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遗传学1-12章包括绪论全部课件 (1)
现代遗传学1-12章包括绪论全部课件 (1)
NH 2 H3 C N Deamination H N O H N O H3 C N O H
5-methyleytosine (5mC)
Thymine (T)
Fig.21- Deamination of 5-methylcytosine to thymine.
呤被另一种嘌呤替换。或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嘧啶替换。
(2) 颠换(transversion):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替换。即嘌
呤为嘧啶代替,嘧啶为嘌呤代替。
A
G
T
C
转换 颠换
图 21-1
转换与颠换
2.移码突变: (frameshift mutation)
DNA分子中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对,引起密码 编组的移动(阅读框的改变) 。
显性致死:杂合态即有致死。 隐性致死:纯合态才有致死 镰刀形贫血症、 植物白化基因等
二、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基因突变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特征: (一)、突变的稀有性 (二)、突变的随机性 (三)、突变的可逆性
(四)、突变的多方向性
(五)、突变的重演性 (六)、突变的独立性
第三节、自发突变的机理
DNA复制错误
以DNA为模板按碱基配对进行DNA复制是一个 严格而精确的事件,但也不是完全不发生错误的。
(1)母链碱基发生互变异构,导致碱基替换
T A C G T A T A
T G T A T* A T A
(2)移码突变
新链 5’ A G T T T C A A A A A C G 模板链 5’ A G T T T C A A A A C G 3’ A 模板链环出 新链上缺失一个碱基 5’ A G T T T T G C T C A A A A C G 3’ A 5’ 3’ 3’ 5’ T A G T T T T T G C T C A A A A A C G 5’ 3’ 5’ 3’ 3’ 3’ 5’ T A G T T T T T C A A A A A C G 5’ 新链上插入一个碱基 5’ 新合成链环出 3’ 3’
1.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
指在没有人工特设的诱发条件下,由于外界环境的自然作 用或生物体内生理或生化变化而诱发的突变。
或者说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
2.诱发诱变:
这是指由人工特设诱发因素而引起的突变。
根据突变引起的表型特征,可将突变分为:
1.形态突变(morphological mutation),是泛指
密码子的碱基改变对密码子变化影响的规律
密码子第三位碱基的改变(碱基替换): 转换: 嘧啶碱基的替换:同义密码子 嘌呤碱基的替换:同义密码子(trp、met例外) 颠换: 只有8种密码子仍为同义密码子(leu、val、ser、pro、 thr、ala、arg、gly)
密码子第一位、第二位碱基的改变(碱基替换)导致 密码子改变
仍有部分活性,使表型介于完全突变型和野生型之间。
(2)中性突变(neutral mutation):多肽链中相应
位点发生的氨基酸的取代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或基本上 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不表现明显的性状变化。
(3)无声突变(silent mutation):中性突变和同
义突变统称之为无声突变。
(4)分子病:由于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替代导致一疾病。
能造成外形改变的突变。
例:普通绵羊的四肢有一定的长度,但安康羊(Ancon
sheep)的四肢很短,这类突变可在外观上看到,称为可见 突变(visible mutations)
根据突变引起的表型特征,可将突变分为:
2.致死突变(lethal mutation):
是指能导致个体死亡的突变,致死突变型又可分为全 致死突变型(90%以上死亡),亚致死突变(50%90%死亡);半致死突变(10%-50%死亡)和弱致 死突变(10%以下死亡)。
第三节、自发突变的机理
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s) 一、 DNA复制错误
二、 自发的化学变化 1. 脱嘌呤(depurination) 2. 脱氨(基)(deamination)作用
3. 氧化作用损伤碱基(oxidatively
damaged bases)
第一节 突变概说
一、突变的概念 二、突变的特征规律
第一节
基因突变概说
突变( mutation):突变是一种遗传状态,任何一
种可以遗传的DNA结构的永久性改变称为突变。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指一个基因内部
可以遗传的结构改变,是基因分子内部在某种条件作用 下所发生的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改变,导致基因功能发 生改变,从而影响有机体的大小、品质、颜色、结构和 生长率等性状的改变。
(二)、突变的随机性
1、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组
织的细胞,在体细胞或性细胞中都可发生,但性细
