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理学人卫第二版课件_第一章_绪论改
生理学人卫第二版课件_第一章_绪论改
2.熟悉:符号标志△,期末考试占 考题的30%;
3.了解:符号标志√,期末考试占 考题的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表现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本章要求 ☆1、生理学的慨念 √2、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3、生命的基本特征 ☆ 4、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 5、机体调节的方式 ☆ 6、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的概念 ☆ 7、正反馈、负反馈和前馈的概念及 意义
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阈值 阈值—把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
任何刺激要引起机体或组织发生反应(兴奋性)必须 具备三个条件:
1、刺激强度 2、足够的刺激持续时间 3、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如:护士在肌注时为何要“两块一慢”
三、生殖
生物体发育成熟后,能够产生与自 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 殖
☆第三节 机体与环境
一、机体的环境
√ 1.外环境: 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外界、大气环境)
2.内环境:生理学把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 境称为内环境
体液和体液的分布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
成人体重40%。
细胞外液:约1/3,约占体重20%。 组织液:约3/4,约占体重15%。 血 浆:约1/4,约占体重5%。 淋巴液:少量 胸膜腔、脑脊腔及关节腔内液体
学习生理学的方法: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机体的某种结构,必然有相应
的功能,,功能建立在结构之上,•所以应对相关组织结 构内容进行必要的复习。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机体以其整体适应于自然界,
但为了叙述方便,常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 阐述其功能,在理解其各水平的功能的基础上,•应注 意各水平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还应 非常重视各功能活动发生的条件和影响它们的因素。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内容和方法
一、什么是生理学? ☆生理学是生物学的分支,是研究生物
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生命活动是指整个生物体及其各组成
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 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等
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弄清这些生命活动的 发生机制、相互关系以及内外环境的各种变 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
●听、录与习、记的关系:对知识的学习,•课前适
当预习,课堂认真听课和作必要的听课笔记,•尤其认 真听课是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时地、有计划地复习,• 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新陈代谢
物质、能量
机体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环境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反应:可兴奋性组织对刺激作出的相应反应。
注:膀胱内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
二、稳态(homeostasis) ☆ 1.概念
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细胞外液的总量、化学含量,温度、pH、渗透压 等保持动态平衡)称为内环境稳态
2.意义
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是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 稳态的实现
在整体是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 活动而实现的。
兴奋:组织受刺激后由静息→活动 活动弱→强的过程。
抑制:组织受刺激后由活动→静息 活动强→弱的过程。
刺激分: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前二者能使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引发AP; 后者只能引起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 (即局部电位)不会引发反应。
(二)兴奋性的指标
兴奋性:是指机体或组织(活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
3 、课堂纪律及出勤率总分数的10%、 按100分计算,请假(不含病假)每次扣 10分,违反课堂纪律扣10分,迟到早退 扣10分,旷课一次扣50分,如100分 扣完则期末考试不合格并上报教务处处理。
期末考试试题发布
课本知识分三部分:掌握、熟悉、了 解
1.掌握:符号标志☆,期末考试占 考题的65%;
(二)器官和系统水平 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机体内各器官或系统的生理活动功能, 活动规律以及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功能 2.功能原理 3.功能的评价 4.特点 5.调节或影响
(三)细胞和分子水平: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
研究组成机体的细胞及分子的功能,机制 及相互关系
1、慢性实验 2、急性实验
离体实验 在体实验
生理学
教学要求
课堂要求:
1、不允许旷课、迟到及早退; 2、有事需要请假; 3、上课时严禁交头接耳,非互动时间严禁说
话,有事需要举手,严禁吸烟及与课堂无关 的任何举动。
4、上课不允许接听电话,手机必须调到静音 状态。
期末考试分数汇总情况
1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数的60%;
2、平时成绩占总分数的30%(平时成绩 从课前提问及主动回答而来,如有多次成绩, 按平均分计算);
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或某些部 分发生的变化,器官在疾病时发生的功能变 化、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对其 他器官的影响等等。
研究的意义是要为临床服务,促进医学 事业的发展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1.疾病与健康作为生命的表现形式,人体 出现的各种疾病,都是正常生命活动发生了 变化的结果,只有认识并掌握了生命活动规 律,才能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才能 各好的防治疾病,促进康复;
2.作为一个人员要用生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来认识和处理临床中遇到的问题;
3.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学 好了为今后的医护工作和学习打基础。
√二、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整体水平:
活体解剖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以完整机体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 在各种条件下,完整机体的各器官各系统 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规律。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概念: 当环境变化时内环境被扰乱,与此同时
一些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发生相应改变,从 而恢复内环境的稳态。
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一、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的 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协调 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指在中枢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有适应 意义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调节结构基础:反射弧