有三寸厚, 尸体重重叠叠。更残忍的是, 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 日军将一个未满周岁的小孩 前方军情急电雪片般飞 活活钉死在墙上。那零零星 来,慈禧太后却不为所 星的手、脚、头,到处都 动。在颐和园升殿受贺, 是。” ——《旅顺口落难记》 大宴群臣,连续赏戏三 天,公事皆延置不办。 [英]海员阿伦
中国
日本
材料一: “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 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 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材料二: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后,李 鸿章命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 理……切勿自我先挑衅” 。丰岛战役后,清军失利退 至平壤。李鸿章仍命令:“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材料三: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 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 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四:清军的枪炮大都购自英德美法等国,有 的炮弹没有炸药,只有沙土,根本不能使用。军舰的 炮弹虽然“实储火药,然配储不多,且药线铁管仅实 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因此,北洋舰队在海 战中吃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