胞发生的频率要比体细胞高些。 2、突变体与环境条件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基因突变不 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三)、突变的可逆性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回复突变,显性基因A可以突变为 隐性基因a,而隐性基因a也可以突变为显性基因A: A a
3.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
指碱基替换的结果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有的影
响到蛋白质的活性和功能,甚至丧失全部活性,从 而影响表型;也有引起蛋白质活性和功能不同程度 的丧失。
3.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
(1)渗漏突变(leaky mutation):错义突变的产物
基因突变一般在染色体结构上是看不到的,所以又称
点突变(point mutation)。实际上点突变与染色 体畸变的界限并不明确,特别是微细的畸变更是如此。
突变体(mutant):含有突变基因,从而表现突变
性状的细胞或个体称为突变体或称为突变型。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
根据诱发的原因,基因突变可分为以下两个类型:
前者称为正向突变(forward mutation)。后者称为反 向突变或回复突变(back mutation)。 正向突变和反向突变的发生频率是不一样的。在多数情况 下,正向突变率总是高于反向突变率。
由于缺失而引起的突变不能发生回复突变。
(四)、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
基因的突变可以向多个方向进行,一个基因A可以突
A ATG TC TACAG AT G T C TACAG AT G T C TACAG A AT G G C TACAG AT G TC TACAG AT G G C TACCG ATG C C TACAG
A
二、自发的化学损伤
2、脱氨基(deamination):细胞正常生理条件下只有胞密 啶(c)氨基易脱,成为尿密啶(U)。
1.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碱基替
代的结果为同义密码子,碱基顺序改变而氨基酸顺序未变。 没有突变效应产生,这显然与密码的简并性有关。
2.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
是指某一碱基的改变使mRNA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使
多肽合成中断,形成不完全的肽链,丧失生物活性。 如 DNA ATG → ATT mRNA UAC → UAA 酪氨酸 → 终止
人类血红蛋白的突变多数是由于碱基替换引起的。目前已
知血红蛋白α链有40多种,β 链有80多种。 a.HbA正常人血红蛋白β 链N端的第6位氨基酸是谷氨酸。
HbS镰型细胞贫血症,第6位→缬氨酸。 HbC,轻度贫血症,第6位→赖氨酸。 b.β 链63位氨基酸正常是组氨酸,被酪氨酸取代→HbMS。铁血红蛋 白 症,被精氨酸取代→不稳定的血红蛋白症(HbZ)。
如人类珠蛋白β链有146氨基酸: Hb McKess-Rock只有144个。原因:145位UAU变为UAA。
终止密码突变:终止密码的一个碱基被取代,突变后的密
码子能编码某一氨基酸。
如Hbα 链有141个氨基酸。Hb Constant Spring的α 链
142位的UAA变为CAA,终止密码变为氨酰胺,肽链一直 延长到173位另一终止密码子。
第八章 基因突变与DNA损伤修复
生物变异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二个方面:
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这是包括通过父
母本杂交而产生染色体重新组合以及减数分裂时的染色体重
组,这种变异服从于孟德尔遗传规律。
突变(mutation):这是指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导致
的变异。 突异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细胞学水平上可看到的变异,包 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特称为染色体畸变。另一类是 细胞学水平上看不到的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或称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七)、突变的平行性
(八)、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一)、突变的稀有性
基因自发突变的频率一般是很低的,不同的生物,
不同的基因其突变率相差较大;如果在人工诱变条件下, 突变频率可以大大提高,有时可达几千倍。
突变频率(mutation rate)是指生物体在每一世代中或
其它规定的单位时间内,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个细胞发 生某一突变的频率。
NH 2 H N Deamination H N Cytosine O H H
O H N N Uracil O
Fig. 21- Deamination of cytosine to uracil.
二、自发的化学损伤
2、脱氨基(deamination): 另一种更为严重是5-甲基胞密啶(5mc)脱氨基作用。 5mc脱氨基后产生的是胸腺密啶(T)。
3. 缺失突变(deletion mutation):
缺失了一个较大片段的DNA(缺失的片段范围可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