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3、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 4、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5、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最优选择的具体步骤是:
1、确定决策目标。 2、提出备选方案。 3、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政人。
行政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受到多方
面因素的制约,经常处于变动状态且表现出冲突特征。
行政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可能是有限的,其决策行
为往往会受其心理因素的一定制约,他们不可能也不奢
望发现最优解,只要找到满意解就知足。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有限理性模型的两种决策方法
1、组合排列法 就是从工作任务的不同组合排列中进行选择,
政策制定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 实现渐进变迁。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案例
伦敦新老地铁图的对比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 很好的例证。1900年,伦敦有了世界上第一条 地铁。随着地铁系统的不断完善,为了满足乘 客的迫切需要,1910年第一张地铁图问世。这 种早期的地铁图是地理性的,即以实际距离和 面积为准,严格按比例缩小而成。但随着地铁 线路的日益复杂,新设车站不断增多。早期的 地铁图显得越来越混乱,查找路线和车站非常 不便,难以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迫切需要 进行简化。
以达到满意结果的一般性决策方法。 2、方面排除法
这是一种适用于对决策方案进行同时性选择 的有效方法。
例如:对购买汽车的选择:价格、座位数、速度、 颜色等要素 情报活动阶段 设计活动阶段 抉择活动阶段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三、渐进主义
渐进主义美国学者林布隆提出决策模型,具体观点:
政策制定的实际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分析 间题、明确目标、提出方案、优化选择等),而是对以 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
象形式反映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二、模型评述
世界是复杂的,理解这种复杂性,有必要对其进 行简化,因此我们构建了模型。
模型来源于人类的经验,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一 种认识方式,是人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个人信仰 的综合体现。
5.提出一定的解释: 政策模型应该对公共政 策提出一种解释,而不是只对公共政策及其过 程进行简单的描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该对公共政策的原因 和结果提出一定的假设。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公共政策典型的模型分类
托马斯·戴伊
制度模型 过程模型 集团模型 精英模型 渐进模型 对策模型 理性模型 系统模型
安德森
系统模型 团体模型 精英模型 过程模型 制度模型
传统理性模型存在的缺陷-“理想追求”
1、决策目标不是单一、明确和绝对的,而是多元、 模糊和相对的(例如企业/企业家目标不同)。
2、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受 到个人偏好(成本陷入倾向/损失厌恶倾向)。
3、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如人对信息的感 知能力有限 、人的记忆能力有限)。
第三章 公共政策模型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第一节 模型概述
一、什么是模型
模型可分为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
具体模型主要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
如示意沙盘、模型飞机、交通地图等。
这些模型对原形是一种形象的说明,使人一眼望去就 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突出表现了模生特征。
抽象模型主要是指用语言、符号、图表、数字等抽
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理性优化模型,为微观 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对当时经 济领域的微观决策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传统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条件:
1、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有一致的价值判断
2、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
--具备完备知识、信息,能穷尽备选方案并预测所有结 果
经济学模型 福利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 新制度主义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政策模型
一、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 (Rationality)
理性:通常解释为合理、有理,它与感性相对, 指人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
理性模型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传统经济 学理论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
4、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 一致。
5、决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 财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二、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意解
有限理性模型,又称满意性公共决策他是由西蒙首
先提出的决策模型。
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理性是介于完全理
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行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该地图并不是真实的伦敦地铁,而是想像的伦 敦地铁,并不是真实的具体,而是具体的抽象。 如果把它与实际的地理位置划等号,你将大错 特错。许多来过伦敦的旅游者都曾有过这方面 的经验教训,图上标的站都是等距离的,用5 分钟走了一站,但可能要用半个小时或1个小 时走到另一站。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当时一名在地铁系统工作的名叫贝克的临时绘 图员认为,如果能运用图解的方式,抛开教条 的真实,就不难解决这个问题。他根据早期的 地铁图重新设计了一张草图,但不幸的是被他 的上司轻率地否决了,理由再正当不过了:这 张草图完全脱离了实际。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到1933年,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地铁公司在 无奈之下,只好试探性地推出了贝克的设计图。 没想到一炮打响,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贝克 建立的这个地铁站线模型,被一直沿用至今, 而且被世界所有拥有地铁的国家所采用。可以 说贝克为整个社会做了一项伟大的贡献,可当 时他仅得到了极为可怜的报酬——不到1英镑。
三、政策模型有效性的条件
1.排列并简化现实 :政策模型的有效性首先 依赖于它对现实生活进行序化和简化的能力
2.认定重要层面:政策模型的有效性还与其 概括政治生活中重要内容的能力有关
3.符合社会现实: 政策模型应该与客观现实 具有一定的联系
第三章公共政策模型
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应该具 有实质性含义并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